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WTO秘書長第二輪遴選—韓國俞明希成為大黑馬

  • 國際
  • 時事
  • 民意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貿衝突,恐怕讓本次WTO秘書長遴選更為複雜,華府和北京可能否決對方支持的候選人。輿論雖有對女性擔任WTO秘書長的期待,但奈及利亞、肯亞籍兩位女性參選人,在華府皆有政治上傾向北京的疑慮。然而,英國、沙烏地阿拉伯籍參選人的傾美色彩太重,不利於爭取第三世界國家會員支持,韓國推派的俞明希能否左右逢源化解日本對韓國籍參選人的杯葛,WTO秘書長第三輪決選,值得拭目以待。

世界貿易組織(WTO)在第一輪選拔徵詢結束後,WTO總理事會主席沃克宣布了8名WTO秘書長候選人中「八進五」的晉級結果,包含:英國前國際貿易大臣佛克斯(Liam Fox)、奈及利亞前財政部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肯亞體育遺產和文化部長阿米娜.穆罕默德(Amina C. Mohamed)、沙烏地阿拉伯前經濟部長圖瓦伊里(Mohammad Maziad Al-Tuwaijri)及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YooMyung-hee)。

韓國推派俞明希角逐WTO秘書長。 圖片來源:韓聯社
韓國推派俞明希角逐WTO秘書長。 圖片來源:韓聯社

WTO秘書長遴選進入5搶2

而墨西哥、埃及及摩爾多瓦推派的人選遭到淘汰,入選第二輪這五位候選人將繼續進入「五搶二」的選拔,直到第三輪一共識決確定新任秘書長的最終人選。而韓國推派角逐WTO秘書長的俞明希,經韓國舉全國之力為其拉台聲勢,成為搶入第三輪的大黑馬。第一輪競選期間,俞明希兩度造訪日內瓦等歐洲選區,並赴美國拉票,在多種場合共接觸140多個WTO成員國的部級、大使級官員。

韓國產業部和外交部同韓國常駐日內瓦代表部、駐各國使領館構建戰略金三角,面向163個世貿成員國和各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開展遊說,爭取支持。根據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所發佈的新聞稿:俞明希晉級第二輪選拔,得益於她作為現任貿易代表的職業資質和專業素質、大韓民國在樹立「韓式防疫」過程中的提升韓國的國際地位、全政府特別工作小組競選全程的大力協作,而在首腦外交層級也積極通過電話和面談爭取各國對俞明希的支持。

俞明希現為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類似台灣部會的次長等級,俞於畢業於首爾國立大學,先後取得英語文學學士學位和公共政策碩士學位,及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爾後,在南韓政府的貿易和工業部、外交和貿易部均有公職人員的歷練,現擔任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為韓國首位擔任此一貿易部門首長職位的女性。

韓國頃舉國之力推派俞明希成為大黑馬

俞明希之所以受到國際經貿圈的青睞,主要是她在韓國的韓美FTA、韓中FTA、RCEP等經貿協定談判均扮演主導與關鍵性角色。除了貿易協定談判外,她也有於APEC秘書處及韓國駐中國代表處任職的多年歷練。職此,7月中旬在日內瓦舉行之總理事會特別會議,發表參選下屆WTO秘書長一職之政見:WTO秘書長的首要任務,要在漁業補貼方面取得成功,以及在電子商務方面取得實際成果。WTO所面臨的改革應包括更新規則、產出具有實際經濟影響的協議、恢復爭端解決機制、提高執行協議透明度等。

俞明希發表政見時並提出恢復WTO之三大願景:首先,讓WTO與當前客觀環境間更具關聯性(Relevant):即使經濟環境產生變化,亦可持續發展符合現實,另為再度恢復協商機能,必須更新目前規範及修復爭端解決機制;其次,有復原能力(Resilient):加強永續性及包容性,擁護未來25年或更久之開放性貿易中心機構地位;第三,即時回應能力(Responsive):為安定多邊貿易體制及維持預測之可能性,有必要的可警覺因應全球危機。

俞明希在華盛頓國際貿易協會(WITA)主辦的視訊訪談表示,隨著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WTO正面臨著嚴重挑戰,爭端解決機制陷入癱瘓。新冠疫情危機促使各成員國反思構築多邊貿易體系之需要。主張WTO應恢復協商和爭端解決功能,同時還需要提高透明度。尤其是在疫情局面下,WTO應持續提高確保資金、物資和服務流通順暢的貿易措施的透明度。

日本最有可能杯葛韓國推派的俞明希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強調,俞明希參選目的在於讓各國恢復對WTO之信任(Rebuild trust)。目前WTO因協商機制停頓及上訴機構無法正常運作而面臨危機,籲請WTO會員國賦予渠任務,將南韓參與多邊貿易體制,自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發展成貿易大國之經驗,分享予WTO全體會員國家,設法爭取開發中國家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另外兩位女性候選人所關注的焦點,俞明希亦強調通過包容性的貿易倡議,對經濟發展初階的開發中國家的提供持續性援助。

然而,法新社的報導卻指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貿衝突,恐怕讓本次WTO秘書長遴選更為複雜,華府和北京可能否決對方支持的候選人。輿論雖有對女性擔任WTO秘書長的期待,但奈及利亞、肯亞籍兩位女性參選人,在華府皆有政治上傾向北京的疑慮。然而,英國、沙烏地阿拉伯籍參選人的傾美色彩太重,不利於爭取第三世界國家會員支持,韓國推派的俞明希能否左右逢源化解日本對韓國籍參選人的杯葛,WTO秘書長第三輪決選,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 / 林士清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WTO 世界貿易組織 俞明希 國際 日本 秘書長 韓國
2020-09-23 林士清

Post navigation

從美蘇冷戰到美中新冷戰 → ← 保險與身障的權益

Related Posts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今年7月26日將舉行喧騰近一年的立委大罷免投票,此一堪比大型選舉的罷免運動,從單純對國會亂象而生的公民運動,走向顏色衝突;隨著藍營反罷不利,由國台辦出面指示台灣人不可罷藍,無疑從公共事務、政黨競爭走向統獨認同。故大罷免不是對藍白鬧國會的表態,而是決定藍綠白選民版圖、政治人物前途,甚至涵蓋台灣前途與政治社會穩定。              為何筆者將大罷免提升至國家選舉層級?人民必須透過投票,為一年來朝野緊張引發的社會對立,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解決諸多爭議。首先,是憲政層面。依據我國制度,行政權與立法權是我們一人一票選出,都有直接民主性,不該以強凌弱、竟一權宰制他四權,必須用直接民意來審視立法院長臂管轄是否有理,不能讓人民納稅錢來供養一個空轉的政府。              其次,是大罷免期間政府作為、賴總統言論或其他事件常被染上敏感的罷免問題,使得行政中立或個人言論被套上群眾審查的框架。例如:陸配事件、政府人事、間碟滲透或立委隱私等,蓋淪為對方陣營用以反罷之口實,經渲染後再度加深社會對立,故政治上的定紛止爭仍須由政治解決,人民用選票給煽風點火的政客、網紅一個教訓是必要的。      再來,大罷免竟扯上統獨問題、中美角力等意識形態。原本藍營在台灣地方、中國大陸與美國都有游移空間,然隨著領導失能導致目前三方皆空。地方諸侯漸與中央離心、藍營被國台辦認證恐加深選民反感、美國因預算案封殺而疑心。以上三失,除非近期有重大悲劇敘事來感動選民;或是自從去年選舉時,柯文哲所謂其有數百萬選民支持,化作實體選票,表演一場神兵天降,否則我們只看到由白營點火的亂卻由藍營承擔。                此外,大罷免的結果也影響賴朱領導地位,連帶影響權力交替與明年選舉,全民應正視大罷免帶來多方面深遠影響盡量出門投票,特別是台灣內部問題,引來對岸直接干預,更有某位網紅將利用大罷免蹭一波流量,不減顛倒是非及操作國族仇恨,無疑令國人「兩千萬總白癡化」,藉由逢迎對岸或善變立場,這不是良好的社會風氣,正需新民意來澄清亂象。             […]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不過若從進步史觀的角度而言,若未來要強化台灣的主權、守護台灣的安全、打造韌性的經濟體系,最好的方法依舊是打造強而有力的政府,其中團結的人民、保衛台灣的共識,是存在的必要條件。 因此,藍白自以為要被清算,其實是合理的出發點,這種「講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思想,正是他們激起危機意識的手段。因此賴清德提出「雜質說」,看似可能激化大罷免情勢,但其實他的初衷其實是「團結」,他一直相信「用更大的民主可以解決民主問題」。 只可惜,賴清德不是蔡英文這種字句斟酌的領導人,也非類似陳水扁的民意型領袖,他一時好心,卻成為在野黨大作文章的題材,恐是他一時沒有料到的。 很多民眾批評賴清德「鴨霸」,但這恐怕才是對他最大的誤解,在大罷免一階初期,賴清德表現相當克制,在二階連署愈來愈火熱當下,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還出面說「大罷免非常態」,可見賴清德願意擔任「全民總統」,但是無奈藍白是不講理的族群。 對賴清德而言,「打掉雜質」,只是民主必經的過程,但是在野黨硬要對號入座,解讀為「我們是被打掉的雜質」,只能說哪一天在野黨真的被打掉,那真的是自作自受。 但從「雜質說」引發的風波,對於總統賴清德是一個警惕,賴清德是認真努力的領導人,但有時候離人民的感受過遠,擔任閣揆時期曾說過「功德說」、「乾淨的媒」,雖然立意良善,但是不堪嗜血的台北輿論圈檢驗。 這次提出的「雜質說」引發的風波,也有類似的感覺,賴總統並不「鴨霸」,但是要靠近民眾,傾聽民眾的聲音,才能改善被抹黑的形象。 作者/Oscar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在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強調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的過程,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所謂「雜質」,正是指在民主淬鍊過程中,那些有損民主品質、需要透過選舉罷免等民主機制加以導正的不當行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刻意扭曲這一比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清洗」,卻對國民黨自身的種種「雜質」行徑視而不見,這種倒打一耙的手法,恰恰暴露了他不敢正視問題的心虛。 首先,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率團赴中國「領旨」王滬寧,這種無視國家主權尊嚴的「雜質」行為,不僅踐踏了台灣民意,更暴露出國民黨在兩岸立場上的搖擺不定。當國民黨立委諸公畢恭畢敬地向對岸政治局常委握手、報告時,朝聖媚中的「雜質」行徑難道不該被民主機制所淬鍊掉嗎? 其次,徐巧芯的「中指門」和王鴻薇搖擺嗆聲「我們沒在怕罷免的啦!」的囂張言辭,這些對民意充滿挑釁與不屑的「雜質」表現,豈是人民公僕應有的作為嗎?當選民表達對政治的關切時,國民黨最愛以「民進黨側翼」的嘲諷口吻「抹綠」自主性高的青鳥行動與公民罷團等作為,這般傲慢的「雜質」心態豈是人民公僕該有的風範嗎? 國民黨在立法院聯手民眾黨大幅刪減政府預算,甚至將業務費削至僅剩一元,癱瘓政府運作的「雜質」手段已非理性監督,而是惡意杯葛。加上藍白兩黨強行通過諸多破壞憲政秩序的「雜質」法案,正是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加以去除的對象。 面對這些顯而易見的「雜質」,民眾透過罷免權進行民主導正,何錯之有?這正是民主自我淨化的機制,如同打鐵鑄劍需要去除雜質方能成鋼一般。朱立倫主席非但不反省黨內這些「雜質」問題,卻指控民主機制是「政治清洗」,才是真正的反民主「雜質」。 明居正教授曾對國民黨老朋友說,「我沒有變綠,而是你變紅了。」筆者呼籲朱立倫主席,應該先檢視國民黨內部那些傾中親共的「雜質」作為,主動清除黨內那些紅統傾中的「雜質」,回歸到真正守護中華民國、守護台灣的立場。唯有如此,國民黨才能在台灣民主的千錘百鍊中,成為真正有益於國家的鋼鐵力量,而非阻礙民主進步的「雜質」存在。 作者:秦靖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在F-22戰機的護航下從美國本土出發給予轟炸。 據外媒顯示,美軍此次轟炸的地點包括伊朗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等地,美軍透過每架B-2攜帶2枚GBU-57巨型鑽地彈給予重點打擊,配合美軍部署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的核動力潛艦所發射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美軍此次的任務過程中未遭到伊朗的雷達偵測,所有參與任務的機艦人員均平安返回基地,再度證明美國空軍的實力仍舊是一支具備長程打擊、全球攻擊的飛行部隊。 同樣的,身為大國的俄羅斯、中共,雖然也有部署中、長程類型的轟炸機,包括俄羅斯的TU-160,中共轟六系列、傳聞中的轟20,但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數量僅有14架且為非匿蹤外型,中共的轟六雖然數量超過200架,但其外型也非匿蹤構型,容易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遭到敵方雷達偵測,加以航程仍未達到美軍B-2轟炸機的11000公里,因此美軍在長程轟炸任務的執行仍舊保有優勢。 欲執行戰略轟炸任務必須達到「戰略空軍」的水準,亦即任務涵蓋全球,這也是為何美軍從冷戰時期開始,大量建造長程轟炸機的原因,為降低轟炸機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敵方偵測的機率,匿蹤的設計更是美國空軍高層所重視的性能之一,未來美軍新型的B-21轟炸機預計在2026-2027服役,屆時將替換老舊的B-1與B-2轟炸機隊,成為美軍下一世代的戰略轟炸機的主力。 「戰略轟炸」不單是保護美國在全球的空權地位,也象徵美空軍具備洲際飛行、長程轟炸的能力,縱然美國政府持續降低出兵中東地區的機率,但若該區域出現意圖挑戰美國所設下的安全紅線,最終白宮、五角大廈仍會下令出動長程轟炸機給予打擊,力求區域更為穩定,也代表美國持續重視中東地區盟友的安全。 作者:宋磊

Recent Posts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今年7月26日將舉行喧騰近一年的立委大罷免投票,此一堪比大型選舉的罷免運動,從單純對國會亂象而生的公民運動,走向顏色衝突;隨著藍營反罷不利,由國台辦出面指示台灣人不可罷藍,無疑從公共事務、政黨競爭走向統獨認同。故大罷免不是對藍白鬧國會的表態,而是決定藍綠白選民版圖、政治人物前途,甚至涵蓋台灣前途與政治社會穩定。             [...]

More Info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最近日本漫畫家竜樹諒預言7月5日會有大災難的事情,又讓不少人開始緊張起來。明明我們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網路資訊這麼豐富,為什麼還是會有人相信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呢?回想起來,這種事情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2012年的世界末日說、王老師預言大地震…每次事後都證明是假的,但每次出現新的預言時,還是會有人擔心得要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More Info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

More Info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