近期,藍綠兩黨都在張羅密鼓的進行立委初選,煙硝氣氛,已經為明年的中央大選揭開了序幕。至本文截稿前,初選還在進行中,但無論結果如何,筆者認為,只要有初選,都對台灣民主發展都會是好事。
有鑒於有人時不時以「初選會使黨內撕裂,以致不能團結」為由,認為協調不成,乃由黨中央選擇比較好。本文將就「民意反應」、「基層動員」、「正當性」來論述初選的意義,並反駁上述初選造成撕裂的看法。
首先,初選機制本質,是民意與基層黨員,針對區域立委的監督把關。在民主面前,候選人的政治實力凸顯在其所能掌握的支持選票上,而非他在黨內是多大的山頭。最具體的案例,莫過這次民進黨出現了連任數屆之國會議員,而且是重要派系(綠色友誼)領導者的何志偉委員,居然在初選階段敗給王世堅議員;又例如在桃園市選區,前市議員范綱祥險勝前立委余宛如出線。這兩個都是議員層級對現任或前任立委「下剋上」的案例,就是是給往後的現任立委們時時傾聽民意的最好警惕。
另外,雖然國內多數民調機制為「全民調」制,但有仔細觀察民調數字的讀者一定可以發現,主辦民調的黨部所公布出的數字,與選舉最終結果往往不相符合,於是會有人問,如果每次民調總是失真,那用民調作為初選依據還有什麼意義呢?事實上,這就是不暸解「顧電話」的學問了。在民調電話的製作過程中,電訪員打十通都不一定有一通願意配合受訪。所以,在選舉期間,各候選人都會先告訴自己信任的支持者,電訪期間要守在電話旁邊等待民調訪問的到來,這也就是所謂「顧電話」。透過這種方式,往往有動員支持者待在電話邊的候選人更有勝出的機會。民調不見得可以反應出真正的民意,但「顧電話」一定程度能反映出候選人的基層動員力。如果基層動員力有些候選人雖然全國知名度很高,但因為缺乏基層組織的向心力,反而會被電訪民調給淘汰。最知名的案例,就是2019年國民黨總統初選,空有首富之名的郭台銘,輸給「韓友會」組織縝密的韓國瑜了。
初選最重要的意義,是政黨選戰除了是實戰預演外,還是「正當性賦予」的重要程序。如果沒有初選,而由黨中央逕自提名候選人,就可能出現真正獲民意肯認的候選人以脫黨參選予以反制,以致分裂發生的狀況。在去年地方選舉,國民黨在澎湖縣長的賴峰偉、葉竹林分裂;民進黨則在桃園市長發生鄭運鵬、鄭寶清分裂,都是獲得黨提名的候選人沒有透過初選取得正當性,以致黨內有挑戰者不服而敗選的案例。正因兩方以上的候選人都同意初選是為公平,也親身參與的機制,並從此機制取得勝出,政黨在提名時,才有向支持者交代的正當性。
話說回來,本文意在反駁「初選會成黨內撕裂」這一言論。筆者認為,就是因為秉持此立論者,沒有適洽的回答,如果沒有合理的初選,要用什麼代價來彌補徵召的風險?沒有檢驗候選人是否充分具有民意代表性、基層動員力、賦予面對選戰正當性之機制,就憑中央或地方黨部決定人選,不難想見黨部要為最後勝敗承擔多大的壓力。換個角度來說,黨部主委有能力運作提名人選,其實也會加深一個政黨與民意甚至基層支持者的脫節。
建立初選制度,就是政黨掌握選民與支持者輿論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建立參選「隊形」的機制。正面看待初選,並響應心中所屬的候選人發起的電訪動員,就是公民參政最好的實踐機會之一。
作者/楊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