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改革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不應只為鞏固深藍票倉,就對李來希之流的冷血言論從輕發落;更不該放任支持者上凱道重演2004年連宋之亂的劇碼。另外,重奪高雄執政權希望甚殷的民進黨,亦莫讓支持群眾透過各種嘲諷,訕笑國民黨及其支持群眾,以加深社會的裂痕。
高雄市長罷免案於109年6月6日通過,同日該市議會議長墜樓身亡,致政治紛擾未隨罷免案結束而落幕,先是部分綠營民代於臉書發文揶揄議長之死,後有不甘心輸掉總統大選,又雙雙折損高雄市長及議長的國民黨支持群眾,表示要對敵對陣營的民代展開「報復性罷免」,甚至號召集體至總統府前抗議,凡此種種,讓台灣社會近來處於仇恨敵視的氛圍裡,看不到紛爭舒緩的盡頭。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偕同法律學家葛瑞格‧路加諾夫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一書中,歸納兩種認同政治,分別為與共同人性及共同敵人。共同人性認同政治,顧名思義,即以愛與共同的道德價值爭取認同,書中以發起民權運動的金恩博士作為代表,金恩博士將各種族與宗教信仰的人稱作「兄弟」和「姊妹」,並強調愛與寬恕的必要,他訴諸包容的方法,使他的運動並未分裂美國,反而讓美國更凝聚。
與之相反的則是共同敵人認同政治,即以對抗共同敵人來有效動員或擴大自己的所屬群體,最可怕的事例是希特勒藉由敵視猶太人來擴張第三帝國,現今諸多美國白人年輕男性亦公開擁抱新納粹的概念,並同樣憎恨猶太人、黑人與女性主義者。這樣的分化方式加深美國不同族群間的裂痕,現今的臺灣亦是如此,不同陣營透過從政同志及網路散播來攻訐、醜化對手,進而鞏固立場相同的「同溫層」,而在過度操作之下,公共場域更不時湧現訴諸暴力的報復性話語與失卻人性溫度的嘲諷言詞,致使社會充斥「非我族類」的對立氛圍,掩蓋理性論辯的聲音。
筆者衷心盼望,各政黨的領導階層應正視前開現象傷害臺灣民主甚深,政治行為應回歸於共同人性的關懷,而非執著於對不同立場者的仇視,因此應摒棄以負面攻擊、惡意批評來打壓異己,當面對選舉或罷免結果不如己意時,更應呼籲支持者縱然有怨,但不應生恨,因為仇恨會讓人喪失理性,催化暴力,產生「比拳頭取代數人頭」的負面循環。
就此而言,誓言改革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不應只為鞏固深藍票倉,就對李來希之流的冷血言論從輕發落;更不該放任支持者上凱道重演2004年連宋之亂的劇碼。另外,重奪高雄執政權希望甚殷的民進黨,亦莫讓支持群眾透過各種嘲諷,訕笑國民黨及其支持群眾,以加深社會的裂痕,同時應謹記2018年慘敗的教訓,不重蹈在政策溝通不力的覆轍,對於高雄長存已久的產業結構轉型瓶頸與空污問題,也亟需尋思解決之道,以有效回應人民期待。
作者 / 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