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林智堅參選桃園市長的後遺症

  • 時事
  • 民意

新竹市長林智堅,接受自由電子報《官我什麼事》節目專訪首度鬆口願意面對桃園市長選戰,民進黨a選對會亦在本月18日建議徵召林智堅參選桃市長。未來林市長勢必要辭去新竹市長,並至遲於7月遷戶籍至桃園,內政部需派任代理市長。然而,此舉恐將讓過去民進黨詬病的朱立倫、韓國瑜落跑市長給解套,甚至讓侯友宜未來若以新北市長參選2024年總統大位賦予正當性,對民進黨的未來福禍難料。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在自由時報的專訪中,林智堅提到2014年參選新竹市長,跌破大家眼鏡,成為最年輕的新竹市長。而林市長確實也不負市民所託,為新竹市的城市美化、增加質感。然而,在任期屆滿之際,提出大新竹市構想,理念雖佳但時機遭各界爭議,在朝野及新竹縣無共識之下,此案最終不了了之。

林智堅雖然受訪提出未來將打造桃園、新竹共同生活圈概念。但相較於桃園而言,與新竹有更緊密地緣及經濟連結的,當屬新竹縣、苗栗縣,過去包含國民黨也曾提出「2026竹竹苗科技都」的構想。因此,若真要說縣市升格做努力,林智堅應該要爭取的是新竹縣長,透過爭取最多新竹縣民的支持,甚至讓新竹縣議會理解,都是對大新竹合併升格較為負責的做法,落跑市長的後座力也會減輕許多。

但若選擇轉戰桃園市,外界看法恐認為是要直接爭取直轄市做跳板,替未來更上層樓鋪路,這反而對林智堅個人傷害。筆者認為林市長能將偏藍的新竹翻轉,甚至連任成功,當屬明日之星,不應讓林智堅過快政治報銷。

民進黨內人士目前表示,林智堅與韓國瑜不同,並非都是落跑市長,然而此說恐難過選民心證,因為同樣都是沒做滿任期就離任,未來新竹仍勢必要提出代理市長人選,2018年宜蘭、高雄均在代理縣長、市長手中,丟失民進黨長期執政的版圖,失去執政權的痛才過四年,不應如此率爾認定概念不同。何況林智堅是在任滿前夕,辭去原市長職務,轉戰另一市長,中間並無任何職務過度,縱使朱立倫自桃園轉戰新北市長,中間尚有行政院副院長經歷,但林智堅並無相關歷練,對新竹市民感情有傷,未來桃園市民是否接受,都仍充滿變數。

此外,有人認為林智堅目前民調最高,所以徵召其參選。然而筆者認為,此說過於簡化,亦對未來所有弱勢、但具爆發力的候選人參選不利,這不應作為搪塞之詞。真正的問題應該在於,為何會將其他縣市長放入桃市長候選民調之中?若林智堅可納入,是否應放副總統賴清德、基隆市長林右昌、屏東縣長潘孟安進入民調人選?林智堅作為政治明星,知名度固然高,民調也或許會有煙火效應,但長久而言,對政黨政治攻防是否為佳?值得三思。何況當初林、鄭兩人參選起跑民調均低,最後仍上演逆轉奇蹟,僅以民調做人選布局,似非明智之舉。

桃園市長當前表態者眾,桃園亦非鐵板一塊,鄭文燦仍為現任市長,專心輔選,勝負仍猶未可知。若桃園、新竹兩戰皆勝,或至少選戰過程獲選民肯定,鄭文燦、林智堅兩人未來將不可限量。反之兩位不但恐政治重傷,甚至牽動2024年總統大選及其後選戰,將牽動台灣未來走向。

作者/慎之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2-06-23 慎之

Post navigation

金廈大橋 → ← 適逢日中建交50週年之際:日人希冀岸田政權對北京能更加強硬

Related Posts

如何看川普政府和哈佛的文化戰爭

川普政府日前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引起美國國內外學術圈的震驚,除了無數哈佛的外籍師生面臨前途未卜的考驗之外,美國國內則擔心影響美國吸引國際人才的軟性國力,哈佛大學的教育風暴迄今仍在發酵當中。 而在台灣,支持和反對川普政府政策的爭論也在知識界、教育界引發論戰,由於台灣知識界、教育界不少人留學哈佛的淵源,讓這場美國的教育風暴成為台灣知識界、教育界人士切身的話題。 對於川普政府為何對哈佛大學下重手,左派跟自由派指責是川普政府企圖打壓學術自由、控制思想的「法西斯」主義作祟,而右派指責是哈佛大學成為中國權貴、科技間諜,甚至極左反以色列反猶太人的溫床,雙方對此爭吵不休。 如果深入探究川普政府的動機,川普與哈佛大學的對抗,不只是行政權與美國高教界的對抗,更是左右派之間的「文化戰爭」。 川普以及其「MAGA」支持者,和瀰漫在哈佛大學在內的美國高教界的極左反體制氛圍的尖銳對立,是從第一次川普政府就延續迄今,以哈戰爭的衝突加深了彼此的憎惡。這樣的情況在當代美國歷史上曾經上演過,那就是1970年代初期尼克森政府和美國大學內的反越戰風潮的對抗,尼克森政府動用情治單位、執法部門甚至國民兵打壓美國大學內的反體制勢力,而後者也出現「氣象人」、「共生解放軍」等激進組織。 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局勢有進一步激化的危險,特別是在極左反以色列反猶太人發展到槍殺以色列外交官的暴行發生之後,已經有反恐專家警告美國大學校園將變成極左及激進伊斯蘭洗腦年輕世代的溫床,未來川普政府加強打壓跟極左及激進伊斯蘭合流的本土恐怖主義的敵意螺旋,恐怕將帶給美國社會強烈的震盪。 對台灣來說,川普和美國高教界左右對立的影響,並不僅限台灣留美學生的權益及知識份子內部的爭論,更重要的是當美國國內社會強烈分歧的情況之下,無可避免會影響到美國對外政策的注意力,在中國恣意擴張的當下,正為國內分歧所苦的美國是否能夠有效回應、甚至遏制中國的擴張,台灣各界應該持續觀察事態的發展,並作好因應的準備。  作者:洄瀾客

藍白雙標批賴總統賣台 卻無視國與國對等概念

台灣政壇有不少耐人尋味的現象,雙重標準就是一例。 當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發言被質疑失言的時候,總是會有許多人跳出來自動幫他往好的地方解讀,並且怒批所有指責他的言論都是「斷章取義」、「掐頭去尾」等等,並且瘋狂複製貼上柯文哲的整段發言,要求所有人去看他的逐字稿。然而,類似的狀況,當民進黨政治人物說出比較有爭議性的言論時,這些藍白陣營的人,卻卯起來拼命攻擊,完全忘記幫柯文哲護航時的主張,只有柯文哲能被護航,而別人就不行,這很明顯就是荒謬的雙重標準。 日前,總統賴清德接受《敏迪選讀》訪問,以「大公司併小公司」比喻兩岸關係,卻遭到國民黨、民眾黨解讀成「準備要賣台」。然而,藍白若不喜歡被斷章取義,那為什麼面對政敵,就可以雙重標準呢?事實上,綜觀整段論述,總統賴清德表示,「中國是比較大的公司,台灣是比較小的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啊?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而且還說,你一定要變成是我的一部分。」這段話的原意,其實是將兩岸關係定位成對等的兩個公司,也否定中國單方面的決斷。那當然是國與國的關係,這點核心邏輯,藍白怎麼都選擇性跳過呢?這很明顯就是惡意剪接、曲解,然後將之扣帽子。 面對中國的威逼利誘,許多親中政黨,只能對其唯命是從。台灣與中國事實上就是兩個不同國家,若中國想要併吞、侵占不屬於其領土的台灣,那當然可以被視為兩個公司的併購。藍白在批評賣台的同時,根本不敢提出與中國對等的概念,這兩國論的邏輯,他們根本連碰都不敢碰。反而挾著立法院多數,意圖通過許多有利中國的法案,這樣才是真賣台。呼籲閱聽人謹慎思辨,別被藍白陣營帶風向了。 作者:向陽之花

朱立倫說:藍白一定要團結,2026選出最好人選,不論是藍或白!

朱立倫此說頗為哀怨,黨內放風聲,打冷鎗者眾,甚至有藍色媒體放話朱主席已經決定九月不再續選黨主席。所謂「藍白一定要團結」,也不需要朱主席操心,媒體宣揚盧秀燕、黃國昌已經結盟 ! 藍白結盟,一定要團結,勢在必行。難的是 「2026年推出最好人選?」—— 黃國昌自認是最好人選,決意要選新北市,新北的大家長侯友宜會同意嗎?—— 盧秀燕選黨主席,黨內不會有異聲嗎?起碼自認是中山先生傳人的某校長已經蠢蠢欲動了!—- 還有更大咖的韓國瑜和傅崐萁要怎麼「調和鼎鼐」? 新北市若是不行,那麼桃園市張善政就讓給黃國昌好了?朱主席立即打臉,張市長是了不得的人才,桃園市政突飛猛進,市民有口皆碑! 那麽?….. 黃國昌這位自認不世出的英雄豪傑,就把他擺在最困難的高雄市吧!想來黃國昌會氣壯山河,一定欣然接受,我不為「藍白黨」衝鋒陷陣,誰會?小草諸君們,您說是嗎? 且慢!且慢!晴天霹靂,半途殺出程咬金,人家柯志恩怎能讓賢?她在高雄佈局良久,早已在藍色選民心中定於一尊。所以,「藍白一定要團結」的關鍵看來是在於黃國昌了! 那麼,既然藍白那麼想合,立法院「藍白黨」幹嘛要兩位「總召」?是不是以團結為要,「大總召」就讓給黃國昌,「小總召」或稱作「第一副總召」就暫時備而不用,準備給傅崐萁,假如他能挺過花蓮選民罷免的怒火? 大總召黃國昌你會滿意這樣安排吧!從此你不必再費力氣咆嘯,你只要專心「摸頭」,國事就不會那麼離譜,一定可以國泰民安 ! 看來朱主席深謀遠慮,萬端多事之秋,仍能想出法子,令藍能夠團結,2026年選出最好人才。各路跋扈諸侯能各安其位,戮力王室黨國,—— 朱主席不是國民黨的寶,又是甚麼? 難道國民黨又要癲癇症發作,自毀長城嗎?朱主席千萬不能輕言退選,令奸孽之徒得逞,竪子而成其名 !百年大黨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 ?大海航行需舵手 ! 作者:顧憲同

哈佛!哈佛!

川普政府最近對哈佛大學「下手」,不僅取消聯邦政府對該大學二十餘億元美金的補助,更取消大學對給予三千餘外籍學生簽證的入學權力,佔全體哈佛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川普政府對哈佛大學毫不掩飾、毫不猶豫的「整肅」,有人會說這是川普政府「反智主義」最鮮明的表示。是嗎 ?—— 川普總統自己親上火線,要求哈佛大學說明為甚麼要接納對某些連簡單「算術」2十2 都有困難的外籍學生入學,(入學後,予以補習,只因這些學生家庭有特殊的能耐和關係 ?) 事實上不只「外籍學生」,本國學生是不是也有匪疑所思的「暗道」:多年前作者有位也是長春藤名校的同事,告訴作者他在電機系博士班有位同學居然連「三角函數」都不清楚。同學卻不以為意,反駁「 Am I supposed to know ? 」,理由她是非裔,也是婦女少數,「政治正確」的考慮,當然會使就學和求職,相對順遂。 七十年代「民權主義」勃興,渭為政治價值的主流,「I Have a Dream 」,誰敢批評?立意良善許多光怪陸離的政策,例如多年前的「 Busing 」政策。為了怕「種族隔離」,把白人區的白人學生,每天用校車,送到黑人區的學校上課;同樣也把黑人學生送至白人區的學校就學。幾十年下來,大家心知肚明,其間效果其差,難以為繼 ! 哈佛大學作為美國數一數二的學術殿堂,校友分佈各類政府、金融、輿論要津。六、七十年代,你只要是哈佛畢業生,就很容易在政府、金融、媒體,因父兄、同學,擧手之勞,取得很好職位;加上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哈佛大學左派自由主義為主的 falculty 掌控校政,當仁不讓,為此新政治文化運動,今日所謂 DEI ( Diversity、Equality 、Inclusiveness ) […]

Recent Posts

藍白雙標批賴總統賣台 卻無視國與國對等概念

藍白雙標批賴總統賣台 卻無視國與國對等概念

台灣政壇有不少耐人尋味的現象,雙重標準就是一例。 [...]

More Info
如何看川普政府和哈佛的文化戰爭

如何看川普政府和哈佛的文化戰爭

川普政府日前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引起美國國內外學術圈的震驚,除了無數哈佛的外籍師生面臨前途未卜的考驗之外,美國國內則擔心影響美國吸引國際人才的軟性國力,哈佛大學的教育風暴迄今仍在發酵當中。 而在台灣,支持和反對川普政府政策的爭論也在知識界、教育界引發論戰,由於台灣知識界、教育界不少人留學哈佛的淵源,讓這場美國的教育風暴成為台灣知識界、教育界人士切身的話題。 [...]

More Info
朱立倫說:藍白一定要團結,2026選出最好人選,不論是藍或白!

朱立倫說:藍白一定要團結,2026選出最好人選,不論是藍或白!

朱立倫此說頗為哀怨,黨內放風聲,打冷鎗者眾,甚至有藍色媒體放話朱主席已經決定九月不再續選黨主席。所謂「藍白一定要團結」,也不需要朱主席操心,媒體宣揚盧秀燕、黃國昌已經結盟 ! 藍白結盟,一定要團結,勢在必行。難的是 「2026年推出最好人選?」—— 黃國昌自認是最好人選,決意要選新北市,新北的大家長侯友宜會同意嗎?—— [...]

More Info
蔣萬安首都廣場的自欺欺人

蔣萬安首都廣場的自欺欺人

台北市政府將取消市府路、新仁愛路「縫合」成新的市民廣場,全案日前送都審會審議,委員對交通、整體面向有疑慮,決議成先成立專案小組討論。有趣的是,國民黨議員詹為元質詢,何時會封閉市府路、新仁愛路不能走。直接點破「縫合」正是「封閉」代名詞。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