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朱立倫會是弱勢黨魁嗎?

  • 時事
  • 民意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以來,不只背離了他誓言遵循的中心思想,還把競選中的各種偏見付諸行動。這除了違逆多數民意趨向,難免成為弱勢黨魁外,更可能拖累國民黨聲勢向下。紀安秀的媒體投書《朱主席硬錯地方了》,指朱「對中國唯唯諾諾,又不敢痛罵中國欺凌台灣的劣行,反而砲口對內,為反對而反對,阻撓蘇院長施政報告,該硬的不硬,不該硬的亂硬一通,恐怕只會讓人民看不起。」

告急牌奏效的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當選得票率四成五,為歷屆最低,因此被指為弱勢黨魁。這種說法並不恰當,在四人參選、三大強棒角逐下,當選票數本來就很難過半(1996年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李登輝在四組強棒中得票52%,堪稱異數)。朱立倫可能成為弱勢黨魁的,反而是他選後各種不當言行及回覆習近平賀電的內容。他一旦背離中心思想,且把競選中的各種偏見執行到底,不惜違逆多數民意趨向,他就很難避免弱勢,進而拖累國民黨聲勢向下。

朱立倫會是弱勢黨主席?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朱立倫會是弱勢黨主席?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朱立倫競選期間的中心思想,是要「維持兩蔣時代正藍路缐」,並要告訴全世界「台灣主流民意是捍衛中華民國、保衛民主自由,這是國民黨永遠在做的事」。關於國際關係,他說「台灣不能單靠美國、單押一邊,國民黨向來主張(在美中之間)平衡,任何對抗、戰爭都不是國民黨的期待」。關於兩岸關係,他既把兩岸緊張局勢歸咎民進黨,又說當選黨主席就要馬上恢復兩岸交流。而競選後期,張亞中異軍突起,朱立倫開始反對急統、紅統,說「如果張亞中當選,國民黨定位將變成深藍極統,甚至從藍變紅,國民黨亦將分裂、快速縮小」。

但當選黨主席當晚,朱發表談話,卻說國民黨將會是空前團結、充滿戰鬥力的政黨,未來不管罷免案、公投案及選舉,都會共同團結「對抗囂張、鴨覇的民進黨」,打敗民進黨。反觀民進黨發言人則表示「國民黨透過民主機制完成黨主席改選,民進黨表達祝福。不過,朱立倫稱將以罷免案、公投案對抗民進黨,這不是理性態度;為反對而反對,更無助於朝野政黨尋求共識,也難以獲得人民支持。民進黨期盼,未來國民黨在朱立倫領導下,能依據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及人民福祉,朝野政黨良性競爭,共同為國家發展努力」。

民進黨的回應比朱立倫理性及未「強辭奪理」多了!罷免案及公投案,前者是國民黨無故打壓議事效率頗佳(公督盟評鑑)的小黨議員立委,後者是國民黨不顧科學證據及國際貿易公平原則的「為反對而反對」,朱立倫怎麼反而怪罪起民進黨,說這是在「對抗囂張、鴨霸的民進黨」?難道馬英九可以開放萊牛進口,民進黨政府就不能開放銷量更小的萊豬進口嗎?

不只如此,朱立倫幾天後又說十二月舉行的(反萊豬)公投是「倒閣公投」,國民黨若贏,蘇內閣就得下台。蘇貞昌為此在受訪時指出,朱說要親美,要設立國民黨駐美代表處,他卻「吃美牛反美豬」、「說要親美而反美」,並與對台灣最不友善的境外勢力唱和,不顧很多人都清楚的「美國最能幫助台灣」,無論就台灣安全、區域和平、國際空間拓展、提供疫苗等都是。

朱立倫立刻對蘇進行反擊,說自己吃美牛也吃美豬,但不吃萊豬,蘇把美豬與萊豬混為一談,到時候美豬賣不出去,才是標準的「反美」!蘇看起來是很擔心被倒閣,擔心因做「違反民意」的事而下台!

朱立倫的反擊再度「強辭奪理」。蘇貞昌說的「吃美牛反美豬」,無人不知是指萊牛萊豬,怎麼到朱立倫口中,竟變成是「美豬與萊猪」混為一談了?又怎麼蘇貞昌會害美豬賣不出去,比「反萊豬公投」更「反美」了?同時開放萊豬進口,是基於科學證據(有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認證)及遵守國際貿易公平規則,怎麼會是「違反民意」了?反萊豬的國民黨胡亂炒作出的民意可以視為「主流民意」嗎?

朱立倫當選翌日習近平以中共總書記身分發出賀電,朱的覆電是另一件「強辭奪理」的事。覆電中說:「兩岸關係卅多年來在貴我兩黨努力推動下,各層面交流合作獲得良性進展。惟近年在民進黨執政下,採取去中、反中政策,改變兩岸現狀,造成兩岸形勢險峻,使兩岸人民極度不安。」

蔡政府從來沒有採取去中、反中政策。堅持「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及捍衛民主自由」,怎麼會是去中、反中、改變兩岸現狀?如果要去中、反中,蔡英文會鍥而不捨追求「維持兩岸現狀」及再三呼籲兩岸「和解對話」嗎?陸委會反駁朱覆電,即指他迎合中共、昧於事實,把中共製造台海緊張及破壞現狀,歸咎民進黨政府,自甘成為中共對台統戰分化頭號對象,也等同預告國民黨未來的兩岸政策將和台灣民意愈行愈遠。

對於陸委會的反駁,朱立倫再度在臉書發文,轟陸委會不該淪為「打壓兩岸關係委員會」。陸委會反對國民黨主席迎合中共、成為被統戰分化對象,這是在「打壓兩岸關係」嗎?那朱立倫何不想想中共國台辦隨後發表的千字長文,指「中國台灣地區」要參與世衛大會及申請加入CPTPP,是在公然挑戰一中原則,「中國台灣地區要對外交往、參與國際組織和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必須以一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則為前提,否則就是台獨分裂行徑,只會累積罪行。」朱立倫若非迎合中共、向中共看齊,他又如何會對中共侵擾打壓台灣「極盡客氣」,對蔡政府捍衛民主自由「蓄意詆毀」?

總之,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以來,不只背離了他誓言遵循的中心思想,還把競選中的各種偏見付諸行動。這除了違逆多數民意趨向,難免成為弱勢黨魁外,更可能拖累國民黨聲勢向下。紀安秀的媒體投書《朱主席硬錯地方了》,指朱「對中國唯唯諾諾,又不敢痛罵中國欺凌台灣的劣行,反而砲口對內,為反對而反對,阻撓蘇院長施政報告,該硬的不硬,不該硬的亂硬一通,恐怕只會讓人民看不起。」如此金玉良言,不知對朱立倫能否起到暮鼓晨鐘之效?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中共 反美 國民黨 政治 朱立倫 萊豬 親美 黨主席
2021-10-05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潘朵拉文件揭示的政治與社會正義危機 → ← 如此反對黨發言人,與敵國傳聲筒何異?

Related Posts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不過若從進步史觀的角度而言,若未來要強化台灣的主權、守護台灣的安全、打造韌性的經濟體系,最好的方法依舊是打造強而有力的政府,其中團結的人民、保衛台灣的共識,是存在的必要條件。 因此,藍白自以為要被清算,其實是合理的出發點,這種「講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思想,正是他們激起危機意識的手段。因此賴清德提出「雜質說」,看似可能激化大罷免情勢,但其實他的初衷其實是「團結」,他一直相信「用更大的民主可以解決民主問題」。 只可惜,賴清德不是蔡英文這種字句斟酌的領導人,也非類似陳水扁的民意型領袖,他一時好心,卻成為在野黨大作文章的題材,恐是他一時沒有料到的。 很多民眾批評賴清德「鴨霸」,但這恐怕才是對他最大的誤解,在大罷免一階初期,賴清德表現相當克制,在二階連署愈來愈火熱當下,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還出面說「大罷免非常態」,可見賴清德願意擔任「全民總統」,但是無奈藍白是不講理的族群。 對賴清德而言,「打掉雜質」,只是民主必經的過程,但是在野黨硬要對號入座,解讀為「我們是被打掉的雜質」,只能說哪一天在野黨真的被打掉,那真的是自作自受。 但從「雜質說」引發的風波,對於總統賴清德是一個警惕,賴清德是認真努力的領導人,但有時候離人民的感受過遠,擔任閣揆時期曾說過「功德說」、「乾淨的媒」,雖然立意良善,但是不堪嗜血的台北輿論圈檢驗。 這次提出的「雜質說」引發的風波,也有類似的感覺,賴總統並不「鴨霸」,但是要靠近民眾,傾聽民眾的聲音,才能改善被抹黑的形象。 作者/Oscar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在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強調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的過程,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所謂「雜質」,正是指在民主淬鍊過程中,那些有損民主品質、需要透過選舉罷免等民主機制加以導正的不當行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刻意扭曲這一比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清洗」,卻對國民黨自身的種種「雜質」行徑視而不見,這種倒打一耙的手法,恰恰暴露了他不敢正視問題的心虛。 首先,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率團赴中國「領旨」王滬寧,這種無視國家主權尊嚴的「雜質」行為,不僅踐踏了台灣民意,更暴露出國民黨在兩岸立場上的搖擺不定。當國民黨立委諸公畢恭畢敬地向對岸政治局常委握手、報告時,朝聖媚中的「雜質」行徑難道不該被民主機制所淬鍊掉嗎? 其次,徐巧芯的「中指門」和王鴻薇搖擺嗆聲「我們沒在怕罷免的啦!」的囂張言辭,這些對民意充滿挑釁與不屑的「雜質」表現,豈是人民公僕應有的作為嗎?當選民表達對政治的關切時,國民黨最愛以「民進黨側翼」的嘲諷口吻「抹綠」自主性高的青鳥行動與公民罷團等作為,這般傲慢的「雜質」心態豈是人民公僕該有的風範嗎? 國民黨在立法院聯手民眾黨大幅刪減政府預算,甚至將業務費削至僅剩一元,癱瘓政府運作的「雜質」手段已非理性監督,而是惡意杯葛。加上藍白兩黨強行通過諸多破壞憲政秩序的「雜質」法案,正是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加以去除的對象。 面對這些顯而易見的「雜質」,民眾透過罷免權進行民主導正,何錯之有?這正是民主自我淨化的機制,如同打鐵鑄劍需要去除雜質方能成鋼一般。朱立倫主席非但不反省黨內這些「雜質」問題,卻指控民主機制是「政治清洗」,才是真正的反民主「雜質」。 明居正教授曾對國民黨老朋友說,「我沒有變綠,而是你變紅了。」筆者呼籲朱立倫主席,應該先檢視國民黨內部那些傾中親共的「雜質」作為,主動清除黨內那些紅統傾中的「雜質」,回歸到真正守護中華民國、守護台灣的立場。唯有如此,國民黨才能在台灣民主的千錘百鍊中,成為真正有益於國家的鋼鐵力量,而非阻礙民主進步的「雜質」存在。 作者:秦靖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在F-22戰機的護航下從美國本土出發給予轟炸。 據外媒顯示,美軍此次轟炸的地點包括伊朗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等地,美軍透過每架B-2攜帶2枚GBU-57巨型鑽地彈給予重點打擊,配合美軍部署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的核動力潛艦所發射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美軍此次的任務過程中未遭到伊朗的雷達偵測,所有參與任務的機艦人員均平安返回基地,再度證明美國空軍的實力仍舊是一支具備長程打擊、全球攻擊的飛行部隊。 同樣的,身為大國的俄羅斯、中共,雖然也有部署中、長程類型的轟炸機,包括俄羅斯的TU-160,中共轟六系列、傳聞中的轟20,但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數量僅有14架且為非匿蹤外型,中共的轟六雖然數量超過200架,但其外型也非匿蹤構型,容易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遭到敵方雷達偵測,加以航程仍未達到美軍B-2轟炸機的11000公里,因此美軍在長程轟炸任務的執行仍舊保有優勢。 欲執行戰略轟炸任務必須達到「戰略空軍」的水準,亦即任務涵蓋全球,這也是為何美軍從冷戰時期開始,大量建造長程轟炸機的原因,為降低轟炸機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敵方偵測的機率,匿蹤的設計更是美國空軍高層所重視的性能之一,未來美軍新型的B-21轟炸機預計在2026-2027服役,屆時將替換老舊的B-1與B-2轟炸機隊,成為美軍下一世代的戰略轟炸機的主力。 「戰略轟炸」不單是保護美國在全球的空權地位,也象徵美空軍具備洲際飛行、長程轟炸的能力,縱然美國政府持續降低出兵中東地區的機率,但若該區域出現意圖挑戰美國所設下的安全紅線,最終白宮、五角大廈仍會下令出動長程轟炸機給予打擊,力求區域更為穩定,也代表美國持續重視中東地區盟友的安全。 作者:宋磊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Recent Posts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

More Info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

More Info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在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強調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的過程,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所謂「雜質」,正是指在民主淬鍊過程中,那些有損民主品質、需要透過選舉罷免等民主機制加以導正的不當行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刻意扭曲這一比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清洗」,卻對國民黨自身的種種「雜質」行徑視而不見,這種倒打一耙的手法,恰恰暴露了他不敢正視問題的心虛。 [...]

More Info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