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被先進國家譽為「民主典範」的台灣,二月又贏得兩項殊榮。一是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九日公布2021年全球民主指數報告,台灣在167個評比國家中名列第八,為亞洲第一,且優於許多歐美國家;當報告顯示全球民主指數創下2010年以來最大跌幅,生活在民主體制下的人口比前一年減少10%以上時,台灣有此佳績,確實值得慶賀。二是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十四日發佈2022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台灣在184個經濟體中排名第六,平均總分超過八十。這兩項殊榮,更加證實了台灣「民主典範」的名不虛傳。可是,在野的國民黨領袖如朱立倫、馬英九等卻一再稱台灣是「民主獨裁」「不自由的民主」!
「民主獨裁」就是把民主搞成近似獨裁,「不自由的民主」就是政治經濟社會等自由度倒退。前者是朱立倫再度當選黨主席後罵民進黨政府的慣用語,後者是國民黨重回「老人政治」後馬英九對蔡政府的酷評。朱立倫由「正常倫」變「反常倫」的亂咬,我近幾個月文章已舉過多項例子,現在再舉兩例:一是他一月去大溪頭寮謁陵時受訪說「台灣民主政治不能讓民進黨一黨獨大、一黨專政,民進黨今天做的,只是要摧毀在野黨。」二是農曆年後國民黨新春團拜時他說「面對鴨霸、民主獨裁的民進黨,不但國民黨要團結,所有非民進黨體系的反對力量、社會力量也要團結在一起,勝選是唯一共同目標。」
而馬英九則在去年台灣受邀參加美國召開的「民主峰會」時投書媒體,抨擊蔡英文執政下,政府的表現離民主越來越遠,反而趨近「不自由的民主」。今年農曆年後國民黨新春團拜,他也批評民進黨是「多數暴力、濫權執政、快速走向獨裁、違反民主國家常態。」
馬朱兩人以上的話全是誣衊、無的放矢。看看立院,經常杯葛、作亂的明明是國民黨的「少數暴力」,他們竟然反稱表決佔多數優勢的民進黨是「多數暴力」「一黨專政」「要摧毀在野黨」,這不是「一人獨裁」「一黨專政」的黨國遺習作祟是什麼?更不必說馬英九的媒體投書,「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做出民調,六成九認同台灣是「民主領先的政體」,六成七不認同馬英九指台灣是「不自由的民主」。同時,美國邀集全球一百多民主政體舉辦首屆「民主峰會」,台灣受邀而中俄未曾受邀,原因是中俄不符標準,台灣則被譽為「充滿活力的民主政體,能對峰會目標有所貢獻」。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人權組織「自由之家」調查全球各國,去年三月公布的「2021年全球自由度報告」,台灣以94高分繼續名列自由國家,較2020年還多1分,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的96分。「自由之家」報告並寫道,2000年以來,台灣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讓朝野政黨能進行3次和平政權轉移,且對公民自由的保護強而有力。
台灣的民主自由已是全球公認的事實。首先讚揚台灣是「民主典範」的重要人物之一,就是美國前國務卿龐畢歐。他前年十一月受訪即強調,「台灣不是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美國兩黨政府過去35年皆遵循此一政策,對台承諾跨越黨派。兩黨都了解台灣是民主典範。」他還多次指台灣是公認的「區域民主典範及世界一股善良力量」。他甚至在卸任前不久宣布取消美台交往限制,說「台灣是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和可信賴的夥伴,然而幾十年來國務院卻制定了限制與台灣互動的交往準則,今天我宣布取消所有這些限制。」
龐畢歐的談話影響了很多政府高層人士,如不久前才正式訪台的國務次卿克拉克立刻盛讚,「台灣是偉大的夥伴、朋友和了不起的民主典範。龐畢歐解除與台灣交往的設限,賦予了台灣自由國家地位!」即使美國政黨輪替,去年拜登總統上任後,他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指責「中國破壞開放及穩定國際體系,直接威脅美國的利益和價值」,卻讚揚且支持「台灣這個領先的民主政體及關鍵經濟與安全夥伴」。更值得台灣安慰的是,去年底美國舉辦首屆「民主峰會」時,尼加拉瓜再度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當時白宮就批評:「尼國政府這項決定使該國人民失去了台灣這個可靠、民主的夥伴,我們鼓勵所有在乎民主、透明、法治及促進經濟繁榮的國家,擴大與台灣往來!」
美國高層之外,對台灣民主讚譽有加的國際重要人士同樣不在少數。如去年十一月歐洲議會特別委員會訪台,主席古斯曼就說「台灣的民主不只是全世界每位民主人士要捍衛的,更是(當前)民主的啓蒙來源。」「我們兩週前通過的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即指出,台灣與歐洲是關鍵夥伴、民主盟友,未來應增進歐盟會員國與台灣的交流,包含最高層級的互訪。」去年十二月初台北召開「2021開放國會論壇」,主辦單位之一的國際民主協會會長米徳偉亦稱,他33年前首次來台,當時無人能預料台灣之後民主會如此成功,「現在台灣已成人權與民主的燈塔,即使不斷遭受(中共)安全威脅,民主韌性仍一直強化,是值得大家尊崇效法的對象。」更不必談日本及澳洲前後任總理、捷克參院議長、法國議會友台小組等接連讚揚台灣民主成就了!
從以上幾種全球調查報告及眾多先進國家對民主台灣的肯定及支持,不只證明台灣的「民主典範」地位不容懷疑,而且朱立倫、馬英九等「黨國之子」一再誣衊的「民主獨裁」「不自由的民主」,也將不攻自破!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