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像當年的英國二戰老兵一樣對中華民國抱持著崇敬的心態,抑或是支持臺灣獨立,想改革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在臺灣這都是可以自由討論與表達的。
前陣子,二次大戰時在英國陸軍服役的上尉費茲派翠克(Gerald Fitzpatrick)以99歲的高齡過世。他在1942年時曾和同袍一起被日軍圍困在緬甸,因為國軍以寡擊眾,擊退日軍,締造仁安羌大捷,因而救出被圍困的英軍,讓他終生感念中華民國給了他餘生。還在世的時候,他也曾多次來到臺灣。某次,他到國民革命忠烈祠祭悼仁安羌戰役陣亡將士時,曾表示希望在過世以後,以中華民國國旗「覆棺」,而因為他曾出書還原仁安羌戰役的史實,彰顯國軍的無畏艱險、自我犧牲的精神,因而國防部將依據其心願,贈送一面國旗給他。
這則新聞一出,即有許多網友對於英國人終生的感激表示讚許,也有許多人提到連外國人都認同的中華民國國旗,現在卻有若干國人對中華民國國旗沒有認同,甚至不屑。
可是,網友們僅僅用眼前的結果來進行比較,忽略了當年在緬甸被國軍所拯救的英軍和當前的國人本來就是兩個群體,其實是無法做比較的。兩者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之下,本來就不能輕易拿結果: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旗做對照。
對於1942年,在緬甸受困於日軍的英軍來說,中華民國的國旗與國軍,對四面楚歌的他們來說,根本是從天而降的救世主。在國軍拯救他們脫離險境後,他們自然會把中華民國跟國軍視作再生父母。反觀現在,隨著近二十年來臺灣意識的興起,有些國人的意識轉趨以臺灣主體性為依歸,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度減少。另外,也有人主張中華民國(ROC)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所取代,因此對於中華民國國旗沒有認同感。
在這樣的的情況下,兩群人自然會產生有著天壤之別的想法。不過這也是臺灣的特色,每個人都有機會表達他的政治立場與想法,不會有言論上的箝制。究竟要像當年的英國二戰老兵一樣對中華民國抱持著崇敬的心態,抑或是支持臺灣獨立,想改革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在臺灣這都是可以自由討論與表達的。
作者 / 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