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igo桃猿隊打者王柏融憑藉絕佳的打擊協調性,進入中華職棒不到三個賽季的期間,打出史詩般神鬼戰士的成績,尤其繳出打擊率0.414、上壘率0.476、長打率0.689、單季200安等打擊實力幾乎屠殺中職聯盟,比起電玩「實況野球」之數據還要驚人,尤其在年初台日職棒對抗賽中王柏融數度砲擊國家隊主戰投手,引起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日本職棒聯盟(NPB)等球探關注。根據日本運動週刊媒體報導,日本職棒球團希望中職建立「入札制度」的想法,唯中華職棒會長吳志陽表示,中職目前沒有建立入札制度的迫切性,以及建議大王要根據中職規定,球員一軍年資滿3年且球團同意,方可取得旅外資格等云云,筆者想表達一下不同的看法。
中華職棒(CPBL)從1990迄今已有28的賽季,唯中途歷經簽賭、兩聯盟分立及球隊求售等事件重創,倘若中職若要自己關起來四隻球隊繼續玩,台灣職業棒球相較鄰近的日本職棒(NPB)及韓國職棒(KBL)難建立起規模及名聲。讓外界重視到中職的價值,唯有不斷地輸出好手赴國外取經,國外職棒才會對中職有另一番評價,並將中職好手的輸出地(無論本土球員或外籍洋將),而非外籍選手愛來不來的加勒比海的夏季聯盟。當然,中華職棒過去不乏優秀投手在國內投出成績,隔年直接被挖角赴大聯盟(倪福德)、日本職棒(曹俊陽、吳思佑、林英傑、林恩宇)者,但環境適應不良或傷勢所困,未有持續且良好的戰力成績,導致這些好手最終還是回到中職來發展。
2016年度新人獎規定放寬,王柏融當時是最大獲益者,這項修改也因此被稱為「大王條款」。然而,王柏融的優勢在於他是打者,倘若能在國外場場出賽勢必能吸引媒體更多鎂光燈,打響大王及中職的名號,而且是繼呂明賜、陳金鋒之後能登上一級聯盟賽事的打者。計畫終究趕不上變化、規則是隨人所制訂的,王柏融倘若能即時打出成績並成功旅外,未必要在國內耗滿三年得不償失,反而錯失更佳的旅外機會。受限於中職規章或球團的私心自用,對頂尖球員的職業發展未必是好事,例如,張泰山在味全龍解散後倘若去了美國小聯盟磨練;潘威倫在全盛時期能與統一獅隊協調好加入韓國職棒較勁,相信對這對曾經在中職一等一的投打好手的職業生涯,留下另一篇佳話。若王柏融想提早出國,中職得勢必再修改規章。
王柏融在高中三年選入國首次數不多,當時「四棒一番」的楊岱均長打實力反而更受到矚目,兩人歷經成棒及國家隊的洗禮,大王已成為中華職棒指標性人物,對年輕球員有勵志的效果。或許,現在球迷對王柏融屠殺中職的成績以成習慣,球迷更期待看到大王能揚威日本職棒或美國職棒,證明台灣也能產出一等一的強力「台製打者」,不遜於「和製大砲」或「韓製重砲」。希望吳志陽會長能站在鼓勵球員旅外的立場,插亮中華職棒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