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甚囂直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對此作出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在社群引發紛擾。筆者是大眾傳播科系出身,對於虛假訊息、假新聞的危害深有體悟。但筆者必須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重瑕疵對「囤蛋留言」反倒是火上加油。
筆者認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存在三個問題:
(一) 不周延的查證方式
為了調查「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事實查核中心採訪三個人,分別是貿商里長蕭明霞、新北市民進黨議員李宇翔、桃園市國民黨議員黃敬平。表面上遍布藍綠政治人物加上基層里長看似周延,仔細深究這種查證方法是大有問題。首先採訪到的政治人物,他們的說法頂多作為參考,用陰謀論的方式想,民意代表怎麼可能會說選民壞話呢?反過來說,若我是囤積雞蛋的人,我會傻傻的讓民意代表知道嗎?即使該民意代表的描述來自他的所見所聞,那也只能代表他的生活經驗,若要藉此回應這則「傳言」,相關的證據、說詞還是不足。一般而言,在時間、成本允許之下,事實查核中心應該要去找出發布傳言的「當事人」並向他查證,才能知道「該傳言」在哪裡?或是指出他的說法邏輯缺漏在哪,沒有問到當事人消息來源,只問到其他人就想要結案,說服力完全不購。
(二) 沒針對問題對症下藥
想要調查「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該作的事情當然不是坐在辦公室訪問幾個人就能結案了。若要作出更確實的查證,勢必要從產銷通路開始查起,首先可以詢問各大通路有沒有「限購令」,若各大通路都有相關措施,自然「囤蛋傳言不攻自破」。但筆者也要指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各大通路存在一人只能買一盒雞蛋的「限購令」,技術上還是能用全家各買一盒的方式囤積雞蛋。若在販賣散裝蛋的雜貨店通路,並非每一家都有實施「限購令」,而且真正的囤積者不會只去一家購買雞蛋,技術上作到大量購買是可行的。因此事實查核中心要作的事情是親身去各大商家通路親身觀察、採訪,看看真正的「囤蛋者」長什麼樣子,以及深入了解他們如何「囤蛋」。筆者不相信沒有人囤蛋,也不相信囤蛋者都來自特定族群。但沒有親自去看怎麼會知道呢?唯有透過所見所聞,才能有所本回應相關傳言。
(三) 回應邏輯失當
首先「囤蛋」一詞並沒有操作性定義,在雞蛋限購的環境下,也有民眾覺得拿到五盒雞蛋算是囤積行為,但是五盒也不算特別多吧!一般而言,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環境,買五盒雞蛋差不多剛好。因此「囤蛋」一詞涉及到個人感受,什麼數量算「囤」,人人說法不同。這樣來看,查核中心只是採訪幾個人的說法,那證據力不夠,完全沒有結合庶民經驗。其次事實查核中心邏輯上並沒有針對「特定族群囤蛋」傳言作直接回應,筆者解讀,「特定族群囤蛋」傳言隱含兩種意思:一、特定族群正在囤積雞蛋。二、囤積雞蛋者有部分來自特定族群。因此事實查核中心採訪幾位受訪者,就要導向「特定族群大多數沒有囤積雞蛋甚至放到壞掉」的說勉強合理。但是並沒有回應到「囤積雞蛋者有部分來自特定族群」這個說法,就要回到當初沒向發布傳言的「當事人方」進行查證,這樣才會得知當事人描述的是個人的「生活經驗」還是觀察到的「社會現象」?若雙方不在同一個頻道對話,自然無法釐清傳言。
筆者相信事實查核中心立意良好,本人認為這篇報導的結論不見得有錯,但是這篇報導查證過程顯露不少瑕疵,因此給外界的觀感不像是「針對傳言作查證」,反倒像是心有定見的報導者訪問相關人士驗證說法。所以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導不但沒有作到釐清事實、解決問題,反倒對「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更火上澆油,族群撕裂也愈嚴重。事實查核中心有著善意的出發點,但是查證過程卻不夠專業,反倒打擊了該中心的公信力。
作者/粥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