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工集體成為了案主,作為接受社工專業教育的社工人,是不是到了該一同為了自己的勞動權益增權的時候了。
前幾天,在臉書上看到高雄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以下簡稱高雄社工工會)針對回捐案件的貼文。接受社工教育兩年半,對於社工實務上「回捐」陋習在課堂上與新聞媒體上已經聽得太多,逐漸麻木而覺得習以為常了。只是,震驚的是,高雄社工工會最新的回捐案,竟出現一整年「捐款22萬」的龐大數字。
自進入社會工作的教育體系接受社工教育至今,對於「社工圈很小」、「要有愛心、奉獻……」的說詞時有所聞,這樣的專業意識形態蔚為風潮,造就了社工專業面臨留住人才、專業認同出現嚴峻的考驗與瓶頸。
理想上,社工專業除了富有人權、社會正義與多元的專業價值外,透過溫馴、犧牲奉獻的台灣精神,或許能夠更同理、貼近服務使用者,進而創造1+1>2的專業服務效果。但現實是,台灣的社工專業不僅僅把溫馴、犧牲奉獻的精神投注在服務使用者上,更是無限上綱到對機構與國家體制的服從與奉獻。台灣俗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分錢,一分貨。當社工專業受到國家定價,標準薪資為33K的時候,既要對服務使用者同理、奉獻,又要忍受勞動環境的不友善與壓迫,再大的愛心,也總有磨光的時候。
引自知名社工粉專《飽螺》在4月份一篇文中提及,社工系畢業生投入社福職場的比例約28%,儘管這樣的數據筆者試圖用各種可能的關鍵字作排列組合,仍查不到官方的統計數據,但就筆者在學經驗來看,這樣的數據恐怕真的與實際上的比例相差不遠。
如果真實數據上真的約1/3的社工系所畢業生願意在畢業後投入社福職場,3年內能夠有半數仍留在社福體系,那麼每年約3千名社工系所畢業生當中,畢業3年後實際從業的人數將只剩500人左右。其中,因社工勞動條件不佳,擔任社工者往往不是沒有更好的工作選擇,就是曾受專業扶助。若以現今的大學學生原生家庭社經地位統計來推估,實際的社工從業人員主力恐怕正是台大社工系林萬億教授口中糟糕的「科大社工」與「學分班社工」。
筆者作為一個科大體系的準社工實習生,始終相信出自科大體系、學分班體系的社工從業人員,在專業的熱情與付出上絕對不會比普大社工差。只是,當社工專業社群中自詡為精英的前段普大社工系所畢業生都消失得無影無蹤,這群消失的菁英社工們究竟去了哪裡、為何要走,我想與勞動環境的不友善脫離不了關係。
回過頭來看社工的回捐議題,當低薪、高壓的勞動環境成為了社工實務的現實,社工們逃得逃、走得走,自全國社工工會遍地開花後,留下的社工們便不再孤身一人,唯有透過加入工會、一同改善勞動環境,才有可能避免人力缺口繼續擴大,使社工系不必再遍地開花。
台灣近代的社會工作受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影響甚遠,在過去黨國體制下的社會工作長出了依賴性強,且溫馴、犧牲奉獻的社會工作價值與意識形態,這樣的文化雖然不能認同,但能夠理解。而本人雖然不敢說是認真向上的社工學生,但做為一個準社工實習生,接受社會工作教育的過程不免質疑,根據社會工作教育中所讀的理論所告訴我們的社會工作本質,不正是社會正義、人權與多元才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嗎?
回捐、低薪、高壓、人力缺口成為社工的日常,而社工的工作正是為了協助服務使用者能夠脫離惡性循環,找到一個穩定生活的正向循環模式。當社工集體成為了案主,作為接受社工專業教育的社工人,是不是到了該一同為了自己的勞動權益增權的時候了。
作者 / 非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