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晚會的好戲:非洲居然來了兩位朋友。
朋友當然是「中國人」扮的,粉墨登場,臉塗得黑黑,有如「桃園結義」中的張三爺,只是換上五顏六色的「部落裝」;另外在旁對口的,臉孔也塗得黑黑的,陪笑、渾趣的、新臉譜、新角色,我們就暫時稱其為「黑龍套」!
張三爺和黑龍套的對話,與其稱作開展國際友誼,倒不如說是稱頌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消費非洲朋友。北京非洲大使館群,若把此「年晚」的精彩好戲,配上英文,向其母國上層報告,細說數億的中國朋友,看此戲碼,樂不可支 !—- 好戲的精彩處,可才要開始「爆發 」,北京外交部主管「國際宣傳」的烏紗帽,一定會掉落不少!
不錯,學習中文在非洲是時尚,尤其在東非洲。但有件事官老爺子常常忘了:二次世界大戰後,帶領非洲民族國家獨立風潮的「精英領導」都受過,例如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左派思想的洗禮,對於「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特別敏感和痛恨:前門驅虎,後門絕不能進狼!現在當政的「政二代」,家學淵源,要以非洲版的「習大大」看待,不能等閒視之。愛國的中國人好說「匈奴不滅,何以家為」,有人自遠方來,中國人不把你黑臉客當作「匈奴」,已算是推心置腹—- 可是,住在非洲、本土的「習大大」們,會這樣想嗎?
多年前,看到一篇新聞報導:一位北京大學非洲留學生帶著他的華人女朋友,在校園散步,卻被人挑釁、捱揍。留學生很憤怒地說:我如果是白臉孔,就不會捱這份毒打!
據說,東非洲有些村落,村民口耳相傳他們的祖先來自中國:鄭和多次下西洋,流落或是落地生根的漢家水軍後裔。假如有幸今日這些人後代,帶著黑臉孔,落葉尋根,也夠聰明到北京大學當學生,捱揍的或然率也不會太低,假若他交女友的行為守則,不夠守本分、檢點,合乎民族主義原則!
王某的一位老外同事曾對我坦言:其實種族的「黑白問題」很好解決,美鈔的「綠色」,可以把黑色的變成白,白色的變成黑,你們中國人開始瞭解這個道理!
某年有朝一日,東非洲發現大的鑽石場、稀有金屬礦,貯藏大量石油,世界各地到處都看到揮金如土的「黑王子」。黑王子牽著黃妞凝如羊脂的美手。當年的新年晚會上,有人會設計把中國人的臉孔塗成白色的,「白龍套」上場,渾科打趣,還翻個跟斗,全場笑翻—- 真行!這可能就是傳說中新的「漢唐盛世」的開始!
作者 / 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