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社會的準備非常不足…可預期的是,未來台灣社會扶養長者的負擔日漸沉重,年輕世代可能出現厭老、仇老的心態,令人憂心。
年金改革是近來熱門的全民議題,可惜大家只把目光聚焦於退休金本身,卻忽略了台灣即將面臨的嚴峻挑戰: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研究,我國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7%,以下同);推估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達14%);並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達20%)。
遺憾的是,面對超高齡社會的來臨,台灣社會的準備非常不足,到目前為止,僅有「退休金」與「長照服務」兩項公共議題的討論。於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引爆不同意見者的激烈攻防,隨著退休人數增加,可預期的是,未來台灣社會扶養長者的負擔日漸沉重,年輕世代可能出現厭老、仇老的心態,令人憂心。
其實,我們需要改變對「退休」的觀念:退休人士不只是「老人福利的享受者」;而退休生活,也不只有遊山玩水、含飴弄孫或擔任志工等選項。進一步而言,應建構退休族群在經濟活動中「消費者」與「生產者」角色。
有別於經歷過二戰時代的長者,戰後嬰兒潮的世代,經歷了台灣社會從貧窮走向富裕,普遍受過完整教育,對於生活品質也有更高的追求,這個世代的長者如果退休後有閒錢,應鼓勵他們追求夢想,追求屬於這個世代的時尚品味,這些都將帶動新的銀髮商機。換言之,退休族群不只省錢度日,也能是受到企業歡迎的「消費者」。
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思考,如何透過職務再設計的方式,創造適合長者的工作職務,這樣的職務可能有部分工時、低度體力勞動、經驗傳承或技術升級等特徵。畢竟未來隨著工作年齡人口減少,除了機器人可能取代某些職務,企業仍有對勞動力的基本需求,應讓健康的長者有機會延續職涯的發展,再創退休後的人生第二春,甚至成為受到企業倚重的「生產者」。
如果能把長者的活力解放出來,重新定義為經濟活動中的「消費者」與「生產者」,這將為超高齡社會帶來新的經濟發展動能,也能減輕年輕世代扶養長者的負擔。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