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倫與邱吉爾有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張伯倫擔任首相時用人不問出身,重視協調與磋商,其任內奠下英國走「福利國家」的基礎;邱吉爾則顯得霸道,甚至會無理取鬧,閣員與首相翻臉的事蹟不少,但邱吉爾對國際情勢判斷準確,包含對納粹德國與共產蘇俄的擔憂。
電影「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是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剛上任的英國首相邱吉爾面臨著兩難的抉擇,邱吉爾接替張伯倫領導的戰時內閣,必須在與德軍求和,抑或率領英國力抗德軍。蓋瑞·歐德曼飾演邱吉爾有精湛的演出,而獲得今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該部電影能引起筆者共鳴之處,其實對台灣的政治現狀有非常多的隱喻,尤其台灣內部對於兩岸也產生某種綏靖主義:為避免戰爭而作出讓步。那麼,張伯倫與邱吉爾面對納粹德國的威脅,是採取什麼樣的回應?最黑暗的時刻確實是發人省思。
按照普羅大眾對英國1940年這段政治的粗淺認識,或許有邱吉爾替張伯倫差屁股的印象,因為張伯倫的姑息主義讓納粹德國坐大,對歐陸政治情勢的判斷失準。張伯倫鑑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希冀以任何代價在歐洲維持和平,認為可以通過談判避免戰爭。但希特勒下令德軍進軍波蘭之後,英國被迫對德國宣戰,宣戰後張伯倫重新改組政府,邀請邱吉爾進入戰時內閣,擔任第一海軍大臣。然而,戰爭開始的頭八個月被稱為假戰,因為雙方並沒有任何交戰行動,直到希特勒進攻荷蘭時,英國才真正進入戰爭,由於戰爭衝突主要發生在海上,邱吉爾的作用開始顯露。
1940年5月初,張伯倫內閣僅以81票的多數獲得信任案,但張伯倫感覺到自己無法繼續執政,因此準備組建聯合政府,並辭去首相職務。張伯倫原本希望由外交大臣、綏靖政策的積極貫徹者哈利法克斯勳爵接任,但哈利法克斯擔心自身是上議院議員恐無法有效領導下議院,而打消了這個念頭。於是經過三大黨派的磋商,張伯倫最後決定請邱吉爾接任首相。邱吉爾過去的從政資歷,遊走於保守黨及自由黨之間而飽受抨擊,邱吉爾由於大力反對綏靖政策的立場,邱吉爾還曾一度遭到自己選區的保守黨黨部彈劾動議。
邱吉爾剛上任首相之初領導地位脆弱,而張伯倫仍然受到多數的保守黨議員擁護,而邱吉爾卻只受到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張伯倫擔心這種現象會削弱政府,於是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邱吉爾。回想納粹德國崛起之時,法國不願意發生戰爭,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孤立主義,英國在當時主要列強中實際上沒有同盟者,實行綏靖政策乃迫不得已。台大政治系李錫錕教授在上課時曾為張伯倫叫屈:張伯倫與希特勒簽完「慕尼黑協定」之後,回到倫敦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增加國防軍備預算。事實上,英國的確是利用這段時間加速重整軍備計劃,健全了雷達防禦系統和空軍的更新,對於後來的邱吉爾領導的英國保衛戰起了關鍵性作用。
不以歷史成敗論英雄。張伯倫與邱吉爾有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張伯倫擔任首相時用人不問出身,重視協調與磋商,其任內奠下英國走「福利國家」的基礎;邱吉爾則顯得霸道,甚至會無理取鬧,閣員與首相翻臉的事蹟不少,但邱吉爾對國際情勢判斷準確,包含對納粹德國與共產蘇俄的擔憂。戰爭時期需要帶領戰爭的英雄,若非納粹德國與希特勒的崛起,邱吉爾擔任英國首相的機會微乎其微,太平時期台灣實則面臨對岸武統的威脅,倘若未來真面臨戰爭危機,台灣的政治體制能否選出反侵略戰爭的政治人物,還是被迫採取在某些可能導致戰爭的事務上(犧牲國家主權),作出讓步來避免戰爭的綏靖主義(接受一國兩制)。
作者 / 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