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台灣武俠小說《血染太陽花》 第七集 台灣英雄出少年

  • 生活

作者  楊鴻江

台灣英雄出少年

小說敘述歷史的長河,固然也會說到王謝堂前權貴人物的風光,但是大部分在講民間兒女英雄、才子佳人、及尋常百姓的庶民生活。許多情節發生在酒樓、客棧、廟宇—等等公共場所。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的每篇小說幾乎都會說到他所熟悉的江南故鄉,用筆端驅使大江南北的英雄好漢會集在嘉興的醉仙樓、煙花樓、楊鐵槍廟—在那裡鋪陳許多人間悲歡離合,可歌可泣的故事。

話說台北旅館酒樓餐廳林立,東區、西區各不相同,東區高樓大廈的餐廳,幾乎都是外來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裡面的裝潢擺設和其他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同小異,看不出真正台北的市民生活。然而,君自台北來,應知台北事,要知道台北居民的日常生活最佳場所是在:廟仔口,巷仔口,大樹下3個地方的小吃攤。

台北以西區大稻埕舊城涼州街慈聖宮廣場的一排小吃攤得天獨厚,兼具廟仔口、巷仔口、大樹下3項地理優勢,供應沙魚煙、控肉、魯肉飯、炒花枝、豬肝湯—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慈聖宮供奉天上聖母,俗稱台北媽祖,和霞海城隍廟及法主公合稱大稻埕三大廟寺,有100年歷史,香火鼎盛。

這一天 2014-3-18午間,涼州街慈聖宮廟口來了一群大學生英雄好漢,各自找位子坐下來,有的叫魯肉飯、下水湯;有的白飯加控肉—大夥邊吃邊談,吟詩作對,壯懷激烈,他們準備今晚幹一件轟轟烈烈的事來。

一位文學院學生酒足飯飽,由於此刻在涼州街,就以王之渙的涼州詞開頭: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女俠黃燕茹接著將秋瑾的詩稍為修改:「台灣沉淪感不禁,閒來台北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性敢惜身? 嗟險阻,歎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下鳴。」

從事反對運動滿身傷痕累累的陳為廷吟唐朝王昌齡詩: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林飛帆拍桌慷慨激昂,唱《滿江紅》:

他們最後以蔣渭水的名言:「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呼口號共勉!
這些 台灣少俠赤手空拳,個個身經百戰,就像布袋戲演「手擒南山猛虎,腳踢北海狡龍」的英雄,他們真的用腳將立法院的門踢開,用棉被鋪在上有尖刀的鐵絲網上翻爬攻進行政院,這一幕,驚動全世界,原來台灣人是那麼勇猛!大學生繁花似錦,個個桃李爭榮。從此,世界的人不敢看台灣衰小,他們是台灣之光,不知感動多少有正義感的台灣人!

前總統李登輝:「我看到孩子被打成這樣子,真不甘!很不捨。」說著說著,他雖然是日本一流劍客,此時英雄惜少年,忍不住淚流了下來。

一些南部的媽媽顧不得家務,留言北上保護學生。台南鳳梨王子楊宇帆載500有機鳳梨,和爸爸、弟弟開發財車上來,將照顧整年的17號金鑽鳳梨送給學生說:「鳳梨再種就有,錢再賺也會有,但是國家只有一個。」

苗栗、高雄旗山的花農冒雨採20萬朵太陽花,說:「花再種就有,學運不常有!」

一位住建國南路和信義路交叉口的蘇明山歐立桑,顧不了明日因大腸癌要開刀,堅持要太太頭綁反服貿的黃絲帶,坐輪椅從加護病房上凱道挺學生。隔日,手術細菌感染,含笑撒手人寰,他的家人以蘇明山歐立桑知道最後不久人世還出來拖老命挺學生的壯舉,是他們家族的驕傲。
後人歷史記載:公元2014-3-18台灣出現太陽花,有如太陽的光輝,陽光普照,照耀在台灣每個角落。

(欲知後事如何,請待下回分曉。)

《血染太陽花》 全集

第一集 話說…

第二集 鐵血宰相的悲歌

第三集 白狼罵街

第四集 白馬亂台 

第五集 青史留名

第六集 台灣魂

第七集 台灣英雄出少年

第八集 淡水風雲

第九集 八方風雨會台北

第十集 有志竟成   光榮退場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太陽花 小說 武俠 血染太陽花
2014-04-06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戈登結上的一刀 → ← 台灣武俠小說《血染太陽花》第六集 台灣魂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不過若從進步史觀的角度而言,若未來要強化台灣的主權、守護台灣的安全、打造韌性的經濟體系,最好的方法依舊是打造強而有力的政府,其中團結的人民、保衛台灣的共識,是存在的必要條件。 因此,藍白自以為要被清算,其實是合理的出發點,這種「講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思想,正是他們激起危機意識的手段。因此賴清德提出「雜質說」,看似可能激化大罷免情勢,但其實他的初衷其實是「團結」,他一直相信「用更大的民主可以解決民主問題」。 只可惜,賴清德不是蔡英文這種字句斟酌的領導人,也非類似陳水扁的民意型領袖,他一時好心,卻成為在野黨大作文章的題材,恐是他一時沒有料到的。 很多民眾批評賴清德「鴨霸」,但這恐怕才是對他最大的誤解,在大罷免一階初期,賴清德表現相當克制,在二階連署愈來愈火熱當下,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還出面說「大罷免非常態」,可見賴清德願意擔任「全民總統」,但是無奈藍白是不講理的族群。 對賴清德而言,「打掉雜質」,只是民主必經的過程,但是在野黨硬要對號入座,解讀為「我們是被打掉的雜質」,只能說哪一天在野黨真的被打掉,那真的是自作自受。 但從「雜質說」引發的風波,對於總統賴清德是一個警惕,賴清德是認真努力的領導人,但有時候離人民的感受過遠,擔任閣揆時期曾說過「功德說」、「乾淨的媒」,雖然立意良善,但是不堪嗜血的台北輿論圈檢驗。 這次提出的「雜質說」引發的風波,也有類似的感覺,賴總統並不「鴨霸」,但是要靠近民眾,傾聽民眾的聲音,才能改善被抹黑的形象。 作者/Oscar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陳嘉義們:栽贓、誣陷的恐怖檢調,國家機器真的動起來了!

司法,對許多人來說,是可以相信,並且可以公評的。不過,如果具有起訴民眾的無上權力,那司法就應當謹慎為之,不可以逾越法律。 但,陳嘉義檢察官,居然做了最壞的示範。在鄭文燦的案子中,以“變造”跟“剪接”的方式,讓鄭文燦入罪。若經過司法詳查,這罪行一定得加倍辦理。 司法之所以重要,在於所有的評判,都必須依照證據。有幾分證據,說幾句話。如果,連證據都是假的,那如何取信於人民呢?也因此,陳嘉義們,是破壞法制的黑手。跟立法院的藍白諸公們,不是一模一樣嗎? 到底,對於陳嘉義這種檢察官,要怎麼應對呢?到底,人民遇到故意入罪的污衊,要怎麼自保呢?底下,將從幾個面向來探討:「1. 陳嘉義的辦案,有政治目的,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2. 陳嘉義們,在面對變局之下,不應被輕輕放過;3. 讓雙標的藍白閉嘴的最好方式,就是貫徹法制。」 首先,陳嘉義的辦案,有政治目的,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陳嘉義的動機,除了自報私仇外,是不是有政治目的呢?這應該要好好調查一番。畢竟,如果放任這案子不了了之,難保下次不會有其他人遇到同樣的狀況。而這個結果,對照先前柯文哲對鄭文燦案的評論,可以說,還給鄭文燦一個公道。當白營一直要把鄭文燦,當作罪大惡極的貪污來打。那柯文哲案,已經超越更多、更多了。相比之下,陳嘉義有著司法的權柄,卻這麼做,真是令人髮指! 再者,陳嘉義們,在面對變局之下,不應被輕輕放過。是否有其他陳嘉義們,這是司法改革,必須落實的。幸虧,審判法官明察,不然檢察官如此亂起訴,真是非常可惡。尤其,其心態的不正常,將一場多人會議,變造成三人“密會”,更是活生生地造謠與污衊。想來真的非常惡質。難怪,此案前後簽結多次,卻無端又被拿出來“冷飯熱炒”,這真是“太離譜”啦!我想,政治的謾罵與攻訐,無可厚非。但,泯滅良心的濫起訴,真的不可取。 最後,讓雙標的藍白閉嘴的最好方式,就是貫徹法制。不管是陳嘉義的胡亂起訴,還是藍白委員們在立法院的毀憲亂政。都是在顛覆我們原有秩序的法制,讓我們的國家癱瘓。只有將這些雜質,好好的過濾。透過民意基礎、法治基礎,重新做出選擇跟裁決,才能還我們一個乾淨的台灣!這真是當務之急。 從栽贓、誣陷的恐怖檢調,國家機器真的動起來了看陳嘉義們,可以發現:「有政治目的起訴,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還鄭文燦一個清白;在面對變局之下,陳嘉義們不應被輕輕放過,要揪出更多;貫徹法制,就是讓國家正常化,最好的方式,來汰換不適合的人!」 作者:黃宗玄

娃娃機店當紅的秘密

散步在台北的西門町、寧夏夜市、板橋湳雅夜市、永和樂華夜市甚至遠至台南的正興街,到處可見娃娃機店的身影,這些24小時營業、販售公仔、玩偶、布偶、零食的店家,成為城市眾人習慣的風景,其實娃娃機的當紅不是偶然,正是台灣房價過高的產物。 每次進入娃娃機店,最深的印象莫過於外頭醜醜的電子看板,內部陳列一排的遊戲機台,獎品有整排的3C耳機、亦有琳瑯滿目的零食,加上店內必備的兌幣器與監視器。如果你是初次體驗娃娃機的玩家,看見此景,你肯定不會覺得好玩。 事實上喜歡的玩家真不少,曾有玩家透露「這樣玩起來比較自在」,因為他不願與其他玩家有太多接觸,沒有人觀看才能讓他玩起來更自由。而娃娃機作為典型的無人商店,主要賣點在於「看起來好夾」或「看起來很貴」的商品,外頭再貼著「此機可回收小海螺,請加LINE」,而玩家們通常一次去很多家店,「貨比三家不吃虧」那麼娃娃機店的美醜有差別嗎?唯有機器裡的商品才是王道。 仔細分析娃娃機店內的陳設,正符合新自由主義體制下理性空間,「陳列一排的遊戲機台」等同流暢的動線,玩家別停留太久,同時符合玩家與老闆的期待。而店內的兌幣機、監視器更是神來之筆,兌幣機符合玩家自行DIY的精神,台主有需要再前往服務就好;監視器更是方便的產物,只要發現玩家的脫序行為,只要報警就能搞定,完全不需要親自出手,這種高度理性化的空間,正是George Ritzer提出麥當勞化的典型。 娃娃機商店在市面上極具競爭力,因為它不需要店員又能24小時營業,更重要的是「場主分租台主」的經營特性,能讓多人同時分攤空間成本,使其出征西門町、寧夏夜市、板橋湳雅夜市等地都無往不利,甚至還有維持高房價的功效。娃娃機不只好玩,娃娃機店商業高效的特性使其更具競爭力。但娃娃機店一直開,台灣會失去什麼呢? 也許正如日本作家一青妙在〈觀光城市・臺南的「今後」令人憂心〉的說法,台南核心魅力是滿滿人情味,娃娃機商店是只有機械又冷冰冰的無人店舖,若過度商業化,反倒使台南失去最重要的人情味。但從人情,慢慢走向冷漠、疏離,不就是現代人的寫照嗎?    作者/粥董

Recent Posts

當國台辦主任當場駁斥馬英九的談話,前國家元首何苦自取其辱?

當國台辦主任當場駁斥馬英九的談話,前國家元首何苦自取其辱?

[...]

More Info
把國家還給了你—— 你就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把國家還給了你—— 你就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看來百分之九十的台灣人民對民衆黨「紅統」,有戒心是有根據的。昨日( 07/01 ),民眾黨在北檢,聚眾抗議「司法壓迫」,致令北市前副市長董振聲家門變故。 抗議時,一位19歲的民眾黨「小草」,大聲疾呼,「解放軍」若登陸,他不會保家衞國,他會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你我小公民們此時大概會戒慎恐懼,套用民眾黨國昌主席近日常說的金句:「我們國家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More Info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今年7月26日將舉行喧騰近一年的立委大罷免投票,此一堪比大型選舉的罷免運動,從單純對國會亂象而生的公民運動,走向顏色衝突;隨著藍營反罷不利,由國台辦出面指示台灣人不可罷藍,無疑從公共事務、政黨競爭走向統獨認同。故大罷免不是對藍白鬧國會的表態,而是決定藍綠白選民版圖、政治人物前途,甚至涵蓋台灣前途與政治社會穩定。             [...]

More Info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最近日本漫畫家竜樹諒預言7月5日會有大災難的事情,又讓不少人開始緊張起來。明明我們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網路資訊這麼豐富,為什麼還是會有人相信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呢?回想起來,這種事情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2012年的世界末日說、王老師預言大地震…每次事後都證明是假的,但每次出現新的預言時,還是會有人擔心得要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