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會裡,黨派眾多並不見得是壞事,但黨派之間若無法妥協與合作,則必然會使政策難以定案或順利執行。現況之下,諸如韓粉、郭粉、柯粉與英粉等族群劃分,以及隨之而有的刻板印象,更多是妨礙溝通而非促進溝通。
近來的臺灣社會,無論是媒體或是網路使用者,都喜歡用「某粉」來指稱某政治人物的強烈支持者,譬如韓(國瑜)粉、郭(台銘)粉。而「某粉」的最大特徵,便是大力宣揚自家偶像的政績,並在面對各種批評時,極力為其辯護。
這類支持者的存在,其實是一種常見現象,譬如以前就有所謂的(陳水)扁迷和馬(英九)迷。然而,有些人可能已經意識到,現今的「某粉」,好像情緒上更加狂熱、言行上更加極端,也更加難以妥協和合作。
譬如韓粉與郭粉,除了會在網路上對嗆對罵、宣稱「非韓不投」或「非郭不投」以外,日前郭台銘粉絲後援會擺攤連署挺郭選總統,卻遭路過的韓粉大罵製造分裂,甚至揮拳相向。同是泛藍卻鬧至如此地步,相信許多人始料未及。
有些人可能會說:「某粉都不理性」或「某粉就是沒水準」。這類說法或許描述了個別人士的特質,卻不足以解釋一種整體傾向:我們越來越難彼此理解與溝通,也越來越難妥協和合作。
類似傾向,西方的政治學者早已觀察到,並名之以「政治極化」。政治極化程度高的社會,在黨派或議題上,非常容易形成兩大極端立場,且雙方人數相去不遠,中間路線者偏少。它的直接結果,就是理解、溝通、妥協與合作的困難度直線上升。
關於政治極化的起因、延伸現象和解決方案,當然有許多東西可談。而「某粉」一類的稱呼滿天飛,就是助長極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網路上的各大粉專與許多用戶在論及「某粉」時,非但不是中立客觀,還常帶有很強的負面判斷,諷刺、蔑視或人身攻擊都並不少見。其中有些判斷固然是基於事實,但不少資訊都是刻意放大、剪裁、塑造甚至虛構的結果。
長久下來,社會大眾對於「某粉」就有了一種負面刻板印象。這一來容易以偏概全,看到誰為某人講話,就直接以「某粉」視之;二來容易誤貼標籤,看到誰自稱「某粉」,就以為他必定是狂熱份子;三是族群界線越見分明,認定誰是「某粉」後,就直覺地感到自己與「某粉」無話可說,甚至預設雙方根本無法溝通。
至此讀者們應該可以看出,這種論定「某粉」的行徑,其實極不利於民主政治的運作。因為民主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希望人們能坐下來好好談,尋求共識並解決分歧,找到大家都可接受的方案。而族群界線越分明、越不可跨越,要放下成見也就越困難,政策的溝通與執行成本也就越高。
當然,相較於韓粉、郭粉的磨擦,藍綠之間的極化現象恐怕嚴重地多,如統獨、核能、同婚等方面,雙方都是意見相左、難以合作。這也是時代力量等第三勢力得以出頭的背景之一:許多人早已厭煩藍綠惡鬥, 希望有更多選擇。
在一個民主社會裡,黨派眾多並不見得是壞事,但黨派之間若無法妥協與合作,則必然會使政策難以定案或順利執行。而在現況之下,諸如韓粉、郭粉、柯粉與英粉等族群劃分,以及隨之而有的刻板印象,更多地是妨礙溝通而非促進溝通。
然而,至少到2020總統大選之前,這樣的趨勢只會加強而不會減弱。
作者 / 魯小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