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透過鄧稼先的故事,來證明中國核科學事業的偉大;台灣卻發生「核能先驅」張憲義卻被美國CIA吸收而功虧一簣,同是核能研究兩岸卻是大相逕庭,不勝唏噓!
「馬蘭花開」是一齣校園話劇,由北京清華師生為主策劃創作的現代原創校園劇作,每一學期在新清華學堂都舉辦大型的公演。該劇重心放在男主角-鄧稼先,描述童年鄧稼先和楊振寧等兒時在圓明園玩耍,意外撿到外國侵略者留下的一顆子彈頭,鄧稼先立志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子彈」,爾後,北平被日寇佔領,悲憤的鄧稼先不堪忍受,在兵荒馬亂的亂世遠赴昆明前往西南聯大就讀。爾後,鄧稼先赴美完成博士學位後,即便指導教授希望鄧稼先繼續前往英國深造,但回國貢獻心意堅決,在碼頭上與楊振寧話別離成為話劇中動人的一幕。
剛柔並濟的活潑風格、青春向上的藝術氣息為「馬蘭花開」的特色,話劇穿插各種音樂、舞蹈、影視、朗誦等藝術形式和多媒體元素,在娓娓道來的親切敘說中貫穿著跌宕起伏的節奏脈動,非常立體化地重現了鄧稼先成長成才,並以身許國的造出中國原子彈的成就,因政治問題及蘇聯專家的離開,原子彈研究一度陷入瓶頸,然理論部利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計算和分析,邁出了中國大陸獨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也因核武研究近程的快速突破,讓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迅速攀升,讓美國白宮醞釀出「聯中制蘇」的想法,牽動美、蘇、中的三角戰略平衡。
曾經有人問道鄧稼先:「您研究原子彈成功之後,得到了多少獎金?」鄧稼先總是笑而不答。直到他病危時,楊振寧到醫院看望他時,又提起了獎金這件事,鄧才無奈地回答說:「人民幣1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楊振寧起初不願相信,鄧稼先解釋說:「是事實,不是玩笑。1985年頒發原子彈特等獎的獎金是10,000元,單位裡人人有份兒。由於人多,單位還墊上了十幾萬元,才按10元、5元、3元3個等級發下去。從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1985年首次頒獎,21年中,沒有發過獎狀,也沒有發過1分錢獎金。鄧稼先研究報國的初衷,確實也經歷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
當理論部團隊完成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鄧稼先生前共參與了中國大陸進行的32次核試驗,其中親自去羅布泊指揮試驗隊的就達到15次。鄧稼先乃核武器事業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不過,鄧稼先也因長期接觸輻射導致身體健康狀況亮起紅燈。適逢文革期間,夫人許鹿希是北京醫學院的教授,被打成彭真、劉仁「黑市委」,貼大字報的漿糊弄了鄧夫人一身,導致精神幾乎崩潰。鄧稼先不見妻子回家,就到北京醫學院尋找。當他看到妻子被批鬥後的慘景,身心折磨甚深,但話劇中卻不能忠實演繹這一段過程,著實令人唏噓!
在筆者眼裡,話劇「馬蘭花開」絕非如普通話劇鼓勵青年勵志般簡單,而是一齣忠孝兩難全的人性探討,鄧稼先固然是奉獻一生所學成為中共所表揚的「兩彈元勛」,成就很高,但犧牲更多。尤甚,成就與犧牲的差距與痛心,絕非是話劇腳本的三言兩語所能傾訴。此外,對岸透過鄧稼先的故事,來證明中國核科學事業的偉大;台灣卻發生「核能先驅」張憲義卻被美國CIA吸收而功虧一簣,同是核能研究兩岸卻是大相逕庭,不勝唏噓!
作者 /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