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爆紅之後有兩個隱憂—具有排他性及增加同溫層的現象。Clubhouse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或許我們更應該去思考能不能透過某些方式解決以上兩個隱憂,或是嘗試將弊害程度降低,將會是未來臺灣社會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前一陣子,臺灣開始流行一個社交軟體「Clubhouse」主打多人線上語音聊天,在短短幾週內迅速爆紅,引發一股「Clubhouse潮」。
爬梳臺灣流行軟體的歷史脈絡,從Facebook、Instagram到Clubhouse,從Youtube到Podcast等,大致上可以看出一個趨勢走向,也就是「簡單化」。從Facebook以文字文主,至Instagram以圖片為主,再到Clubhouse以聲音為主;從Youtube以影片、聲音為主,到Podcast僅以聲音為主。
事實上,這樣的趨勢其實更像是人們的喜好取向,使用者比較喜歡或比較能用的軟體會得到大多數人的寵愛,進而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現代社會的節奏愈發快速、訊息也愈發豐富,但人們可支配的時間則依仍舊只有一天24個小時,造成的結果即是人們的時間被切割成許多零碎的片段,所以複雜的、需要耗時較久的事物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碎片化的事物。
文字不若圖片來得簡單衝擊,所以Facebook逐漸被Instagram取代;圖片不若聲音來的有效率,所以Clubhouse、Podcast得以迅速成長。
而筆者認為Clubhouse爆紅之後有兩個隱憂—具有排他性及增加同溫層的現象。
進入的門檻上,上述提及的軟體除了Clubhouse外,皆只需要辦理帳號或甚至辦帳號都不用即可使用,然而Clubhouse僅發行於IOS系統上,換言之,最基礎的門檻即是使用者需擁有IOS系統的電子通訊產品,也就是使用Android系統的人先被排擠在外了,而在臺灣這些人佔了多數;其次,Clubhouse也採用邀請制,需要有人邀請你進到這個軟體,你才能夠進去,而一個帳號一開始只能邀請兩位朋友,也就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了使用者數量的迅速成長,使得在Clubhouse裡面都是擁有IOS系統電子通訊產品且有人邀請的人。
而從前述的進入門檻不難看出Clubhouse主打的就是以「關係」作為出發點的社交軟體,一人僅有兩個邀請碼,和其關係較為密切的人較容易拿到邀請碼,其次,軟體內部的聊天室,也是基於有following的人在聊天室內你才知道此聊天室,否則甚至連聊天室是否存在都不得而知,也讓聚集在聊天室內部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從人際關係而來,容易形成同溫層,而Facebook等社交軟體近幾年為人所詬病的便是同溫層問題,Clubhouse非但沒有嘗試解決此一問題,反而進一步多增加了一個同溫層的平台。
無論如何,Clubhouse的迅速崛起不可避免,或許我們更應該去思考能不能透過某些方式解決以上兩個隱憂,或是嘗試將弊害程度降低,將會是未來臺灣社會需要共同努力的地方。
作者 / 馮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