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政治不該是政黨挾持權力的遊戲,而是各種政黨與人民攜手並進改善國家的全民運動。
作者 / 汞燈
西元2014年11月29日,對於台灣而言該算是個特別的日子。
這天舉行了地方公職人員九合一選舉。選舉的結果,民進黨取得十三個地方的執政權,國民黨取得六個縣市,其餘三個縣市則由無黨籍的候選人勝出。其中,無黨籍柯文哲台北市長當選人的選舉過程以及選舉結果,可以說是對於台灣選舉史給出了一個歷程碑。他的當選,也提供了一個重新反思「政黨政治」的機會。
無黨籍候選人贏得台北市長寶座也許不是空前,60年前的高玉樹便是一例。但柯文哲的選舉手法以及他取得的結果,確實是前所未見的。不過探討他的選舉手法與其勝利,不是本文的重點。這裡想思考的是,在無黨籍候選人可以贏得市長寶座的時代,政黨仍然負擔什麼角色?台灣的政黨政治何去何從?
現代政治的核心是「自由民主法治國」,並且以「代議政治」、「政黨政治」、「責任政治」為其核心構造。國家政治由人民中互選而出的代表們運作,這個選任過程則主要透過政黨的參與而遂行。因此,政黨是現代政治一個重要的齒輪。
為了要確切理解現代政治中的政黨角色,必須了解他是什麼。政黨,簡言之,是共同政治理念的人們,透過參與政治運作以取得政治權力、實現其政治理念所組成之團體。但如果一個團體只是宣講政治理念,或是透過集會遊行表達政治訴求,並不是政黨。
政黨與一般政治團體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政黨必須以推出候選人參與公職選舉為目的(人民團體法第45條)。透過參選、執政的方式,政黨不斷地宣揚自己的理念。透過政黨,人民的意見被彙整成為政治力量,進入到國家運作中。由此也可以發覺,政黨是國家/社會二元之間的中介。
在今日多元社會中,想法與意見絕不會是非此即彼,因此不會只有一個兩個政黨的出現,隨著各種意見的發展與匯集,便出現各種不同政黨,複數政黨的出現乃是一種必然且正常的現象。政黨政治並不是為了二選一,而是為了在多元、公開的環境中,讓各種政治立場、意見彼此協商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然而台灣十多年來陷入一種非此即彼的藍綠二分法。在政治議論中,人們輕易地將不同意見劃歸藍/綠。彷彿意見只有藍綠,而沒有是非對錯。甚至對於國民、民進兩黨以外的黨,似乎也得塗上某種顏色。這種以顏色區分的做法,不是理性的討論,對於台灣的政黨政治來說,是非常嚴重的限縮,甚至可以說是毒害。
但無黨籍的柯文哲高票當選,可以說是一個轉機,至少是跨出了一步。人們開始思考、關心的,不再是候選人顏色,而是候選人的言行、主張與信念。一再用藍綠區別異己的,已經被用選票給拋棄。大家用選票跨出的這一步,是讓政黨政治重回意見整合平台的開始。從此,意見不是只有藍綠,而是五彩繽紛。
我們可以期待此後在無黨、兩黨之外,會有更多不同的政治意見相互激盪。其中,公民積極參與公共議論、發起政治運動將是無比重要的一環。政黨政治不該是政黨挾持權力的遊戲,而是各種政黨與人民攜手並進改善國家的全民運動。
一位無黨籍的候選人當選,不是給台灣政黨政治帶來了終結,而是另一種可能以及一扇嶄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