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洩密案判決無罪的弦外之音 立院應彈劾馬英九

  • 時事
  • 民意

北高院本案的管轄權只有刑事犯罪,行政不法只能附帶說明,立法院應依憲政體制(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七項)彈劾馬英九,由大法官審理馬的洩密行政不法。

洩密無罪判決,馬辦表示判決有助確立總統行政權限。然而,馬英九在官司中擴張定位總統的職權,認為其有權限處理「憲政危機」;可是此次無罪判決的基礎其實是法院限縮監聽洩密罪「公務員」的範圍,把馬的主張繞過去,沒有採認總統職權之說。而且,從馬自己以前的言行,難以支持所謂總統的行政職權,馬可說為求脫罪,前言不對後語。最後,法院判決雖認不能以刑法相繩,但暗示了馬可能有行政不法,為此,立法院應該彈劾馬。

馬英九時任總統洩密案被判無罪。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馬英九時任總統洩密案被判無罪。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法院判決 未採取馬之主張

前檢察總長黃世銘監聽到了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與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電話,王稱已經跟當時法務部長曾勇夫說好關於柯官司的事情──雖然這點後經王否認,說跟柯是在「練肖話」,黃因此與馬、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等報告,馬因疑指示黃跟江報告、並自己也與江討論案情,而牽涉進監聽洩密罪的官司。

馬在官司中辯稱,得到立法院長關說法務部長的資訊,會釀成憲政危機,基於總統職權不得不處理,因此這是行使總統職權的行為,符合刑法依法令之行為的阻卻違法要件,不成立犯罪。法院雖判決無罪,但並非認同馬上述主張,而是認為被訴的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監聽法)第27條「公務員或曾任公務員之人因職務知悉或持有…」以及刑法第132條「公務員洩漏或交付關於中華民國國防以外應秘密之…」,馬都不可能是這兩個條文所指的「公務員」,因為我國憲法體制,總統未有此等權限。

從條文來反推,可以推測法院的意思,是監聽法的公務員應該只有承辦案件的法官、檢察官、警察等,無論如何總統是管不到這個事情的;而刑法洩漏國防以外的秘密罪也很難包括到總統,因總統在職務上知悉的應該是國防、外交方面的秘密。照法院所指,正是因為無論此監聽事件涉及刑事不法還是行政不法,都不干馬的事,不是總統的職權,因而無罪。

馬官司辯詞 與自己過去主張不符

馬關於總統行政職權的說詞,不但沒通過法院的考驗,可能也通不過他自己的考驗。馬上任時就頻稱為了守憲,自己必須當「二線總統」,就是因為主要的行政職權,依憲法係由行政院長掌理。甚至,任卸任前還出招,要蔡英文基於民進黨黨主席的身分,提名看守期間的行政院長,就是基於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而非僅是總統幕僚的理念而來。

馬還在台灣研究基金會的半總統制研討會表示,建議修憲把行政院長與總統合成一職,而總統到國會去接受監督。可見馬英九自己相當清楚,總統哪來什麼行政職權,大部分均由行政院長掌握的,連行政院長是否能與檢察系統研商偵查個案,都有疑慮了,何況是總統?馬在官司中引用憲法本文第56條、第44條與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4項辯稱這是屬於總統的職權,第56條只是總統形式上任命由政院院長提名的各官員的條文依據,很難理解這確立了什麼行政職權。第44條則是院際調節權,但本案屬行政不法,法務部長的懲戒由行政院長移送監察院彈劾、立法院長的懲戒則屬國會紀律,政院立院各有程序,哪來院際爭議?最後增修條文第2條第4項則屬國家案權的權限,本案是風紀、廉政範疇,與外交、國防、兩岸、情治無涉。

判決暗指得懲戒 立院應彈劾馬

法院判決指出公務員之範圍,應視個別罪名定其範圍,而非總統無論如何皆沒有公務員身分,因此特別闡述總統是公務員服務法的公務員,有公務員職務的各種義務,包含保密義務,而有可能因失職受懲戒處分。筆者認為北高院此處暗示相當清楚,認為馬洩漏黃給予的監聽資料,雖然不構成監聽洩密罪或國防以外洩密罪,但是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第4條第一項「公務員有絕對保守政府機關機密之義務,對於機密事件,無論是否主管事務,均不得洩漏;退職後亦同。」,只是北高院本案的管轄權只有刑事犯罪,行政不法只能附帶說明,立法院應依憲政體制(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七項)彈劾馬英九,由大法官審理馬的洩密行政不法。

作者 / 邱子安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公務員 彈劾 洩密 社會 馬英九
2019-07-18 邱子安

Post navigation

杜絕台灣政治帶職參選歪風 → ← 大選怎麼配?亂點鴛鴦譜?

Related Posts

綠營選戰需要激情

近期綠營支持者社群瀰漫緊張的氣氛,因為在1123君悅會談後,藍白宣告正式分家,但民調卻顯示侯友宜的支持度直逼賴清德,未來藍綠對決已成態勢。 其實看到最近幾份民調,我個人認為是「藍白切」後,藍營支持者表態率提高所致,綠營支持者近期相對冷淡,即使宣布蕭美琴當副手後,也剛好被君悅會談蓋台,沒有明顯的外溢效果。因此綠營支持者社群的緊張不是沒有道理,未來還是有輸的可能性。 目前綠營陣營選舉氣氛冷淡,賴清德自從與學生座談後,近期沒有大的動作,因此有人戲稱民進黨只剩下蕭美琴、王義川正在選舉。這樣的現象其實對綠營而言不是好事,當藍營透過棒打白營的方式重拾支持者,未來有可能形成棄保的態勢,若綠營仍然想「躺著選」,未來恐怕會在1113「真的躺下了」。 現在綠營輔選有了蕭美琴、王義川兩大王牌,蕭美琴都會、知性的形象加上駐美代表的背景有助於吸引之前投給蔡英文的選民,王義川形象草根,加上生動的論述能力能鞏固中南部、深綠支持者們的支持率。 但是真正掌握選戰基調的仍是總統競總,如何行銷副總統賴清德的形象,有效提升支持者的催票率會是重中之重。最佳的方法還是要讓綠營選民有動機投票,不要覺得穩贏就不出來投,因此選戰還是需要激情,如果冷淡的選到最後,恐會重蹈2018高雄市長的覆轍。 作者/粥董

柯文哲副首吳欣盈的國籍風波 

柯文哲副首吳欣盈的「雙重國籍」風波,越演越烈。中選會行文外交部要其在外使館查詢她是否仍然持有美國國籍? 這件事是否會水露石出,還是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新版的「羅生門」,各說各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了了之。 這並非作者胡言亂語,過去是有案例。你我該還記得2008年馬英九不是在選舉總統時,有過「綠卡風波」,當時馬先生的回應:時間太久了,他不記得他有過還是沒有過?即使他有過,也因為年代久遠,綠卡已經「失效」,這是有名的「綠卡失效說」! 當時社會洶洶熱議,甚至傳出馬先生不只有綠卡,而且是美國公民 !事情可鬧大了,逼得 AIT 出來緩頰,不置可否,說這是個人隱私,受「隱私權」的保護,—- 所以現在吳欣盈說「這是她和美國政府間的事」,對台灣媒體而言,雖不中聽,事實上是有前例可援 !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就結束了!當年,接著中選會行文外交部,要求外交部向美國政府探詢。沒想到美國政府居然有回音,用「秘件」回覆外交部。外交部當然不敢「公開」、「透明」的把秘件打開,公諸台灣媒體。 ( 以下如果作者胡某因年代久遠,記憶有所差錯,請多包容 )—— 外交部聰明絕頂的官員把當時立法院王院長請來,請王院長打開秘函,獨自審閱後,再封函。王院長對媒體說:其實信裏也沒有說甚麽 !—— 這又是另一個羅生門 ! 如果以馬英九的「綠卡、國籍」風波為案例,吳欣盈的風雨應該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可是一齣戲雖劇本大同小異,出演的角色不同,結局可能會大大的不同! 首先,當年的馬英九年華正盛,眾望所歸,是藍營的「明主」,媒體都很樂意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讓他能夠華麗轉身!何況當年國民黨如麗中央,全黨上下都說「準備好」,誓言奪回政權,誰敢不服! 相較之下,今日的民眾黨如何和當年的國民黨相比?「君悅之戰」之後灰頭土臉的柯文哲,如何和當年風度翩翩的馬英九相比 ?吳欣盈名媛,從小富貴,珠光寶氣,驕性襲人,卻不知當個公眾人物,首要美德,就是「人和」。對媒體的尋問,居然會以「你當記者,有沒有先問你的爸媽?」如此回答,叫人如何喜歡起? 看來吳欣盈副首的先天「趨庭之教」不足,後天沒有閱歷熟練所需要的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練。政治可不是像名姝走秀,不是美麗動人,身著時尚,台下觀眾就會自動把票投出來!「賢賢易色」,如何表達你的「賢」,你的「色彩」才會跟著繽紛!看來吳欣盈的「國籍風波」這把火,會延燒到明年一月投票前 ! 作者:胡嚴

右派「法西斯」當然會和 左派「法西斯」站在一起!

正統馬克斯主義者最痛恨的是「拿破崙主義」( Bonarpartism ),也就是個人英雄崇拜和民族主義( 稱其為法西斯主義)。毛澤東藉著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大舉入侵蘇聯,無暇東顧,延安文藝整風時,鬪倒中共的國際派王明,添加毛澤東思想於馬克斯主義上,也就是加掛「民族主義」,而稱其為「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所以「中國式的社會主義」是政治上的「民族主義」,加上馬克斯主義的經濟策略。現今習近平主席所宣揚的「不忘初衷」的官方意識形態正是這二種成份。我們可以稱之為「左派法西斯的馬克斯社會主義」。 法西斯主義,不管是左派或右派的,事實上系出同源,只要有部落主義「血的知覺」加上一位「偉大的領袖」,宣揚「共同的命運」,所以全民族要團結在一起,不容有異聲和異念,共同奮鬪和戰鬪 ,就能自成一家之學,席捲全民政治! 所以法西斯主義不管左右,推崇「種性」的概念一致,是可以,也是會合流的。現今難以發現純正的馬克斯主義者,因為它高度智識化,需要甚多經濟知識,和哲學、歷史的學養,取法乎上,曲高和寡 ! 因此,「低維的」、形而下的民族主義/毛澤東思想內容簡單、明白、易懂,在台灣和往日黨國思想的右派法西斯合流,盛行,取而代替原始馬克斯,不論左右,誰在乎反共不反共,民主不民主,毛語錄頓成顯學。 有人35年來,僅靠此學,藉著口舌便結,翻雲覆雨,日積月累,漸成宗派的「教主」,一言一行,舉國注目!有朝一日,歷史若有意外,三長兩短,「教主」兼負「羅馬皇帝」,道德與政治,黨政權力一手抓,台灣可不會令中國大陸獨擅其長,專美於前。 怪不得台灣某超大咖,總愛和習主席相比。「一中一皇」;還是「一個中國,兩個皇帝」各自表述;還是有人願意自己降格,自稱「兒皇帝」向「父皇」稱臣納供。 南宋的趙家子孫,就幹過「兒皇帝」這趟事。幸運的遼、金「匈奴皇帝」還守信義,南北和平無事百餘年。怪不得台灣有人那麼有信心,只要他當家,幹起兒皇帝,就能保障海峽和平,不起干戈,趙氏「祖宗之法」不可忘!—- 建潛艇幹甚麼?買新武器幹甚麼?年輕人執干戈以衞社稷,幹甚麼?「親美」幹甚麼? 作者: 韓非

藍白合失敗後 應分別檢視藍白對中策略

呼聲甚高,並且占據媒體頭條多日的藍白合,日前在君悅飯店上演分手擂台之後宣告破局。最後國民黨與民眾黨候選人分別登記參選,對於泛綠陣營而言,除了應提防後續藍白立委合作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好好檢視他們的政見和對中國策略的時刻了。 柯文哲從太陽花學運之前的,「九二共識就是下跪投降」,到自稱墨綠,變成後來的兩岸一家親,甚至民眾黨對與中國的服貿、貨貿協議態度均搖擺不定。其所主張的「反對財團政治」、「公開透明、反對密室協商」等等,在近日他的財團副總統候選人出爐,以及日前和國民黨的密室協商之後,都一再讓人看破手腳。這些都是民進黨應好好檢視對手的地方。 回頭來看國民黨,從原本國共勢不兩立,到後來的別讓中國不開心。甚至國民黨始終承認中二共識、一中各表,還對與中國經濟統戰的服貿保持正面態度,都是台灣人相當擔心的。根據媒體報導,侯友宜的副手趙少康甚至高喊自己不會做「沒有聲音的副總統」,高調喊出「堅持九二共識」、「重啟服貿、貨貿」。那這樣就很明顯了,趙少康所謂的戰鬥藍,只是要跟本土勢力宣戰,鞏固其親中支持者而已。而面對中國國民黨的大敵中國共產黨,大概又會回到不吭一聲的「顫抖藍」狀態了。 在此同時,民進黨持續與歐美日保持交流,並由駐美大使蕭美琴參選副總統,維持台灣與民主自由世界聯繫的策略已相當明顯。這樣的路線,才是台灣能長治久安的。 世界局勢動盪不安,美中爭霸戰持續,除了中東戰火未歇,俄烏戰爭仍然持續,中國對台灣的挑釁依舊沒有停止。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要選擇走向美日民主聯盟的民進黨,還是向敵人中國卑躬屈膝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呢?相信答案已經十分明顯。我們除了應該全面質疑藍白的對中策略,也應慎選能夠引領台灣和民主陣營持續合作的候選人。 作者:向陽之花

Recent Posts

綠營選戰需要激情

綠營選戰需要激情

近期綠營支持者社群瀰漫緊張的氣氛,因為在1123君悅會談後,藍白宣告正式分家,但民調卻顯示侯友宜的支持度直逼賴清德,未來藍綠對決已成態勢。 其實看到最近幾份民調,我個人認為是「藍白切」後,藍營支持者表態率提高所致,綠營支持者近期相對冷淡,即使宣布蕭美琴當副手後,也剛好被君悅會談蓋台,沒有明顯的外溢效果。因此綠營支持者社群的緊張不是沒有道理,未來還是有輸的可能性。 [...]

More Info
柯文哲副首吳欣盈的國籍風波 

柯文哲副首吳欣盈的國籍風波 

柯文哲副首吳欣盈的「雙重國籍」風波,越演越烈。中選會行文外交部要其在外使館查詢她是否仍然持有美國國籍? 這件事是否會水露石出,還是如「猶抱琵琶半遮面」:新版的「羅生門」,各說各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了了之。 [...]

More Info
右派「法西斯」當然會和 左派「法西斯」站在一起!

右派「法西斯」當然會和 左派「法西斯」站在一起!

正統馬克斯主義者最痛恨的是「拿破崙主義」( Bonarpartism ),也就是個人英雄崇拜和民族主義( 稱其為法西斯主義)。毛澤東藉著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大舉入侵蘇聯,無暇東顧,延安文藝整風時,鬪倒中共的國際派王明,添加毛澤東思想於馬克斯主義上,也就是加掛「民族主義」,而稱其為「中國式的社會主義」。 [...]

More Info
藍白合失敗後 應分別檢視藍白對中策略

藍白合失敗後 應分別檢視藍白對中策略

呼聲甚高,並且占據媒體頭條多日的藍白合,日前在君悅飯店上演分手擂台之後宣告破局。最後國民黨與民眾黨候選人分別登記參選,對於泛綠陣營而言,除了應提防後續藍白立委合作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好好檢視他們的政見和對中國策略的時刻了。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