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WFC判斷,台灣的研究者在過去幾年,出現於頂尖期刊的機會大幅下降。台灣學界缺乏的研究意願、工作機會與預算不足,都可能是影響的原因。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是學術出版集團《自然》旗下,觀察、衡量學術發表的量化指標。它的取材範圍包括物理、地球與環境科學、化學、生命科學,共4項自然科學領域,一共68種期刊。在其中一項排名「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WFC)」,台灣比四年前大幅衰退。
自然指數網站,特別撰寫專文《Taiwan losing ground in the index》[連結]探討此事。什麼是WFC?它考慮採計論文中,台灣作者的貢獻程度,再加權計算出一個數值。台灣在2012年是593.7,2016年則是415.9,退步了38.7%。導致台灣的WFC排名,四年來由第15名退步為第20名,減少比例也是前20名中最多的。(總量下跌最多的是美國)
排名後退重要嗎?其實台灣附近,十幾名的國家,彼此間排名變來變去,但是大家的數值未必有多大差異,因此,排名倒退本身也許沒那麼嚴重。然而,WFC的總值大幅下降,意謂過去四年來,頂尖論文的研究者中,台灣學者的貢獻明顯降低,應該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為何退步?專文訪問了幾位台灣學者,綜合他們的意見,台灣缺乏的是:研究意願、工作機會、科研預算。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指數網站的專文,訪問學者意見後就直接寫成文章,然而學者提出的狀況,是否與WFC下跌真有因果關係,或還有其他影響因素,該文都沒有深刻的探討,也缺乏明確的證據(頂尖期刊的論文,多半是長期耕耘的產物,例如2015年開始就讀的博士生,能對2016年的WFC造成多少影響?微乎其微吧)。本文因此採取保守的寫法,讀者也不需要對該文的意見照單全收。
研究意願方面,可能由於生涯發展的疑慮,導致近幾年台灣學生,就讀博士班的意願低落。台灣在2011年,博士班有33686人註冊,2016年減低為28821人;全職教師,則是由50332人,下跌為48096人。台灣研究人力數量上的衰減,儘管因果關係不明,仍可能影響台灣的學術產出,進而使得WFC退步。
另一方面,出於擔心找不到教職、研究員的考量,台灣近年留學就讀博士,以及出國進行博士後研究的人數減少,或許對於發表頂尖論文也有影響。出國做研究,有更多機會吸收國際上新的資訊,與先進的學界交流,如此一來,這些人回到台灣時,將能帶回新的知識、創意,有利於未來做出優秀研究,發表於頂尖期刊;若是出國學習的人少了、交流下降,對於發表好的論文不利。
經費方面,台灣科研預算的總額,過去幾年不斷上升,然而用於基礎研究的比例,卻明顯降低。而講到預算,完全不能忽略台灣隔壁,近來不斷壯大的研究發表怪獸-中國。對台灣科學家而言,中國不但有大筆科研預算,還有許多工作機會,使得台灣有機會發表高級論文的優秀人才,容易被中國學界吸引、網羅。(同時期,中國在WFC排名第2,還是成長最多的國家)
總之,由WFC判斷,台灣的研究者在過去幾年,出現於頂尖期刊的機會大幅下降。台灣學界缺乏的研究意願、工作機會與預算不足,都可能是影響的原因。要如何改善現狀?只能靠眾人的智慧與努力了。
作者 / 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