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莉莎莎不是唯一,她之所以炎上,除了本身影響力巨大外,錯在踩到醫療紅線,引起醫護人員反彈,終被如潮水般反覆的輿論反噬,可以想見未來網紅或處理爭議議題時,會盡量不碰觸專業分明的醫療等理科領域。至於關鍵意見領袖(kol)本就是相關領域出身,內容不易有明顯錯誤掀起輿論討論。
過年期間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YouTuber愛莉莎莎「肝膽排石法」澄清影片,所引發的新一波爭論,最後總算在醫界、輿論壓力下,愛莉莎莎下架影片、道歉下暫告一段落。
民俗療法爭議再遇到專業性十足的醫療科學,網路看法間並不存在灰色空間。不過一般社會活動中,確實存在民眾嘗試、經常使用民俗療法的情形與機會,無論基於信任、習慣、價格等何種原因。
科學、醫療掛帥的現代社會,是可達到引領民眾風向的效果。醫學給人的權威有可能使支持民俗療法的一派轉為沈默,或本就並非網路討論群體的受眾,網路上高談闊論實際上停留在同溫層。
醫學權威來自醫學專業也來自崇高的社會地位,不管在收入與獲得普遍尊重上,這也是為何醫師頭銜具有加持作用,增加內容可性度、更有甚者以醫師背景作為理性代表的包裝從政,例如以白色力量出道的台北市柯文哲,同時擷取白色、白袍與身為醫師的連結,提升個人形象。
形象關係影響力、影響力則可換成金錢,影響力同時也會影響話語權的大小,傳統上專業背景形塑影響力,話語權在前兩者的加成下穩固,維持單向傳播。但自媒體時代打破以往結構,相信本科專業還是相信知識型網紅的粉絲人數,多有論者以牽涉媒體識讀作為答案。
有趣的是,包裝的「很專業」也是傳遞知識、提供新知影片、文章的重要元素。直白說,就是增加信任度。翻看網路多少匿名粉專、知名網紅大談政治、經濟概念,觀眾、讀者不知匿名作者為何,類似粉專卻必定會強調作者背景,以及曾涉略相關知識。
愛莉莎莎不是唯一,她之所以炎上,除了本身影響力巨大外,錯在踩到醫療紅線,引起醫護人員反彈,終被如潮水般反覆的輿論反噬,可以想見未來網紅或處理爭議議題時,會盡量不碰觸專業分明的醫療等理科領域。至於關鍵意見領袖(kol)本就是相關領域出身,內容不易有明顯錯誤掀起輿論討論。
然而,容易望文生義的社會科學等文組,如法律、政治、哲學專業,勢必維持專業已死的混亂狀態。往好處想,這是所隱形大學,充斥各種言論,充實理念市場,貫策自由。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