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能夠讓選民們投下心目中的選票,卻無法教大家該用怎樣的價值判斷做出選擇,而這也是選民自身應該負起的責任。
台灣自1950年代開始施行地方自治,至目前為止,苗栗縣已經選出第十七任縣長,但在總共十七任的縣長之中,有十六任皆為國民黨籍,其餘一任為無黨籍,也就是說,苗栗縣是臺灣本島唯一沒有經歷過政黨輪替的城市,這無疑是一令人感到好奇的政治生態。
苗栗縣長期負債嚴重,背負著大筆舉債,且常將經費拿來施行短暫性的政策,像節慶時燃放煙火、舉辦當地性活動等,過去更曾因為財務問題,而發放不出公務員的薪水。可以看出,因為施政方向的錯誤,導致財務上的吃緊;另一方面,苗栗縣的城市觀光尚未推廣至各地,導致收入來源也無法提高。每次縣長選舉後,網友都會戲稱:「這次苗栗人又沒通過智力測驗了」來調侃國民黨的施政不力,以及持續投票給國民黨籍縣長的苗栗選民。
為何苗栗人至今仍持續投給國民黨呢?這是本文想深入探討的。政治學有一名詞「理性選擇理論」,指人們在行動前,會考量利害得失來做出決定。從此一觀點來看,我們會認為,苗栗縣選民理應依循此理論行動,假如今天這個投票行為無法大於投票所費的成本時,選民就不會選擇去投票。換言之,國民黨之所以能一再當選,是因為苗栗選民認為,綜合考量自身利益以及個人價值觀等複雜因素後,投票給國民黨的利益是大於投票給民進黨籍候選人的。
從投票結果來看,苗栗人對國民黨所施行的政策、選民服務與其他措施,是感到滿意的。進一步論述,可以看出苗栗當地的選民特質,傾向滿足於短暫性且能夠立即有感之政策,與能直接服務選民的候選人。固然,選民的價值判斷並沒有對錯之分,於民主社會中,也是能夠被容許且合理的事情。
民主就是人民聲音匯集後的最大結果,苗栗縣長期不變的政治形態,其背後因素可能是苗栗的多數人對政治人物的想像,和其他縣市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是苗栗的多數選民們,比較重視立即有顯著成效之政策。不能說他們不在乎下一代,也許對於苗栗選民而言,他們認為在城市中舉辦許多活動,是讓苗栗縣變得魅力四射的作法,也能提供子子孫孫另一種型態的休閒方式。
缺乏政黨輪替,並不會使這個城市衰落敗壞,如果該城市之選民對政治的想像是如此,從外人的角度也難以批評這個城市,畢竟,這是該地大多數選民最為滿意的社會樣貌。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來思考,這或許會導致另一種城市危機,大多數人對於城市的想像並非發展,而是較休閒娛樂走向的,將導致城市運作與發展較為緩慢。
出現這樣的社會狀況,也許苗栗的人民並不會認為它是個危機,但是當這樣的政治樣態根深柢固,最終可能導致公務機關發不出薪水,而當此種狀況發生時,即使選民們再理性地去思考與投票,都無法短時間內再度改變城市的樣貌了。民主制度,能夠讓選民們投下心目中的選票,卻無法教大家該用怎樣的價值判斷做出選擇,而這也是選民自身應該負起的責任。每次投票時,我們都必須更加謹慎地思考,因為眾人選票的積累,將會影響到整個城市的未來發展。
作者 /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