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國一下冊生物課本「3-2生物的命名與分類」,遭粉專「米蘭老師」發現以「土豆」稱呼馬鈴薯。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被問及此事,對課本出現中國用詞感到訝異,隨後康軒為課本惹議,發出道歉聲明。
仔細觀察,康軒聲明與日前有疑似康軒人員回應老師內文相似,以針對學者使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擋箭牌,差別在於少了這句「對於要把政治意識帶入到學程裡,我認為實在有點操作意味」。
有趣的是,潘文忠直言「我們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經過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一定是國家慣用詞。試問潘文忠說法是否也政治意識操作?還是符合台灣立場的歷史、語言、出版品都是政治意識形態的選擇,中國用詞則否?
教育出版品需要經過審定其來有自,民主化後審定放寬,揮別國立編譯館時代,但偷渡中國用詞、甚至親共促統史觀時有所聞。過去有課綱爭議,針對國文、社會、公民科目課程綱要,如今是否也發生在生物等其他學科,值得觀察。
並非只有歷史可以鞏共、強化國族觀念。想像共同體的身份建構,種類繁多,國籍、家庭、地域,歷史、甚至語言都會影響如何認定身份。共同的用詞在尋找團體定位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用詞的不同區別地域的差異,而此差異可能來自制度與國家不同,有人企圖扭轉、縮小差異,並稱學術、教育無關政治,不是笨就是壞。
不久前才發生,敦化國小合唱團受邀合唱統戰歌曲,登上福建春晚。北市府狀況外,單一國小「誤判情勢、太相信人性」傷害不大,教育出版品「誤踩」兩岸統一融合的陷阱,還有多少?下次能否再受到部長關注,難以期待。
若要增進了解,前總統馬英九任內曾有兩岸學者共同編審「中華語文大辭典」已有整理差異用語。國家義務教科書混用、夾帶,再以說明不同用語用詞解釋,讓人難以理解其動機。退一步,網路影片充斥的中國用詞、軟實力入侵不夠多?還需要生物教科書教導中國用詞?
中國與台灣的語言差異、繁體簡體差別,顯示「兩岸同文」的說法,並不精確。兩岸統一語言先行?對於入侵於無形,教科書中國用詞的潛移默化,不得不謹慎以對。
作者/陳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