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論文的寫法與研究題材,事實上很難做到完全匿名,審查者即使見不到名字,多半也猜得到作者是誰。
現代的學術體系下,學術中人做完研究,會寫成論文投稿給期刊。期刊編輯收到論文稿件後,將邀請相關領域的多位專家審查,決定是否接受,讓論文正式發表於期刊。以上這套過程稱作「同儕審查(peer review)」。
傳統上,絕大部分審查過程都是「單盲」,也就是審查人(reviewer)知道論文是誰寫的,論文作者卻不知道由誰審查。然而,最近《Nature》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簡稱 NPG)開始嘗試「雙盲」審查,作者仍不知道審查人為何,但是審查人也沒有作者資訊。
為什麼要改變作法?一個原因是,過去有些學者認為,期刊決定是否接受論文,會受作者牌子影響,亦即儘管內容差異不大,大牌作者卻比無名小卒機會更高。而性別、機構、國家等等背景因素,也可能影響審查者的判斷。論文是否有資格發表,它本身的品質,應該比作者的名氣、國籍、研究單位是否有名,甚至是女生或男生等外在因素,來得更加重要。
《Nature》集團因此試辦雙盲審查,在它旗下共 25 個期刊,論文投稿人從 2015 年開始,都可以選擇審查時採取傳統的單盲,或是新的雙盲方式。如今已經兩年過去,《Science》刊出新聞《Few authors choose anonymous peer review, massive study of Nature journals shows》 [連結] ,介紹初步調查的狀況。
(《Nature》集團 2015 年的聲明《Nature journals offer double-blind review》[連結] )
目前的分析結果,來自《Analysis of Uptake and Outcome in Author-Selected Single-blind vs Double-blind Peer Review at Nature Journals》[連結] 。這份報告蒐集從 2015 年 3 月,到 2017 年 2 月,超過 10 萬份投稿給《Nature》體系期刊的稿件。
雙盲審查試辦兩年的成效如何,有何影響?首先,選擇匿名的投稿比例整體很低,只有約 12%。平均起來,集團中的頭牌期刊《Nature》有 14%,比其他 Nature XX 期刊的 12% 更高一些,而影響因子更低的綜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更低,只有 9% 投稿者選擇匿名。儘管不同期刊之間的差異,統計上有顯著性,不過,整體來看都很低。
差異最明顯的是國籍。如美國,約 7% 投稿選擇匿名,法國也只有 8%。相比之下,中國高達 22% 投稿選擇走雙盲程序,而印度更高,達到 32%。另外,來自排名較後研究機構的作者,選擇匿名的比例也顯著性較高。
(可參考這篇文章提及的排名:《評價頂尖研究的自然指數,台灣大幅跌落》[連結] )
性別,倒是沒有不同,兩年來的數據顯示,論文作者是女生或男生,並不影響投稿時是否匿名的抉擇。當然,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匿名與否對論文接受率的影響。這部分的結果是,單盲投稿被期刊接受的機會,遠遠超越選擇雙盲的論文。
選擇舊式審查的投稿者,稿子有 23% 的機率被編輯送給審查者(編輯當然不是來者不拒,會先挑過再送件),其中又有 44% 會通過同儕審查,被期刊接受發表。相比之下,雙盲投稿只有 8% 有機會見到審查者,隨後也只有 25% 的接受率。(兩者差異大到,不用統計也能一眼看出完全不一樣,至於為什麼,有很多可能性,光看這些數據並無法判斷)
分析數據有什麼意義,仍有待解讀。目前幾件比較清楚的共識是,即使作者選擇雙盲,但考量論文的寫法與研究題材,事實上很難做到完全匿名,審查者即使見不到名字,多半也猜得到作者是誰。而刻板印象中,寫論文若是選擇匿名,很容易被質疑是否想要「隱瞞」某些訊息,降低審查者的印象分數。
假如改為全面雙盲,能改變現狀嗎?更重要的問題或許是,雙盲審查在學術上有什麼意義?這些都是仍在發展中的問題,值得大家思考。下次各位讀者假如投稿《Nature》系列的期刊,也能嘗試選擇雙盲審查,成為參與學術發表變革的一員。
作者 / 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