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選擇」是否兩段式左轉,是一定會開放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有些朋友認為,道路平權問題是個階級問題,是個高級四輪與低賤二輪的問題。但我認為,如果考量稅金、油耗、排氣量等等…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左膠、儒教思維,喜歡把問題簡化,用總是支持弱勢的道德立場劃分階級,再把階級較高的打成不道德的既得利益者,但這樣的思維脫離現實,不一定有助於社會的進步。很多用路人有多重身分,出門可能是行人、乘客、騎士、駕駛,而且許多破爛的中古汽車其實比全新的機車更便宜,顯然用階級思想,來解釋交通問題顯然不切實際。
從1978年,台北市中山北路的禁行機車道開始,1985年開始在台北市設置兩段式左轉,到1999年「機車交通管理政策白皮書」,考量用路安全明定兩段式左轉。
法規制定的思維是風險管理,畢竟在當年不用戴安全帽而且道路充斥綠牌機車的環境中,就算是在內側,想要左轉跨越路口確實危險。
今天的馬路上,還是充斥著那一些動力不足以在內側行駛的機慢車或是50cc嗎?你也許會好奇,為何左轉需要一定的動力? 這是為了與後車保持適當的距離,因此左轉車必須有一定的加速能力, 要是加速能力不足,距離過近就會導致後車追撞前方左轉車的情況發生。
現今的機車,多數白牌車中也具有與汽車相仿的加速能力,也就是說時代的演進, 讓當年的機慢車不再是機慢車了。但我們的政府機關單位真正的問題是立法遲滯,畢竟從1978至今已經40年,1999至今也近20年。
政府早就應該通盤檢討交通政策了,內側禁行機車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舉幾個該做的:
1.完善大眾運輸工具減少私人載具,以解決塞車問題。
2.提升考照難度,落實違規記點制度,擴大吊銷駕照,以減少三寶。
3.妥善規劃行人、自行車、機車專用道,保護各式用路族群。
台灣交通亂象的根源是駕照濫發,中華民國的駕照幾乎可以說是用錢買的,有繳錢就能過關,上路之後才是真正學習用路的開始。
在日本,一張機車駕照考十次是很見的事情,甚至有人考了50多次。亞洲各國考駕照可以參考這篇: 《台灣路考特別難?這些國家的路考要你喊救命!》[連結]。從2015年開始,台灣的汽車車考照制度也開始變難了,這是好現象。
但是台灣機車充斥的現象其實也是反映出東部、 中南部落後地區的交通建設嚴重不足。在彰化雲林嘉義或者是花東地區, 沒有汽機車,動輒就必須浪費40分鐘以上的時間等公車。
總而言之,「自由選擇」是否兩段式左轉,是一定會開放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要消化錯誤制度所造成的交通亂象,也許還要很久的時間。 等不及的騎士們,不如直上大型重機吧,我在台61上等你們,再會。
作者 / 常山七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