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圍牆的概念,最早形成於2007年。當時,政府就已有拆除園區圍牆的規劃。今日,即便促轉會不願檢討中正紀念堂定位古蹟的荒謬,該園區的圍牆亦非國定古蹟認列的:「正面牌樓、民主廣場、民主大道、中正紀念堂」範圍。即便促轉會不願提出如轉型成青年住宅、立法院新址等可行方案,亦因當提出合乎情理的內容。此刻,若連方案都講不清,法制配套都還拿不出,這樣的促轉會實在有負諸多民主前輩之期許!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終於提出了「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並區分為三大部分:轉型方案、轉型方向、轉型措施等步驟處理。然而,內容貧乏空洞,不檢討過去錯設的古蹟認列,僅提出「討論階段」的處理方法,讓人好奇促轉會花費多少心力處理此事?開過幾次會凝聚社會共識?若無法精確說明,這樣的轉型方案,真的適合政府背書嗎?
促轉會所提方案討論次數不足,無法說服社會
促轉會表示107年11月21日、110年9月1日二次開會處理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但今年9月1日也僅只是確認近三年前的內容。過去這段時間,促轉會花費多少心力在中正紀念堂轉型?報告應當提供各次開會的會議結論,讓各界了解共識形成的過程,而非僅只是一句「就此議題辦理多場諮詢會議」就可帶過。
促轉會前研究員曾建元即表示,「促轉會卻像一個官僚體系,省掉過程、忽略目的,這將不利於台灣社會的團結。」包含曾經待過促轉會的內部人士,都對於促轉會提出的方案,感受不到共識凝聚的誠意,促轉會又能如何說服社會呢?
解決威權遺跡,應從破解威權建物所屬圍牆開始
中正紀念堂的成形過程,本身就是「統治者鞏權」的威權產物,該地原始規畫是北市經貿中心,僅因為蔣介石過世,蔣經國為接班安撫黨內元老,所特設的威權空間,這核心動機就與台灣民主價值完全不符。
筆者建議,促轉會率先應該著手建議的解除威權象徵方案,應該是拆除中正紀念堂所屬的「圍牆」。若該地如報告所述,已是市民遊憩休閒空間,既然是公園何來圍牆之有?當年高雄市文化中心,也有蔓延的圍牆與巨大銅像,經過努力皆已拆除,為何台北無法比照辦理?
事實上,拆除圍牆的概念,最早形成於2007年。當時,政府就已有拆除園區圍牆的規劃。今日,即便促轉會不願檢討中正紀念堂定位古蹟的荒謬,該園區的圍牆亦非國定古蹟認列的:「正面牌樓、民主廣場、民主大道、中正紀念堂」範圍。即便促轉會不願提出如轉型成青年住宅、立法院新址等可行方案,亦因當提出合乎情理的內容。此刻,若連方案都講不清,法制配套都還拿不出,這樣的促轉會實在有負諸多民主前輩之期許!
作者 / 慎之(台大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