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經濟安全,拒絕中資入侵
[南投研究部] 台灣與中國因為語言溝通容易、人種接近以及種種特殊關係,過去雙邊貿易興盛,加上政府推波助瀾的結果,許多中國資金與企業進入台灣市場發展,基礎經濟體規模就非常龐大的中國企業,在投資市場上亦不留餘力,資金量相當龐大,深入許多台灣產業結構。在這樣的經濟貿易狀況下,許多原本意想不到的問題紛紛出現,在經濟與民生面造成許多影響,大家才紛紛了解到中國利用商業模式的資金,對台灣經濟進行的脅持策略。
這不是像過去服貿問題那樣的小規模,短距離的作用,他所造成的影響深遠,而且足以左右國家未來發展,如同猶太族群之於美國,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猶太族群在美國位居高位,以相當稀少的人數,掌握了大部分國家的財政經濟條件,不僅造成貧富差距、階級複製等等社會問題,更迫使政治圈必須向其靠攏,導致美國在國家發展與對外策略上大幅度的偏向猶太族群,現在中國之於台灣,亦是同樣的道理。
掌握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可以進一步掌握政治,這是眾多國內外歷史所教訴我們的教訓,所以,如果想要維持台灣的主體性,我們就必須要阻止中國對台灣的經濟脅持,而且要迅速、徹底,建立起我們堅強的防護,才能有未來更穩定的經濟發展。
潛伏在台灣的中國企業,仰賴中資輸入作為營運後盾,以破壞市場競爭的方式攻擊台灣企業,企圖增加市佔率排除台灣企業,而市場行情破壞的削價競爭造成的影響就是產品品質低下,同持產業水準缺乏足夠的獲利而無法獲得提升,一但市占率失衡,成為壟斷局面之後,吃虧的就是消費者本身,再者,這些中資企業大量雇用台灣員工,霸佔就業市場,壓低薪資水平,讓台灣人才找不到好工作,當營運不善時,更透過失業率與低薪回過頭來要脅政府釋放更多利多與優惠,資助其成長而排擠台灣企業,讓產業無法自由化,就業市場也無法成長。
另一個影響層面,則是民生影響,特別是最近經常看到的食安問題,抑是中資企業透過了掌控台灣企業來運作,製造品質不良的產品,或是透過掌控第三方企業輸入黑心原料進入台灣,這些食品對於人民的長期健康影響雖然並不嚴重,但是更嚴重的是破壞台灣社會的信任與團結,藉由兩手策略可以一邊打壓台灣企業,另一頭破壞台灣社會,造成人民之間彼此不信任,互相攻擊。
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中國企業透過進入台灣市場來影響台灣,透過經濟脅持來影響台灣,藉由就業勞動市場,來壓低薪資與提高失業率,藉由觀光與製造產業來破壞台灣環境,藉由食品產業來毒害人民健康與破壞社會信任製造對立,中國企業在台灣已經進行種種令人髮指的行為,政府應該立即的採取嚴格的手段來阻止傷害繼續增加。
禁止中資進入台灣市場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了,諸如房地產、股票、觀光等等的管道讓中資源源不絕地流入台灣,這些管道現在必須一一封閉,阻止中國資金進入控制台灣企業與台灣資產,而國際間都知道中國企業擅長透過併購之手段奪取他國之產業,台灣基礎經濟規模小,更容易受到這種方法攻擊,所以在這一點上要做到滴水不露的防護,特別是針對意圖透過第三方或是境外公司的方式併購者都要經過仔細小心的審查,確認非中國資金運作,才能夠進入程序。而針對已經在台灣營運的中資企業,則將其劃分入經濟隔離區的特殊管制之下,包含從業人員、產品流通管道銷售等等都受到限制,讓這些企業無法透過手段破壞台灣社會,或是侵害台灣就業市場。
這些政策必定會造成大量的反彈,因為這些隱身於台灣的中國企業試圖透過要脅社會的手段阻止政策,不過我們不能就這樣被打敗了,更應該堅持到底,讓這些中國企業活不下去,如此一來台灣社會才能夠免於侵害,經過這樣的產業展型,台灣市場才能夠將寄居的中國企業清乾淨,同時抵抗中國商業的進一步入侵,其實不只是台灣,近年來中國資金大舉進攻世界各國,透過併購、持股、房地產、投資等等方式入侵其他國家,不管是竊取技術、降低就業率與所得或是破壞環境等等的行為,已經令世界各國感到相當的不悅,如果台灣能夠展現出對抗中國入侵的決心,一定能夠造成帶動效應,讓世界各國一起來響應這樣的防衛行動,讓世界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