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台灣娛樂圈以及影劇界只要有出現不符合中國民族主義史觀、違反中國所謂的「健康道德」價值觀的人物或影劇作品,如台灣本土歷史、同志等題材,不是不可能被台灣內部的深藍、紅統主動抨擊挑起紛爭,再引入中國民族主義民粹及官方勢力施壓,讓被點名的人物或影劇作品被迫自我設限、停止拍攝甚至下架的困境。而台灣演藝圈主動配合中國官方政策的自我審查及自我設限,同樣是值得警惕的可能發展。
自筆者於兩周前寫成〈從中國封殺《山河令》男主角看中國民族主義的病態〉一文之後,中國娛樂圈經歷了更多讓人瞠目結舌的整肅動作,除了整肅「飯圈」、藝人趙薇成為所謂「劣跡藝人」遭到圍剿之外,中國官方更公開表示要堅決杜絕「娘炮」等所謂「畸形現象」,以及中國網路突然放出禁止中國娛樂圈出現雙重國籍藝人等風聲,顯見這場充滿「中國特色」的「整風」運動正在狂飆的開端。
事實上這場中國娛樂圈「大整風」跟日前中國當局針對商業巨頭的打擊、限制青少年網路使用時間等動作,都是習近平政權的緊縮政策所造成的結果,而這種政策讓今日中國開歷史倒車返回毛時代的社會控制;正如中國官方一致公開轉發極左派評論家李光滿的文章標題《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進行!》只不過對於中國娛樂圈乃至於中國社會而言,這場變革帶給他們的是更多的磨難跟動盪。
這股娛樂圈「大整風」的衝擊不僅止於中國,而是外溢至其他華人社會。在香港,有親中建制派政客附和此一政策,攻訐香港電視台改編自同名日劇《大叔的愛》違反「中華傳統道德」,揚言要在香港以同樣方式整頓香港娛樂圈;而在馬來西亞,馬來西亞藝人盛天俊在個人臉書談到中國抵制所謂的「娘炮文化」時,表達異議:「我不懂大爱,但我懂得尊重」,在馬華社群遭到保守派的猛烈抨擊;顯示出中國當局鼓動的這場包含民族主義民粹、反多元、反性少數特質的「大整風」風暴正在逐步席捲國際華人娛樂圈。
事實上,台灣也並非置身於這股風暴之外,從台灣媒體,特別是藍營媒體的相關報導的不少網路留言都可以看出深藍、紅統對於中國當局「大整風」政策的附和,甚至公開表達希望以同樣方式「整頓」台灣娛樂圈。或許有人認為這些特定政治光譜人士只是嘴巴說說,根本無力採取行動,但是吾人不能輕視這些深藍、紅統人士援引中國力量狐假虎威擾亂台灣娛樂圈以及影劇界發展的威脅,如2018年慈濟大愛台電視劇《智子之心》,曾被中國國台辦及台灣的統派無理指責為美化日治時期,遭到下架的厄運,正是一個顯例。
吾人可以想見,未來台灣娛樂圈以及影劇界只要有出現不符合中國民族主義史觀、違反中國所謂的「健康道德」價值觀的人物或影劇作品,如台灣本土歷史、同志等題材,不是不可能被台灣內部的深藍、紅統主動抨擊挑起紛爭,再引入中國民族主義民粹及官方勢力施壓,讓被點名的人物或影劇作品被迫自我設限、停止拍攝甚至下架的困境。而台灣演藝圈主動配合中國官方政策的自我審查及自我設限,同樣是值得警惕的可能發展。
這種對於文化創作自由的威脅不容輕視,台灣各界有識者除了警惕中國娛樂圈「大整風」的外溢效應影響之外,也必須提防台灣社會的中國協力者附和中國的動作。主政者及執政當局更不能置身事外,必須從上次《智子之心》事件中汲取教訓,而不是被動的因應,正如上報社評〈大愛台不播 誰來播《智子之心》〉所言:「民進黨政府不要裝沒事,這是你們護持台灣創作自由與言論表述無可推卸的責任。」有論者認為台灣娛樂圈以及影劇界可從中國的緊縮政策得益,但是是在看到機會的同時,也必須認知中國的緊縮政策所帶來的衝擊效應,站穩腳跟及作好因應,才不至於被捲入中國「大整風」的風暴之中隨之沉淪。
作者 /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