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前國務卿龐畢歐應遠景基金會之邀即將到訪,由前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余茂春陪同。兩人親如手足,且都是學養至優之士,龐氏西點軍校第一名畢業,又是哈佛大學法學博士,余氏出身中國,曾是高考狀元,又是加州柏克萊大學史學博士。
這樣學養至優人士在美國政界已屬稀有,何況二人對兩岸的了解超乎他人。前者制定兩岸新政策,積極聯合歐亞盟友對抗中共擴張侵略,力言自由世界「若不改變中共,將被中共改變」。後者為美國重塑對中政策幕後軍師,將中共定位為美國最大戰略對手。二人對民主台灣的肯定、對台灣不是共產中國一部分的論述,更為美台斷交以來歷仼國務院官員所未有 。這兩位貴客來訪,除繼續力挺台灣外,必將給予台灣有益提醒及建言,值得全體台人熱烈歡迎!
龐畢歐國務卿任內推進美台關係貢獻卓著,使川普對台軍售達十一次,創下歷任總統之最;又使美台官員互訪升級,美國衛生部長成為兩國斷交後訪台的最高層級內閣閣員、國務次卿則為訪台層級最高的國務院官員。他並促使國務院解密兩則電報,使雷根總統對台政策的「六項保證」高於對中公報。卸任前他還宣布取消美台交往所有限制,要讓美台外交正常化。卸任後他仍持續關注中共對台施壓及侵擾,推文強調「美國必須永遠與台灣站在一起,支持自由」。更不必說他一直稱台灣是「區域民主典範及世界一股善良力量」,讓「台灣是民主典範」一詞躍居各國共識,台灣贏得越來越多國際支持!
而余茂春對中共的精準認識及對台灣的確切了解,同樣使他的國務院中國政策首席顧問實至名歸。如前年十一月中共以國安法取消香港民主派議員資格及起訴反送中人士,美國公共事務電視網頁就刊出余茂春談話,指這是中共扼殺香港自治又一例子,「中共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已使美國認識到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余茂春當時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也稱,香港該問題不單是美中兩國的角力點,它反映的是「中共和整個世界的對立」,「若香港的一國兩制是虛幻的承諾,中共對台灣的一國兩制政策就不存在。」「現在台灣是民主的榜樣、是華人社區的光輝典範,所以保護台灣的自由民主,與美國立場及既定外交方針吻合。」
再如他今年一月在台灣媒體發表《台灣的意義》一文,上述美中台觀點更加深入完備。他說這世界在過去年五年經歷一場劇變,民主國家已經意識到中共對國際安全的挑戰迫在眉睫。美國對中共看法的轉變始於川普政府,時任國務卿的龐畢歐就稱「中共的威脅不再侷限於地區,而是全球性的,其對人類自由的迫害更甚於前蘇聯。」而中共威脅的根源何在?在於以建立全球霸業為目標的共產主義暴政;中共在夸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願景的同時,也利用種族滅絕、歐威爾式監控、鎮壓、審查、秘密警察和意識形態洗腦等手段,殘害本國人民。
也正由於美國與志同道合夥伴開始團結建立抗中聯盟,台灣遂在自由世界享有應得地位。「台灣的和平與穩定不僅對區域和美國十分重要,更攸關整個自由世界。愈來愈多國家意識到,台灣是中共侵略全球的開端。」而自由世界催生以台灣安全為重心的抗中聯盟,出於一個不爭的事實,即台灣不隸屬於北京,「從歷史、國際法和既定事實看,這點都無可爭議。北京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不僅違背法律和歷史,也與事實背道而馳。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對台灣行使任何主權管轄。」二○○九年五月,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已表明「台灣的未來應由台灣人民決定」。民進黨現任總統蔡英文及副總統賴清德亦不斷重申,台灣沒必要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是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台灣)」。
《台灣的意義》一文對兩岸問題的最後歸結是:兩岸關係會引起舉世關注, 不只是中共要強迫台灣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自由和暴政的史詩級鬥爭,是兩種極端對立治理模式的衝突,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中共卻是信奉馬列主義的獨裁政權。「台灣需要世界各國力挺,世界也需要台灣。這點在未來數年內尤其顯著,因為有志一同的國家將持續合作反制中共威脅。」
而各國如何會「有志一同」合作反制中共威脅?2021年二月余茂春接受《大紀元時報》節目主持人專訪時已說,川普政府特別是龐畢歐,通過認識到中共是「我們這時代最核心的威脅」,才徹底改變了美國對中國的態度;但龐畢歐花費國務卿大部分時間與心力,試圖在全球範圍內提高對中共威脅的認識,並建立一個應對的多邊聯盟,「我們的許多盟友一開始卻不這麼看」,直到COVID-19大流行之後,許多國家才對中共的全球威脅覺醒,並加入這個多邊聯盟。余茂春表示,美國帶頭與中共威脅對抗,自由國家就會跟隨,「因為美國是能在全球範圍內阻止中共擴張的國家。」
看到鄧小平晚年對中共的「韜光養晦」訓示(他說即使中國強大了,也永遠不當頭、不稱覇、不干涉別國內政),以及胡錦濤溫家寶的「和平崛起」政策(溫家寶2003年訪美再度保證中國就是強大了,也永不稱霸、不擴張),在習近平上台後被一一破壞(習政權的數位極權、擴張爭覇、戰狼外交、反普世價值,無不與「和平崛起」背道而馳),再看到最了解兩岸的龐畢歐與余茂春來訪,台灣人民還能不熱烈歡迎這兩位貴客,並仔細聆聽他們對台灣的提醒及建言嗎?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