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士清
長榮航空飛抵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一刻,班次頻繁的飛航班機起降,偌大機場佈滿各式各樣的外國遊客,城市仍然充滿活力,但親臨遇上前晚的「佔中事件」,從地鐵灣仔站出來到金鐘聚集數十萬的香港居民,包圍香港政府總部,抗議北京干預香港真普選訴求,有媒體稱「雨傘革命」,新聞上看到畫面真是令人動容。
探究香港公民爭取普選訴求,本質上是經濟問題所啟動,質言之,香港-東方之珠,這個「自由貿易港」依舊穩坐大中華經濟圈的國際城市之首,金融中心尚未黯淡,只是香港「前店後廠」的珠三角發展模式,被消費內地化的擴大及附近城市群的連鎖效應的崛起,自由與法治備受挑戰,民主則處於鳥籠狀態,處處受北京制肘。
台、港兩地命運如此緊密且息息相關,卻不見國內媒體報導、輿論分析及政府關切此一事件的發展。台灣依據中華民國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終於在1996年實施總統直選,體現國民主權的原則,成就了傲人的寧靜革命,成為一個民主化的國家,並非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區。如今香港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區,要求特首由公民提名及普選,中國其它地區仍然缺乏這樣的選舉制度,國家主席並非民選,即便香港公民提名與普選爭取成功,中國其他地區仍未完成民主化,香港又如何獨善其身?當香港無法獨善其身,台灣作為華人唯一的民主櫥窗勢必受到專制的挑戰,甚至是被吞噬。
近年來「深港一體化」的經濟整合沸沸揚揚,香港人對於此一趨勢憂心匆匆。過了羅湖關口,來到新興物流業中心-「深圳經濟特區」,風起雲湧的搶搭旅客搭乘自己的計程車,雙方講起價錢來相當老練,也呈現一種經濟活力。早期覺得深圳的文化底蘊並不明顯,或許深圳的外來人口居多數,成為特殊「外來移民文化」的都市產物,關內和關外的人口總數突破千萬,加上香港資金的投資帶動,深圳在城市規劃上非常整齊,硬體設施展現出來的霸氣並不輸上海,在1992年前的浦東開發前,「孔雀東南飛」的深圳享有經濟特區的特權,在高科技、通訊業等享有競爭優勢,北京刻意扶植深圳的發展就是給香港本身一種巨大壓力,香港或許會從國際金融城市退化為中國華南珠三角的消費城市。
香港是否已經失去過往經濟上的榮耀?但筆者看到香港人更執著在公民權、自由權及環境權的追求,似乎開啟香港下一波文明進步的歷程。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資金和人力流入香港,造成港人在居住上受限,消費物價不斷高漲,房地產成為寡頭地產操弄的工具,香港人的不快樂和對未來的擔憂,全部反映在源源不斷的社會運動上,公民自發的非暴力運動遇到以暴力起家的政權,無異是以卵擊石。現在的香港,需要更多的國際社會的支持與關注,如果香港公民挺過這一關,自由之路或許就在前方。今天在香港廣場上發生的事情,真的並不只是香港人的追求,也是台灣人的追求,或許也是更多中國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