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在推動雙語教育時,也應該多聽聽教育現場的聲音與建議,評估英語教學實際現況,再行規畫一般科目融入英語的適切性。試想,如果英語課的進度還在認識26個大小寫字母及簡單生活對話階段,藝能科卻大躍進要孩子能夠聽懂或應對專業術語,簡直是天方夜譚、揠苗助長。
台北市教育局今年國中教師聯合甄選,體育科雙語缺33人,僅6人繳費報考。
自從政府大力推動雙語政策,不少縣市教甄開缺,體育、美術、音樂等科目要求雙語師資出現缺額比報考人數多、招不滿人現象,這對眾多流浪教師連年征戰仍找不到工作、代理教師充斥校園而言,無疑是一大諷刺。
體育、美術、音樂等專業科目重在技能培養,而非語言能力提升,在台灣教育尚未真正雙語化下,硬是要求術科教師以英語教學,恐會流於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台上老師英語或許呱呱叫,台下學生可能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結果術科技能沒學好,英語能力也不見長進。
像數學、語文等學力主科,用國語竭盡全力教學都不見得能讓所有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每年辦理課後補救教學不在其數,倘若再以英語進行教學,豈不是迫使學生提早放棄學習。2030雙語國家既定政策,選擇教育現場作為接軌國際第一戰場無可厚非,但是英語教學應該重在生活化與提供情境,而非蜻蜓點水,折損學習根基,致使學習混亂,兩面不討好。
看看實施多年的母語教學效果不彰即可窺知,孩子只會跟著課本CD唱唱跳跳,真要他們朗朗上口對話如流,卻沒幾個。問題出在哪兒?只因政策把它當成學科,而非學力。英語也是一樣,無法將它變成溝通工具,最終只會淪為考試科目、成績分數的殘酷下場。
教育,不能求快,應穩扎穩打。現在孩子學的東西太多太亂了,不求甚解,焉能內化。以前因聯考一試定終生而填鴨教學,現在因追趕國際化而致鴨子聽雷,絕非教育初衷。雙語教育,勢在必行,但不能只侷限在校園之內,出了校門才是實用開始。
就像近日上映的《聽見歌,再唱》電影情節,布農族孩子在耆老的浸染傳授下,部落族語自然而然脫口而出,回到家裡還能與家人繼續溝通,這樣才能內化、落實學習。當語言成為實實在在溝通工具時,就會變得有用、想用、愛用,不再只是應付課堂或考試教本。
教育局在推動雙語教育時,也應該多聽聽教育現場的聲音與建議,評估英語教學實際現況,再行規畫一般科目融入英語的適切性。試想,如果英語課的進度還在認識26個大小寫字母及簡單生活對話階段,藝能科卻大躍進要孩子能夠聽懂或應對專業術語,簡直是天方夜譚、揠苗助長。
筆者認為,與其把學校課程所有科目雙語化,不斷引進英語師資取代專業師資,不如將經費挹注在社區中設立英語生活據點。讓想學英語的民眾或學子,可以不必花費大筆補習費隨時就近無礙學習,日積月累浸潤學習,讓英語可以跟母語一樣融入生活,實用、敢用,離雙語國家的距離,就更近了。
作者 / 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