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在開票現場,否則一般人沒機會看到這些不同樣態的賭爛票,而從新聞報導中,只能看到各候選人的得票數,無效票往往被忽視了,更不用說賭爛票。
作者 / 路向南
這次11月29日的地方公職選舉,筆者在台北市擔任基層選務人員,由於身處第一線的投開票所,在開票過程中,發現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賭爛票,以下舉出幾個印象深刻的例子:
案例一,台北市長候選人共計七名,有一張市長選票刻意票圈選一號到五號,就是不圈選六號(連勝文)跟七號(柯文哲),這會被當作無效票。
案例二,以自備的Q版印章來圈選選票,這位選民顯然事先就有造成無效票的意圖,還冒風險夾帶Q版印章進入圈票處。
案例三,由於筆者服務的投開票所,這個里的里長選舉只有一人競選,篤定當選,因此出現很多不蓋或亂蓋的賭爛票,有人在選票寫一個「爛」字,故意造成無效票。
案例四,有人在選票的候選人頭像亂蓋一通,看起來是不爽這位候選人的賭爛票;但在選舉實務上,會被認定能辨別圈選何人,而視為有效票。
這些賭爛票,很明顯是對現有候選人的不滿,然而按規定只能列入無效票,案例四的賭爛票更諷刺,會被視為該名候選人的有效票。除非在開票現場,否則一般人沒機會看到這些不同樣態的賭爛票,而從新聞報導中,只能看到各候選人的得票數,無效票往往被忽視了,更不用說賭爛票。
因此筆者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如何改變選票設計,以反映賭爛票的民意?
筆者的建議是:為了更精準反映民意,選票新增「以上皆否」的選項,也就是「以上候選人皆不圈選」。
這個作法的第一個好處,是給不滿現有候選人的選民,有一個表達心聲的機會、藍綠以外的新選項,不再因為執政黨做得太爛,為了教訓執政黨,而被迫含淚投票給在野黨,或者刻意製造無效票。因此另一個好處是,賭爛票將從無效票分離出來,而把純粹圈選錯誤的選票降至最低。
也許「以上皆否」的選項,在一次選舉中無法讓賭爛的政黨或政客落選,不過能讓藍綠兩黨難以漠視賭爛票的民意。另外,「以上皆否」選項的得票數高低,也透露一片政治藍海的可能性,讓藍綠以外的第三勢力或新興政治人物,作為投入下一次選舉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