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中國國民黨如何傷害中華民國

  • 國際
  • 評論
  • 轉載

從武昌起義到倒袁成功,歷史証明能改變國運,未必是用革命手段。

 

台灣的新世代一定對民國三十八年前的中國國民黨不感興趣。但是,我們不得不回顧民國三十八前的「中國國民黨」,才知道他們的「黨性」和自我宣揚的「黨的靈魂」,是甚麼?—- 才知道民國八年改創的「中國國民黨」爾後是如何的傷害「中華民國」。

從武昌起義到溥儀退位,是袁世凱誆哄孤兒寡母,還真是形勢逼人? 圖片來源:KKnews每日頭條
從武昌起義到溥儀退位,是袁世凱誆哄孤兒寡母,還真是形勢逼人? 圖片來源:KKnews每日頭條

中華民國之所以能成功建立,孫中山也承認是「時勢使然」,絶不是老「國民黨」的前身,興中會、同盟會全部的功勞。帶動「武昌起義」的是「四川保路運動」,由「立憲派」主導的,不是革命黨。中華民國創立,行的是「國會的政黨政治」,從興中會、同盟會和聯合其它政團,改組而成的「國民黨」是其中一員,國旗是「五色旗」,因為是「五族共和」。

初期中華民國國會政黨政治運轉不佳(台灣選民應該不會奇怪),給予袁世凱大總統有機可乘機會,公認謀害國民黨的國會領袖宋教仁,叛國而成立「洪憲皇朝」。老國民黨遂行「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兵敗,孫中山等流亡日本。

真正推倒八十餘天壽命的袁世凱皇朝,是在雲南起義的蔡鍔將軍的䕶國軍,全國響應起義。蔡將軍是立憲派梁啟超在湖南時務學堂的學生。蔡將軍激勵全軍的口號是「為國民為爭人格」(有人格的國民,才會有民國)。袁世凱見勢不可為,取消帝制,羞憤而亡。從武昌起義到倒袁成功,歷史証明能改變國運,未必是用革命手段。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似乎已對國會的政黨政治,失掉信心,曾稱國會議員為「豬仔議員」,創立「革命黨」、「中華革命黨」,民國八年再改創成「中國國民黨」;南下廣州「䕶法」,成立「軍政府」、「大元帥府」,開始南北對抗。中國國民黨一向喜歡談「統一」,從歷史看來,又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民國八年上下,政治思潮開始很大變化,首先因為歐戰結束,凡爾賽條約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省的利益讓度給日本,激發愛國學生抗議的「五四運動」,罷工罷市,延燒成反帝國主義運動。民國十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研究馬克斯主義的文人,轉化成政治團體的政客。民國十二年孫中山和共產國際越飛發表共同聲明,確定「聯俄容共」政策。共產國際給予中國國民黨大量軍火和財政援助,並派出鮑羅廷和軍事顧問團,幫助中國國民黨依俄共組織改組國民黨,並成立軍校和黨軍,策劃北伐。

民國十三年上下,中國國民黨開始「質變」,俄羅斯共産黨化,中華民國歷史步入「二千年未有之變局」。「俄共化」開始在哪個時代?始作俑者是誰?你我心知肚明。

孫中山不是先知,也不是神衹,他只是歐陸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典型的左傾社會主義份子。在自由民主環境成長的台灣新世代有此認識,應不太難。孫中山把共產主義、共產國際,當成他的時代的新希望、米賽亞。在他的「三民主義」演講中,毎談到共產主義,就以中國國民黨能跟上這時代潮流而得意洋洋。

我們現在還再復誦「革命尙未成功」,這個「聯俄容共、工農革命」是如何傷害中華民國!—— 讓都市型的知識份子,有和工農羣衆接觸學習,認識土地的社會問題,運動羣衆,實踐意識型態,以民為芻狗的機會。

北洋、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軍閥內戰從此跳躍成有關信仰的「宗教戰爭」。有限度的俗世利益戰爭,演變成無限上綱的的宗教信仰戰爭,羣衆必湏動員,人民必湏受壓制、洗腦,異端必受裁判,無人可以脫逃:這不是現代俗世社會政治文化應具有的本質。

當然中國國民黨內還有明智之士,在「清黨」之後,努力扭轉所謂「聯俄容共、工農革命」所造成的激進左傾的逆流。黃埔系和非黃埔系泛國民黨軍閥間的戰爭,動員百萬的「中原大戰」結束後,勝利的蔣介石採用「政學系」楊永泰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攘外必先安內」,對「中央蘇區」的共產黨進行五次圍剿,逼得紅軍突圍,當起流寇,踏上二萬里「長征」之途。這是中國國民黨的歷史機會,轉變成「反共」的右翼政權,爾後假以時日,再轉化為現代的保守主義的政黨。

民國二十五年,楊永泰在湖北省主席任內被刺,據傳是國民黨內CC派特務所主使。數月後,「西安事變」發生。史達林救了蔣介石,國共再度合作,國共一家親,槍口對外。對日八年抗戰是民族大義,代價是讓中國共產黨坐大,席捲大陸。毛澤東說要感謝日軍侵華,共產黨才有這個機會;蔣介石說中日全面大戰是兩個民族間的悲劇。不管如何,中華民國再度受創,只得退據台灣。

台灣的新世代多數不會對民國38年前的中國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豐功偉績」感興趣。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揚揚得意發表他的「中華民國史觀」來揄揚中國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偉大貢獻」:他似乎在說沒有中國國民黨就沒有中華民國。

你我可用點歷史想像力:假如沒有中國國民黨,沒有孫中山,沒有聯俄容共、工農革命,中華民國會不會好過些?民國初年,人民和媒體敢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提出要求,釋放五四運動被關在北大法學院數百名學生,北洋政府只能接受;你我可接著問六四機槍下的亡魂,他們有這樣的幸運嗎?問問反送中的香港學生他們可以不在「國家安全法」陰影下,思想和生活,不怕被逮捕嗎?誰敢問維吾兒人,他們生活是他們要的嗎 ?

在台灣的新世代對民國三十八年前中國國民黨在大陸往事不會感到興趣,學習只是因為歷史可以幫助他們瞭解在台灣「白色恐佈」的時空背景,—- 是不是因為國共鬪爭的延續?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存在的理由和價值是保衛多數人民希望有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中國國民黨在大陸幹了甚麼豐功偉績,還是狗皮倒灶的事;是不是好事作盡,壞事也幹了不少,罄竹難書 ?

可憐的中華民國被中國國民黨傷害過好幾回;例如,為了保衛中華民國,多年前軍購盟國答應的十艘潛水艇,卻被中國國民黨和其同路人硬說成「軍購凱子」,在立法院用了近百次杯葛和反對硬把軍購案弄死。今日則用「萊豬」公投,破壞對美外交以及阻斷台灣進入多國的自由市場組織。看來中國國民黨效忠對象仍然是「中國」,不管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二千三百萬人的「中華民國」第二共和:「反共」對他們來說,只是P話!

誰在乎今日的中國國民黨是戰鬪的,還是非戰鬪的,有沒有黨魂 ?殷鑑不遠,史蹟斑斑,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第二共和的命運,一定會平和與燦爛些,只要你我能多注意中國國民黨內部一羣想和共產黨一鼻孔出氣,想當「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歷史遊魂,幻想他們還可在廣州再次誓師北伐—— 是嗎?「對日抗戰」還沒結束呢?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繼續戰鬪下去 !

作者 / 顧憲同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孫中山 武昌起義 民國三十八年前的中國國民黨 聯俄容共 蔡鍔 袁世凱 豬仔議員 馬克斯主義
2021-11-17 顧憲同

Post navigation

台灣解嚴了更需要解放稅奴 → ← 考招新制,不精確的怠惰!

Related Posts

台灣為何還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

多數台灣人皆認為台灣不屬於中國,但為何我們每年仍要紀念發生在中共統治下的天安門事件呢?隨著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每年的六月四日總是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但事實上這是意義相當重大的。不僅關乎亞洲碩果僅存的民主,更是關乎台灣的未來。 第一個原因就是中共想要侵略台灣。中共不斷使用各種話術洗腦台灣人,意圖要加強其威權統治的正當性,並且淡化六四天安門屠殺的惡行。許多親中人士在中共各式各樣的洗腦之下,只看得到中國的硬體進步,以為給中共統治很棒,殊不知中共是這樣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獨裁政權。若我們一個不小心,落入了中共的陷阱,就只能任人宰割了,不可不慎阿。 第二個原因就是隨著香港民主的殞落,台灣已經成為亞洲少數的民主擁有者,就像燈塔一樣。人們在台灣能享有完全的言論自由,不因為種族、宗教、政治、性別等因素而被限制,這是在亞洲國家中相當難能可貴的。若台灣人覺得事不關己而不去討論、不去記憶這個歷史,那麼這些曾經為民主自由努力的人,豈不就真的消失在中共版本的歷史中了。許多旅居台灣的異議人士、民運人士該何去何從呢?作為亞洲的民主自由燈塔,台灣的我們,是有義務對周圍國家做出聲援的,若能舉起火炬照亮周圍的黑暗,我們是不應迴避這個責任的。 總有某些威權擁護者認為過去的就算了,但失去歷史記憶的人們便很容易重蹈覆轍。參考德國年年紀念納粹暴行的意義,不就是為了讓人們記取教訓嗎?更何況納粹已經被消滅,而中共不僅還存在著,更是每天都想要侵略台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 作者/向陽之花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近日台灣政壇不斷爆出性醜聞,許多政治圈內人士被指控性騷擾、性侵,甚至外溢到台灣政治圈以外,比如說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貝嶺等人也被指控涉及性騷擾、性侵等情事,而這場性平風暴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性平風暴幾乎橫掃朝野政黨,無論是執政的民進黨、在野的國民黨及民眾黨等等,都陸續涉入黨內成員被指控性騷擾、性侵,以及黨部中高層涉嫌包庇吃案的泥淖。這突顯著過去政治圈內為人所詬病的男性沙文主義、「潛規則」陋習對於朝野政黨的負面影響有多麼深刻。 而同樣的,身為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等人也不能免於遭到同樣的指控,顯示著中國流亡民運圈有著同樣的問題要面對。 更重要的是除了政治圈,台灣社會其他領域是否也將面臨同樣的風暴?從目前的情勢發展看來是極有可能的,正如過去有論者所指出的那樣,在台灣的公私部門如媒體界、企業界、公務機關甚至軍警、情治單位都存在著權力不對等、欠缺性平觀念、申訴管道不彰等問題,過去不乏發生過這樣性騷擾、性侵的案例,只是沒有發展到如這次政治圈性平風暴的程度,換句話說,在這些公私部門性平問題的火種是存在的,只是欠缺點燃的引信。 正如觀察家李濠仲在《上報》為文所指出的: 「如果實際上政治圈才是台灣最容易鬆動固有性別文化的場域,那表示在台灣,其他圈、界的性別枷鎖只有更牢固、更頑強,台版#MeToo的發展就很可能會和美國不一樣。即美國的社會力影響了政治,政治再以法律變革回應社會整體期待,則當下台灣的政治風暴,有沒有可能催化成為一個意外的社會變革呢?」 台灣性平風暴是否能帶動社會變革的關鍵,在於台灣公眾是否能跳脫選舉的干擾,從社會教育、法律制度、觀念等各層面作積極的檢討、反省,並改正過去在性平問題上的盲點和不足,才能讓這股性平風暴為台灣社會帶來正向而持久的改變,反之,如果只是把性平風暴視為政治泥巴戰、「戰男女」口水戰,最後只是辜負這些當事人以自身遭遇控訴的勇氣,也無助於建立一個邁向性別平權、尊重多元性向的社會。 作者/洄瀾客

樹上掉下來一隻大蟲子!

話說,K農場的「最強母鷄」帶領著衆小鷄們在場外枝葉茂盛的大樹下,等著「小色蟲」們,接二連三的樹上掉下來。衆小鷄們當然「摩拳擦掌」,準備立即向前啄食,哪能令小色蟲們有機會逃竄? 突然濃密枝椏樹葉間,一隻龐然的大蟲子由天而降,碰的一聲,嚇壞衆小鷄,急忙躲在最強母鷄的後面。「媽咪!媽咪!他跟你同樣大號,一樣強壯,他不是蟲子吧!你看他的螯那麼大,齒那麼利,不會是來吃我們的吧!」 媽咪鷄嚴肅的說:他是小色蟲子的「同謀」,有同樣「內分泌失調」的問題,而且非常嚴重,不但手舞足踏,還用了嘴吧,據說還有大咖的人証。我們當然要依農場的紀律處理,看來他也是K農場養的,更該如此!小鷄們從沒看過媽咪如此頂天立地,大聲疾呼,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媽咪不是要我們乘著歲月靜好的日子,不要惹事,好好的吃小色蟲子嗎? 衆小鷄們囁嚅一下,「媽咪,他可不是小蟲子,那麼強大,你是他的對手嗎?」—— 最強的母鷄,和超大甲蟲對望了一陣子,甲蟲又爬回到他的大樹上,隱身不見了!據說大甲蟲和強母鷄都認識到這還不是新仇加舊恨,要鬭到你死我活的時候,七月中旬才是日子! 看來小色蟲子可以吃,不再是母鷄和小鷄們的主題。那隻「大蟲」和尚未現身的「同謀」才是問題!故事要到七月中旬才會有更進一步精彩的發展。聽李爺爺說故事的小朋友們很不開心,「爺爺快點講嗎!我們都等不及了!」 話說歲月如杼,一幌就到七月中旬,李爺爺繼續對他的小朋友講故事:「大蟲」出現後,最強的母鷄多方打聽消息,才知道「大蟲」的同謀,竟然是令人畏懼三分、鼎鼎有名的「金服蟲霸」。—— 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打斷陷入深思的李爺爺:爺爺甚麼叫作「金服」?—— 「金服」嗎?就是「穿金戴銀」,一身華貴閃亮,據說可以避邪,更可令對令戰場上的敵人「失明」,刀箭不知如何使弄! 更可怕的,李爺爺繼續說:金服蟲霸可以搜購「小色蟲子」,廉價供應,這一個多月來,你們還需要在樹下等小色蟲子掉下來嗎?街頭上到處有人叫賣兜售「小色蟲子」:你要多「色」,就會有多「色」!誰會再理會等著小蟲子從樹上掉下來的最強的母鷄? 李爺爺對著一臉憂鬱的小朋友說:你們擔心甚麼,人家小鷄們有蟲吃,誰擔心母鷄?我們不是說「有奶就是娘」,人家小鷄們早就明白「有蟲吃,才是母鷄!」:「金服蟲霸」才是眾望所歸的「最強母鷄」!月亮娘娘您說是嗎? 作者:李隱

民主大聯盟」有助增進民主!

民進黨佈局2024區域立委選舉,決定採取「民主大聯盟」,針對民進黨艱困選區,秉持「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三原則,提名或推薦各界足以耳目一新的名單,包括社運圈、學界、企業界、政治圈等人才,以助守護和增進台灣民主。黨內高層指出,如果民進黨人選有機會贏,他們必然提名本黨候選人,但如果本黨候選人與他黨(主要是國民黨)現任立委民調差距達兩位數以上,就該以「Y+DPP」的策略方向,和其他有助民主發展的人選合作,注入新血,改變國民黨立委深具民意優勢(即藍大於綠)及連任多屆的長期壟斷結構。 台灣因國民黨一黨獨大及專制執政五十多年,該黨至今在不少北東中部及外島縣市仍深具藍大於綠的民意優勢,造成選舉長期壟斷結構。其中總統及立委選舉會在2016年會出現民進黨完全執政,主要是太陽花學運激勵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反國民黨的結果。但太陽花學運沒有國民黨專制執政時期黨外運動的持久及深入效應,所以國民黨的反年金改革加上突如其來的韓國瑜旋風,遂使民進黨在2018年縣市長等九合一選舉大敗,2022年又因國民黨的「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抹黑,民進黨敗得更慘,中間選票及年輕選票幾乎損失殆盡。因此,民進黨採取「民主大聯盟」策略佈局2024大選,確實合乎當年黨外運動精神。 當年黨外運動精神就是在國民黨戒嚴及威權統治下,為了民主自由人權及「人民當家作主」,結合各界贊成人士,不論統獨及原屬黨籍,一起為參與發展台灣民主努力。至1977年黨外開始大有斬獲,當選四名縣市長及廿一名省議員。1978年,國會増額代表選舉,黨外更是聲勢浩大,提出「十二大政治建設」做為候選人共同政見,包括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軍隊國家化、司法獨立化、言論出版自由、開放黨禁報禁、解除戒嚴令等。這雖然造成蔣經國藉口美國將與中共建交而宣布停止選舉,逮捕某些黨外人士,隨後並發動「美麗島事件」,實行如蔣經國在日記中說的「一網打盡之後再做斬草除根之事」。但如此做反而唤醒了民眾的良知及熱情,不只該事件受害人家屬及辯護律師紛紛加入黨外,而且民主運動從此快速發展,最後終於實現「中華民國二度共和」。 「中華民國二度共和」後,遺憾的是許多國民黨人的反民主化積習難改。李登輝為台灣帶來最重要的民主改革,使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停止動戡條例(轉向兩岸和平),結果反本土反民主化國民黨人對他深惡痛絕,將他逐出國民黨。蔡英文想法及行事作風接近李登輝,反本土反民主化國民黨人同樣對她及她的政府深惡痛絕,痛加詆毀,致使2018及2022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都遭逢慘敗,中間選票及年輕選票大受損失。面對這種處境,民進黨若能重拾當年黨外運動精神,採取「民主大聯盟」策略佈局2024大選,絕對有助增進民主勢力,讓反本土反民主化黨派這次的「反綠大聯盟」無法輕易得逞。 誠然,民進黨中有些人已無昔日黨外精神,像這次「跨黨派、跨世代、跨領域」的艱困選區立委提名,就有不少人反對。如第一波三人名單中的李正皓,竟遭七百多名國會與議會助理及政治工作者發起連署反對;而第二波預傋名單中的黃捷、苗博雅、雞排妹等也被要求以民進黨現任議員取代。李正皓既是見解豐富的名嘴,又因主張國民黨應轉型為本土政黨而被迫退黨,他被提名後說「我一路走來一直是中華民國本土派,我沒有變,是國民黨變了」,他並說這次他與賴清德深談,非常佩服賴想要擴大民進黨的政治光譜(民主勢力)。而黃捷不只形象良好,連續獲高督盟評鑑為高雄優秀議員,而且國民黨莫名其妙罷免她,不同意票也遠高於同意票,創下26年來反罷免票最高記錄。 由此可見,李正皓及黃捷等都非常適合民進黨的「民主大聯盟」,民進黨內反對他們的人不只無助增進民主,而且欠缺當年黨外運動精神! 作者:孫慶餘

Recent Posts

台灣為何還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

台灣為何還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

多數台灣人皆認為台灣不屬於中國,但為何我們每年仍要紀念發生在中共統治下的天安門事件呢?隨著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每年的六月四日總是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但事實上這是意義相當重大的。不僅關乎亞洲碩果僅存的民主,更是關乎台灣的未來。 [...]

More Info
析論三足鼎立下的選舉大勢:談賴侯柯的勝利方程式

析論三足鼎立下的選舉大勢:談賴侯柯的勝利方程式

今年年初不論是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的總統後選人人選皆已底定。然而若細談這三黨候選人,分別是: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之選舉戰略,則發現其重要的政治訊息。 [...]

More Info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近日台灣政壇不斷爆出性醜聞,許多政治圈內人士被指控性騷擾、性侵,甚至外溢到台灣政治圈以外,比如說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貝嶺等人也被指控涉及性騷擾、性侵等情事,而這場性平風暴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

More Info
換侯是假議題

換侯是假議題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總統大選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在「三角督」中墊底,僅獲18.3%的支持率,回顧2015年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發動撤銷該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提名時,彼時洪秀柱的民調是16.7%,侯友宜和當年換柱防線僅距1.6%的支持率,故輿論熱議國民黨可能將上演「換柱2.0」,意即撤銷侯友宜提名改派其他有勝望的人選,然筆者認為,換侯只是假議題,理由如下: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