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社會福利政策,就手段論,直接發現金是最能打動受惠者的心,也最有感的作法,當然也是最便宜行事的作法。
禮運大同篇所揭:「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一理想社會之寫照。1941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每個人都應享有:其一,言論自由。其二,宗教自由。其三,免於匱乏之自由。其四,免於恐懼之自由等4種基本自由。
讓每一國民都能溫飽,並享有4大基本自由,是國家機器無可推卸之責任與義務。歐美等國,尤其西歐若干享有優渥福利政策的國家,把人民從搖籃到墳墓的一切都無微不至的照顧,令人稱羨不已。就在此羨慕的同時,請先記住另一個事實:這些優渥的福利政策是要用很多很多的錢堆砌而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西歐福利國的福利,必須以極高的GPD為磐石,外加高比例的稅賦比為手段,為這些福利政策添磚加瓦,提供足夠的經費,這些福利政策方可長可久,永續經營。
老年人臉上的皺紋、長滿粗繭的雙手、頭頂蒼蒼白髮,是歲月的記憶,記憶著代代相傳的傳承與責任。每個人都會老去,「老」意味著因身體機能之限,會失去工作能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到百病纏身、輪椅代步、臥病在床,走向西方極樂。
少子化、人均壽命提高,人口老化的因,造成台灣進入老人國俱樂部的果。早期家庭結構,一個老人有很多人年輕人一起照顧,老人國中一個年輕人要照顧很多的老人。原本養兒防老,養子送終,老人國裡冀望在日益式微的家庭,負起日益沉重的養老送終之責,顯有礙難行之處,這是現實,無關乎孝與不孝。
有政壇省長(省錢首長)一哥之譽的柯文哲,入主台北市政府迄今已清償市債330億後。頂著選票流失之壓力,仍力排眾議,砍了重陽敬老金的政策,增加了居家服務、共乘補助、石頭湯全人照護、以及老人活動據點和相關福利。
但如此的作法仍有不少批評聲四起,「直接發敬老金,人人都有又方便,不如改回原來的!」;「辦甚麼活動,讓大家擠破頭,一點意義都沒有!」也有不少民眾樂觀看待,「讓這些錢能多照顧到一些弱勢,比無差別發放好多了!」;「老人家就是需要多出去活動,拿到錢跟以前消費券的下場還不是一樣!」(註1)
辦理社會福利政策,就手段論,直接發現金是最能打動受惠者的心,也最有感的作法,當然也是最便宜行事的作法。如前所述,家庭之功能日益式微,苟有長者常臥病榻時,家庭難任服侍湯藥之責,非不為也,乃「勢」使然也。國家機器所希望打造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的理想福利國,當非發敬老金可就。老人除了衣食溫飽及適當的醫療照顧外,被關懷、重視及刷存在感更是不可或缺之要素。而完成上開要素之鑰是陪伴與傾聽,讓老人多參與不同活動,走入人群。將發放敬老津貼的經費集中之,挹注有利於打造幸福老人國生活的理想家園,當比每年九月九每位老人支領一千到數千元不等的敬老津貼強的多吧!
所謂的福利,除了需要很多錢外,向子孫舉債,不知量入為出,拚死也要福利一下,又不用心把錢用在刀口上,假福利之名。行政策買票之實,以現金支付為工具的『福利』不要也罷。
作者 / 謝其政
註1:雪地麋鹿,對刪除敬老金的省思,觀策站,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