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疫情,死於疫情」,為蘋果日報在台發行18年來的始與終下了註解,其停刊象徵台灣乃至全球報業因網路新媒體大興而面臨的寒冬,但「蘋果的滋味」相信始終令這一代人難忘。
台灣紙媒傳統「四大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之稱謂,在隨蘋果日報的停刊而成為歷史。
「生於疫情,死於疫情」,為蘋果日報在台發行18年來的始與終下了註解,歷史的弔詭令人感嘆滄海桑田 — 2003年5月2日,正當台灣因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肆虐,和平醫院爆發嚴重院內感染而封院致使人心惶惶之際,香港報人黎智英在台創刊蘋果日報,頭版報導和平醫院護理長陳靜秋成為全台首位因抗疫而殉職的醫護人員,首日零售量超越了當時台灣所有報紙零售總和,之後更以全彩印刷和低於其他主流報紙的售價快速搶下報業市場;2021年5月17日,台灣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本土確診天天破百,雙北地區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如今全國都納入三級警戒),和平醫院也在之後再度發生院內感染,蘋果日報發行最後一次實體報紙,以大大的「再會」兩字告別讀者後自此停刊,轉向全面網路媒體發展,此時的黎智英已是被中共打入黑牢的政治犯。
論立場,蘋果日報應該是傳統「四大報」中最超越藍綠的,反對中共極權、捍衛民主自由是該報最鮮明的態度,18年來無論藍綠誰執政,該報都積極扮演「第四權」角色監督政府,不會因為執政者跟報社老闆政治立場相近就極力護航,當然這讓蘋果日報遭受各種抹顏色與貼標籤。
另在港、台兩地設點的蘋果日報近來頻遭港府打壓,其對於香港抗中爭民主的第一線詳實報導與分析,諸如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2019年反送中抗爭、2020年反港版國安惡法衝突,讓台灣人見證香港「一國兩制」的死亡,認清中共的邪惡本質與「九二共識」的荒謬論述,也更珍惜這塊土地的自由民主,「別讓今日香港成為明日台灣」的抗中保台決心更加堅定。
當然,蘋果日報不是沒有缺點,最為人詬病的是其以聳動刺激感官的「腥羶色」、「裸體加屍體」起家給台灣報業帶來巨大的道德衝擊,加上狗仔的偷拍與跟監造成當事人相當困擾,媒體倫理與自律出現崩解。
蘋果日報的停刊,象徵台灣乃至全球報業因網路新媒體大興而面臨的寒冬,但「蘋果的滋味」相信始終令這一代人難忘。
作者 / 賴彥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