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情況是本末倒置,政府如果不積極開發儲水設備,只有在缺水時才想到用伏流水應急,將使得台灣地層下陷惡化,成為台灣下一個危機。
台灣今年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許多縣市已經開始採取限水措施,並積極開發可能的替代水源,其中,伏流水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選項。伏流水就是河川底下所蘊藏的水,並經過河床礫石的過濾後,所形成的清澈水體,相當適合作為自來水的水源。
然而,伏流水本質上也是地下水的一種,雖然開採後,對環境的影響較小,但影響的程度,取決於我們怎麼使用。伏流水通常位於地勢較低之處,如果在缺水期間,大量抽取伏流水,會導致周圍的土壤水分流失,進而使土壤鬆動,出現地層下陷問題,就如同沿海地區超抽地下水的問題。
那為何政府還要推廣開採伏流水呢?因為伏流水所要解決的不是缺水期的問題,而是颱風期間河流濁度太高的問題。當暴雨夾帶著泥沙進入水庫後,往往會因為水質變差,導致雖然有水但無法使用的窘境。此時,伏流水就可以派上用場,因為經過河床礫石過濾,水可以維持清澈。且在豐水期時,雨水可以快速回補所抽取的伏流水,達成良好的水循環,而不會發生土壤缺水所導致的底層下陷。
與此同時,水庫所保存下來的水,就能作為乾旱季節的儲備水量。也就是在豐水期使用伏流水,缺水期才使用水庫。但是,這只是理想的狀況,如果台灣不開發更多的人工湖或其他儲水設備,在豐水期所存下的水,恐怕不夠支應枯水期的用量,且隨著水庫的泥沙淤積,狀況只會越來越糟。
對台灣來說,最糟糕的情況是本末倒置,政府如果不積極開發儲水設備,只有在缺水時才想到用伏流水應急,將使得台灣地層下陷惡化,成為台灣下一個危機。
作者 / 楊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