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問題,將會是這時代需要不斷面對的困境。與其把糾結處,放置在死刑與否,不如好好來認識這個影響人類巨大的病症。相信,當人們越了解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加「注意」與「關心」身旁的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以杜絕類似的社會憾事再次發生!想必,這是更好的生命解藥。
新北市新莊區發生退休老師夫婦兩死命案,李姓男子聽到妻子與在國外的女兒講電話,提及想安排罹患思覺失調症而久病的李男住安養院,疑似氣憤下掐死睡夢中的妻子,李男隨後被家屬發現死在頂樓;警方今將相驗遺體,進一步釐清兩人確切死因和可能發生原因。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精神科的疾病,以前被稱為精神分裂症,但這個舊稱其實造成許多誤解。思覺失調症的個案通常會伴有慢性、反覆的精神症狀,主要和思考和知覺的失調有關。
思覺失調症和憂鬱症、恐慌症、躁鬱症或者是失眠一樣,都是精神科醫師常處理的疾病與症狀,但思覺失調症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多人會覺得陌生,甚至因為陌生而產生恐懼。事實上,這個疾病並不少見,在人口中大約有 1% 的人有思覺失調症,也就是說,光是在台灣可能就有超過 10 萬名思覺失調症個案。只是因為長期對精神疾病的漠視與不關心,這些朋友往往生活在社會相對陰暗的角落。
今年,台灣火紅的社會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的正是思覺失調患者所以引發的重大刑事案件中,各面向的探討與省思。其中的癥結可以從底下幾個面向來分析:「1. 為何這社會會有越來越多思覺失調的患者呢? 2. 面對這樣族群的處境,政府與民間該如何自處呢? 3. 看待思覺失調患者所以釀成的社會悲劇,難道只是聲張死刑而已嗎?」
首先,為何這社會會有越來越多思覺失調的患者呢? 思覺失調症的可能病因很多,但實際病因可能是多個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的多重原因,目前無法明確判定。但,多重的社會壓力、比較心、工商社會的冷漠感,都可能促成病症的惡化。相對而言,家庭、鄰里、社區住民間的相互關心,皆能給予社會網絡的支持,避免「反社會」的憾事發生。
再者,面對這樣族群的處境,政府與民間該如何自處呢? 俗話說,因為不了解,所以感到恐懼。思覺失調症的衛教,需要從學校或專業領域,延伸到社會大眾。用簡單、淺白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其中的始末,進而能更加懂得如何與之相處。畢竟,潛藏在社會角落的個案,從來都是因為冷漠之下,而被遺棄般的存在。像是這次的退休教師的人倫悲劇,正是因為一種照顧者的無力感,使得生病者深覺被拋下,總總加成,釀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最後,看待思覺失調患者所以釀成的社會悲劇,難道只是聲張死刑而已嗎?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在還沒深入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狀況下,人們習慣用一般的評判標準來認定,諸如:殺人償命!這或許是反射性的思維,也像是人類的天性。不過,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裡頭,卻以很柔和的敘事手法去談所有的議題,不談巨觀的社會、理念,但談每個角色身上承載的關係、心理狀態以及真實的故事。這更貼近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實相!也許,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更加「理解」與「共感」其中的傷與痛,我們才能繼續往下走下去…
思覺失調問題,將會是這時代需要不斷面對的困境。與其把糾結處,放置在死刑與否,不如好好來認識這個影響人類巨大的病症。相信,當人們越了解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加「注意」與「關心」身旁的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以杜絕類似的社會憾事再次發生!想必,這是更好的生命解藥。
作者 / 黃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