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的種種發言,在明眼人那裡只是笑話一則。但我們或許應該考慮,這種公然打擊國軍士氣、顛倒責任歸屬的政治宣傳,到底應不應該持續放任下去。
美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即將出版的《中國侵略威脅》(The Chinese Invasion Threat)一書當中,指出中國已擬定2020年攻台的秘密計畫,引發了熱烈討論。中共武力攻台的問題,幾十年來歷久彌新,無論會不會打,又要怎麼打,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綜論兩岸關係的聊天話題,倒也不差。
無獨有偶,近來國防部長馮世寬在接受質詢時,面對國民黨籍立委賴世葆詢問「國軍現階段能撐多久?」他給出的答案是「不只兩週」。這樣的提問,又是源於新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的「務實台獨」一說,統派的一貫敘事手法是:某某某搞台獨,搞台獨使得中共很可能武力攻台,而臺灣軍力撐不了多久,反會造成重大傷亡,所以不應該搞台獨。這個思路其實隱含有不少破綻,但統派媒體往往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粉飾手法來宣傳它。
譬如中國時報於十月五號的頭版,公然標出了這幾行字:「馮部長,多撐一天死多少人?」、「悲天憫人才是王道」、「兩岸軍力差很大,獨派嗆戰,百姓何辜」,正是上述思路的直接反映[連結]。如果單按字面來理解,這些說法似乎有些道理,但若考慮到兩岸關係的具體情況,這些說法正是要把開戰責任推到明明處於弱勢的臺灣一方。以下就讓我們來檢視一下這些說法的荒謬之處。
「多撐一天就多死人」云云,的確可說是戰場情況的真實反映,問題是,到底是誰說要打的呢?2005年時,中共制訂並公布了《反分裂國家法》,以台灣問題為內戰遺留問題,宣稱可用「非和平方式或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這是公然把武力攻台的選項予以合法化。反觀台灣一方,高喊「反攻大陸」的時代早已過去了,國共兩黨甚至從你死我活變成了一家親,獨派就算討論戰爭的可能性,也不是要主動出擊,但求防衛自家的海岸線而已。也就因為如此,所謂「悲天憫人才是王道」,應該是拿去約束中共才對,但在統媒那裡,則變成了約束獨派。打算侵門入戶的惡霸不去批評,準備保衛家門的人反被大作文章,說得好像國軍根本不應做任何抵抗,奇談怪論莫過於此。
尤有甚者,「王道」一詞,本是孟子用以建議梁惠王應停止戰爭、注重民生用的。其原本脈絡大致如下:梁惠王認為自己在賑災上不遺餘力,可是領土內的人口卻沒有明顯變多,他感到很奇怪。孟子的解釋是,梁惠王和週邊國家常常打來打去,對人民而言,打仗的危害要比天災嚴重多了,因為有賑災就覺得自己做得比人家好,覺得其他國家的人民會來投奔,其實正是「五十步笑百步」。
由此可見,按孟子原意,注重人民生活品質而避免打仗,才真正是符合儒家式的王道理想。據此,「悲天憫人才是王道」這句話,應該要完完整整地送給中共才對:就算中共真的非常想要「維持領土完整」,按孔子之說,也應該是「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走以德服人的路線,怎麼會是把動刀動槍掛在嘴邊,成天恐嚇台灣人民?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文言文內容的本意,多是用以約束統治者或強權,但在統派那裡則變成拿來壓迫弱勢者的工具了。
既然真的關心「百姓何辜」,則無論是否「兩岸軍力差很大」,無論是否有「獨派嗆戰」的情況,中共都不應考慮任何武力攻台的可能性才對,但事實卻是,他們把「非和平方式」公然列入了法律條文之中。僅管這一點如此明顯,但統媒顯然忙著替中共抬轎,完全忽視了中共在武力攻台上要負最大責任,而拚命去檢討那些對於武力攻台不肯卑躬屈膝的人。
中國時報的種種發言,在明眼人那裡只是笑話一則。但我們或許應該考慮,這種公然打擊國軍士氣、顛倒責任歸屬的政治宣傳,到底應不應該持續放任下去。
作者 / 企鵝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