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交通事故始終高居台灣的十大死亡死因之一,根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0年,每年有大約2600―3000人因為交通意外喪生
日前,在台灣生活的日本作家田中美帆在日本雅虎專欄文章指摘台灣交通問題的文章,在台灣網路經過轉載翻譯之後,得到熱烈的回響跟認同。
田中美帆在文中感嘆台灣作家陳柔縉因車禍而過世時,不禁細數她在台灣所見到的種種交通亂象,她直言台灣交通根本不是「行人優先」,而是「車輛優先」、「駕駛優先」。
田中美帆的批評,其實是無數在台灣生活的外籍人士、歸化台灣的新住民甚至台灣本地民眾,在台灣生活的經驗當中所遭遇的每日交通日常。
無論是所謂的「三寶駕駛」、路怒症、無視交通規則、漠視行人安全、不禮讓救護車等等陋俗,在台灣馬路上的所有用路人都已經看到視若無睹的程度,甚至不再認為有改善的可能,而抱持冷漠的態度;直到身為日本人的田中美帆在日本網路專欄文章指摘台灣交通沉疴,使得台灣大眾感到面子掛不住的羞恥感,才讓這個議題重新浮上檯面為台灣社會所熱議。
事實上交通事故始終高居台灣的十大死亡死因之一,根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0年,每年有大約2600―3000人因為交通意外喪生,年均交通事故死亡總人數竟然超過一億二千萬人口的日本;無怪乎「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在《蘋果日報》的投書〈台灣的馬路真如虎口〉直指「死亡車禍幾乎每天都在台灣各地的國道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大街與小巷發生,好像大家都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
正如臉書專頁「我是台灣行人 I’m a pedestrian in Taiwan」在評論田中美帆文章以及日前一名兒童因為被無照的重機車駕駛撞擊而喪命的悲劇時的感嘆:「什麼樣的制度環境一再生產出輕率、不守法的駕駛?而他們為何能一直輕率、不守法而不用受到懲罰?」
除了加強執法、有效懲處交通違規行為、全民交通安全觀念的持續落實之外,主政者、政府主管部門跟執政黨都有必須改進、反省之處。
如主管交通問題的交通部,主事者在夸夸其言「有夢、勇於挑戰的政務官」忙著規劃環台高鐵跟基隆捷運之餘,是否能認真思考立委邱顯智等有識者所提出的改善建議,如駕照改革、每週公布交通死傷數據、中央政府成立特別小組採取防治措施保障用路人的安全等等,讓用路人有更安全的交通環境,這難道不是「有夢、勇於挑戰的政務官」該做的事情嗎?
而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是否能督促立委們儘快就相關交通安全法案進行審議?並避免如立委陳歐珀等人之前針對「檢舉交通違規」進行修法,企圖縮限民眾檢舉交通違規討好選民的覆轍重演。
至於主政者及執政當局,更不能迴避問題,今日台灣的交通沉疴不僅已經成為遠傳日本網路的「台灣之恥」,即使在台灣也是造成數以千計的民眾在交通意外中受傷甚至喪命的十大死因之一,如何終結交通沉疴所帶來的台灣形象蒙羞的恥辱,這是主政者及執政當局必須面對的執政責任。
作者 /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