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眾對於兒童權益的理解,目前還無法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因此在教育上更容易把孩子塞進父母期望的框架中,而無法讓孩子擁有適性發展的機會;在教育制度上做改革,從來就不是最困難的事情,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家長該如何拋棄既有的觀念,還給孩子一個豐富且多元的教育環境。
崇拜「科舉思維」的家長,比傳統儒家更落伍。
近期的國小世界盃大戰落幕的同時,也有一些孩子的運動夢被迫嘎然中止,他們不是在比賽中表現得不好,有孩子拿下了比賽的冠軍MVP,還有個嬌小的孩子踢進了兩球,被採訪時卻笑不出來,因為他們的雙親表示,上了國中之後就不准再踢球;這讓筆者想起,過去在觀看完小孩的踢踏舞表演之後,跟某位孩子家中的長輩聊天,對方表示跳舞當興趣很好,但上了國中就該專心唸書,不該把心思都放在跳舞上。
類似的事情反覆發生之後,讓我不禁感慨,在科舉制度廢棄了百年後的今日,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針,還是那樣留著辮子頭的迂腐思維,和傳統儒家追求「德智體群美」的均衡發展完全背道而馳;不論是體育還是藝術,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都有莫大的幫助,這不只是台灣推動教改後努力實踐多元教育的初衷,也是傳統儒家對教育的追求,無奈的是,許多家長對教育的態度仍然延續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台灣實施教改多年以來,並非沒有成果,而是教育機關實踐的成果,不是那些崇拜著科舉思維的家長,心中理想的成果;這樣的問題也反映在公視連續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的單元〈媽媽的遙控器〉就強烈展現出,家長其實不在乎孩子的人格養成,而只在乎孩子是否在課業的表現上完全迎合家長的期望,因為在家長的眼中,孩子是沒有人格的,只是家長的附屬品。
實際上台灣在近二十年來,親子教養的書籍在市面上持續有著屹立不搖的地位,然而真正能夠從中領悟的家長又有多少呢?在3C產品充斥的現代生活中,多少家長的思維還停留在那個留辮子頭、裹著小腳的封建社會,甚至跟西元前五世紀的孔子相比,對教育的想法和態度是更加落伍的。
台灣大眾對於兒童權益的理解,目前還無法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因此在教育上更容易把孩子塞進父母期望的框架中,而無法讓孩子擁有適性發展的機會;在教育制度上做改革,從來就不是最困難的事情,真正困難的其實是家長該如何拋棄既有的觀念,還給孩子一個豐富且多元的教育環境。
作者 / 林若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