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過年前後多位提名的參選人,接連爆出曾有酒駕、恐嚇、妨害自由等前科陷入提名之亂與政治品牌危機,再一次做實「民眾黨是回收黨」網路說法。
最近則有民眾黨台中市議員參選人江和樹以「詛咒」方式擺上紙紮屋回嗆涉入爭議官司的質疑,再度引發外界對民眾黨提名品質的關注,顯然太接「地氣」。
柯文哲曾說民眾黨創立是為「讓人民過好日子」。至於實現的方式,對於政治關鍵性手段,無疑是透過選舉獲得席次,而就道德來看端視於手段與目的的衝突有多大。
民眾黨企圖以片地開花多點提名的手段,容易遭致爭議。準確說,招來爭議人物,甚至是被其他黨派放棄排除的人物,距離投票還有一段時日,衝突已經浮現,合理預料選前還有精彩好料會被檢驗。
平心而論,查閱裁判書系統檢視是否有爭議官司,是基本中基本。不花時間更不花成本。同是也因社會普遍有「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的共識,即便獲得緩刑、易課罰金,但法律並非道德界線,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標準比法律高的多。
選賢與能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是傳統的老問題。
現在選舉環境丕變,現在民意代表參與中央、地方層級立法。若有人身經百戰,以身試法勢必引來放大的質疑,遑論部分爭議人物的個人「特色」令人聯想過去地方黑金勢力染指司法、警政體系的黑暗年代。
有趣的是,民眾黨秘書長謝立功一句給「給更生人一個機會」不小心點出民眾黨提名人涉及官司比例過高的問題,前科犯、前「科粉」更與民眾黨支持者「柯粉」不容混淆。
政黨品牌價值,除了黨主席柯文哲之外,代表民眾黨參選的議員提名人各自分擔推廣政治品牌的責任,若品牌代言人皆有特殊地方背景的色彩,民眾黨的發展可想而知。更與「新政治翻轉舊政治」的品牌定位相反,屢次被迴力鏢打中,自相矛盾的議題必定讓黨內其他人也同時捉襟見肘,無法展開議題造勢,意即其他人選都會被爭議人物拖垮。
民眾黨作為新政治的代表?馬克思韋伯的名言「你應該用武力去抵抗邪惡,否則你就得為他的得勢負責」提名爭議人選的民眾黨必須要負責。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