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其透過媒體不斷更正這些資訊,倒不如透過環境教育這類宣導工具,培力公教人員與民眾,讓人們有自行判斷這些複雜資訊的能力,因而真正尊重與信任專家的判斷,而不是盲目迷信專家的頭銜。…也許有人會問:將防疫知識納入環境教育是否緩不濟急?以目前來看,疫情恐怕並非短時間內能消除的,公衛學者出身的前副總統陳建仁指出,這次病毒的高傳染率、低致死率,將來可能類似流感,演變為持續存在、週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此,我們要有把防疫宣導視為一項長期抗戰的準備。
這次疫情在5月擴大為社區傳播(community spread),本土個案人數暴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三級,並維持至今。面對這次疫情,我們認為應該將防疫知識納入「環境教育」。
或許有人會質疑:防疫知識與環境教育有何關聯?由於學界推測這次疫情的起源,與蝙蝠等動物宿主有關,因此納入環境教育的範圍,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人與野生動物之間的關係。何況環境教育是一門與時俱進的學科,登革熱防治已經是環境教育的一環,這次的防疫宣導也可比照辦理。
雖然政府以LINE「疾管家」向全民及時宣傳防疫資訊,但無論是臉書或LINE等數位新媒體,都只能傳遞簡單零碎的內容,而且民眾有選擇是否加入「疾管家」的自由,並不具強制力。相較而言,環境教育可說是強有力的法定宣導工具,有兩個優點:第一,《環境教育法》規定所有公部門(含高中以下學校)的員工與師生都必須參加,並訂有罰則,具有宣導的普及性與強制性。第二,《環境教育法》要求每人每年的研習時數須達四小時以上,這有充裕的研習時間,能提供更為全面且深入的教育內容。
為何需要將防疫知識納入環境教育呢?主因是現在假新聞充斥網路社群,無論是所謂能夠預防或治療COVID-19的食物(譬如之前網路傳言多吃薑有療效,已經證實是謠言),或者是近日吵翻天的疫苗口水戰,都造成民眾無謂的心理恐慌。
政府與其透過媒體不斷更正這些資訊,倒不如透過環境教育這類宣導工具,培力公教人員與民眾,讓人們有自行判斷這些複雜資訊的能力,因而真正尊重與信任專家的判斷,而不是盲目迷信專家的頭銜,正如哈佛大學Sheila Jasanoff教授所言:「在這場總動員的危機中,誰有相關知識就應該提供,並受有足夠知識者的質問,沒有任何人有先見之明,我們應該將社會中相關知識集結起來對抗這前所未有的災難。」
進一步來說,現有的國民教育缺乏這些公共衛生知識,這是民眾畏懼這種新型傳染病的深層因素,我們需要一個透過環境教育來補課的機會。流行病學(epidemiology)是公衛與預防醫學的基礎科學,將這門學科的基礎知識轉譯為一般人能理解的內容,便是現階段相當需要的防疫知識普及化工作。
譬如因為去年的疫情,我們知道「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的重要性。到了今年的疫情,我們每天追蹤感染曲線,並期待能「拉直曲線」(flattening the curve)。這些公衛知識已經成為我們防疫新生活的一部分,可惜大部分的人對此一知半解,如果能透過資料視覺化(data visualization)等技術,向大眾進一步說明這些公衛知識背後的學理,將有助於民眾培養自行判斷的能力,這也是公民社會支持防疫的堅實基礎。
最後,也許有人會問:將防疫知識納入環境教育是否緩不濟急?以目前來看,疫情恐怕並非短時間內能消除的,公衛學者出身的前副總統陳建仁指出,這次病毒的高傳染率、低致死率,將來可能類似流感,演變為持續存在、週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此,我們要有把防疫宣導視為一項長期抗戰的準備。
作者 / 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