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過去四十多年了,彭明敏先生當年為之受迫害的主張,如今通過民主實踐逐步落實,從歷史反省的角度而言,彭明敏先生在台灣政治發展史上,佔有極重要影響之地位。
作者 / 林士清
不同於一般的政治人物,彭明敏先生似乎更具有理想性宗教家的特質,追求使命而享受真正的自由,雖然那時彭教授留滯海外超過30年的時間。隨著台灣走向民主化與自由化,民眾對彭明敏教授當年事蹟有著更深刻的認識,作為留學歸國的新銳學者,青壯年紀之時成為台大政治系最年輕的系主任,更被當時國民黨政府委以聯合國顧問之諮詢角色,堪稱是當時最受矚目與影響力的本土菁英,榮華富貴與權力核心近在眼前,但他卻與學生發表一封「台灣人自救宣言」,放棄在台灣隨手可得的一切,被迫遠走異地,希冀能完成自身的政治使命。
書裡一開始彭明敏教授自述成長事跡與思考轉變的軌跡,出生於醫生世家,自小廣泛閱讀各類書籍,並以優異的成績一路扶搖直上,但對於自己到底是教育上的「日本人」、血緣上的「中國人」抑或模糊的「台灣人」有著分歧的痛苦摸索,學著流利的日文,沈浸於日本文化的事物,但客觀審主觀上,別人未必將他視為真正的日本人。戰後,心懸家鄉,彭明敏先生決定回到台灣,但戰爭的創傷與228事件的後續處置,讓他感受到這一個黯淡的台灣,於是在改制後的台大,繼續完成大學學業。專業課程的學習不會讓彭明敏教授感到壓力,真的學習壓力乃目睹或聽聞國民政府軍隊在台灣各地的鎮壓,以為是個嶄新的時代,卻體驗到另一個無能的開始。
對國民黨政府來說,台灣是一個極豐盛的戰利品,雖然基隆和高雄兩港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台北也未倖免於戰火,但基本的農工業結構仍然留存,倉庫裡囤積滿滿的糖、米、化學品、橡膠和其他原料,都尚未運送到日本,發電廠和糖廠也未遭嚴重的損害,但偏偏國民政府拿到這些豐厚的物資,卻沒掌握到最根本的民心,特別在228事件後。胡適、錢思亮等對彭明敏先生學術上的提攜,彭教授亦在文本表達感激之情,反而卻對涉入政治權力漩渦的感受表示不悅,顯示彭明敏教授是個有堅定信念的知識份子。在他發表「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之前,即有些主張有脈絡可尋,沒有人相信「反攻大陸」。
彭明敏先生認為政府揚言代表中國是非常荒唐的,蔣介石對新疆、蒙古和西藏的主張也是荒謬的,對沖繩和琉球群島企圖作類似的宣稱亦為可笑。彭明敏先生感覺更嚴重的是政府對台灣本身所做的不切實際的宣稱:它代表中國和「自由世界」,以及島上人民一致支持「光復大陸」。歸納而言,「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的主旨大概為:第一、確定「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團結全島人民,不論其出生地,共同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和新的政府。第二、制定新憲法,建立一個具有實效並向人民負責的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實現真正民主。第三、以新會員國身份加入聯合國,與其他國家建立邦交,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台灣人自救運動宣言」一出,不僅引起蔣介石政權的高度緊張與壓制,甚至周恩來也密切注意此份宣言的後續影響。台灣政治發展亦歷經一甲子,從救亡圖存到自救運動,乃至十餘年來的寧靜革命、民主化推動,蔚為台灣歷史發展的主流動線。歷經96年首次總統民選,彭明敏教授的故事更廣為人知,「台灣自救運動宣言」過去四十多年了,彭明敏先生當年為之受迫害的主張,如今通過民主實踐逐步落實,從歷史反省的角度而言,彭明敏先生在台灣政治發展史上,佔有極重要影響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