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今年即將登場的國軍漢光演習實兵操演,為了加強淡水河防的反突擊能力,陸軍將首度公開演練,由工兵群的水陸兩用浮門橋車變身為布雷艇,在淡水河面部署阻絕鏈,以爆破方式摧毀入侵敵軍的氣墊登陸艇等載具。
除了這個不對稱作戰的新戰法,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也給我方不少新啟發。因此,本文對於台北的戰時中樞防衛任務,想從民間角度提出另一種思考,重新檢視我方現有想定的盲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分成三點討論:
第一,軍方高層對於中樞衛戍工作,一向優先派遣精銳部隊。從公開資料可知,大台北地區的外圍防務,主要由陸軍關渡指揮部負責;往內一層,是有首都禁衛軍之稱的憲兵202指揮部,負責防守總統府、衡山指揮所等戰略要地;以及進駐北投復興崗營區的海軍陸戰隊66旅步兵營,擔負類似第二打擊部隊的角色。
淡水河防是中樞防衛的重中之重。除了關指部以外,今年曾傳出風聲,高層有意將外島的陸軍兩棲偵搜營,移防淡水河口。實際上,淡水河口有兩個不顯眼的武裝力量常被忽略:首先,是後備指揮部的淡水忠莊營區,戰時將擴編大量後備軍人,平時需要加強認識淡水河口的戰場環境,以及在戰時快速與關指部協同作戰,或者納入其指揮管制。
其次,海巡署在淡水河口的兩岸有多個海巡隊、安檢所,依法在戰時納入作戰序列,亦需思考如何運用散落在海岸的小股海巡兵力,並在漢光演習實兵驗證。進一步而言,還可考慮將駐地在桃園蘆竹的海巡署特勤隊,移防至淡水河口。
一般認為,敵軍進入台北市區有五大水陸通道,除了淡水河之外,還有基隆河、從金山經陽金公路、從基隆經中山高速公路、從宜蘭經雪山隧道。敵軍由港口登陸進入市區之前,都可由當地的海防兵力結合後備部隊,發揮遲滯敵軍行動的效果。
第二,我方長期有一個假設,敵軍在戰時將以氣墊登陸艇等載具,沿淡水河長驅直入,由萬華水門進攻總統府,許多戰法以此應運而生。然而這個想定恐怕早已過時,因為總統府周邊皆為開放式道路,又在人口稠密的市中心,不利兩軍作戰。就目前情況而言,一旦開戰,大直的衡山指揮所才是敵軍攻擊重點。
我方對此應該多想出幾套備案,包括增加總統進入備用指揮所的選項,而且備用指揮所不只一個,以及備位元首(副總統)接手指揮的演練;甚至修改《憲法》增加總統繼任順序,例如美國的亞洲安全事務專家Shirley Kan建議至少列出十二人名單。乍看之下,這個建言在政治上相當敏感,容易造成現任總統的疑慮,實際上事前確定一連串的總統繼任順序,確保政軍體制在戰時的韌性(resilient),反而減少敵軍發動斬首行動的誘因。
第三,外防突襲,內防突變;目前從公開資料看不到我方對於敵人在戰時引發內亂的反制措施。這需要國安局彙整情資,並指揮警察與調查局等情治機關,主動查緝隱藏於民間的第五縱隊,無論是個人或組織,必要時以警方霹靂小組及維安特勤隊的火力壓制,以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
總體而言,以上三點並不涉及先進武器的籌獲、軍隊擴編或經費大幅增加,而是重新盤點我方資源,並統合既有的海巡兵力、後備部隊、警察與情治機關等二線系統,增加敵軍佔領我方中樞的作戰成本,也回應美國人近年呼籲我方強化不對稱作戰的聲音。
作者/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