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能如何影響政治制定(policymaking)?這邊講的影響政治,並非替候選人站台助選、背書政見等方面,而是發揮專業上的影響力,影響相關政策的制定,例如交通專家對捷運規劃、公衛專家替防疫提供建議。
科學家要影響政策,最直接的方法莫過於自己當官,不過一來,這樣的機會很少,二來,必需放棄研究事業;因此,提供專業建議,才是大多數科學家的可行作法。
《Science》網站 2017 年 2 月 7 日的新聞《Do’s and don’ts for scientists who want to shape policy (想影響政策的科學家,該做與不該做什麼)》,特別介紹了英國史特靈大學(University of Stirling) ,政治學科學家 Paul Cairney 的見解。Cairney 博士論點的應用對象當然是歐美國家,不過對台灣應當也有參考價值。
「依照實證研究製定政策(evidence based policy making)」,這話講得漂亮,科學家聽了開心,卻是不折不扣的政治口號,而非現實政治的運作狀況。科學家若真的想為社會盡一番心力,絕不能誤信這類口號,而要腳踏實地,了解政策制定的過程,親身參與,還要充滿耐心,方有機會見效。
不論民選結果為何(例如由看似對科學界不友善的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政府政策的發展,仍多半是由政府單位中,有經驗的專家制定,科學家能較為自在地與這些人討論;而在某些議題,例如高速公路安全性、藥物風險,通常仍以科學思考為主,較不受其他因素左右。
證據本身不會說話,如果科學家不主動提及,別假設任何人會在意你發現的證據。通常狀況是,政策制定者淹沒在大筆資料中,不知何者重要,該如何決定;此時正是科學家貢獻專業判斷、指點迷津的大好時機。
當研究發表時,機會未必已經到來。科學家若是想讓自己的研究,對政策發揮影響,必需要持之以恆,尋求正確的時機。什麼是正確的時機?比方說,假如有人發現某個醫學上的致命錯誤,那麼就該準備好,在這個錯誤造成引發關注的災難時,能夠及時向大眾展示你的研究成果,如此便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勤做功課,了解政策制定的過程,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參與。還是局外人時,要了解誰是已經參與、受到政策制定者信賴的局內人,請教他們以了解內情,如果他們的建議不總是有效,也不要失望,再問就是了。
有些領域容易被情緒牽著走,科學家要達到目標,必需慎選戰法。例如涉及的是幹細胞、基改作物,這類專門起爭議的領域,便需要某些獨特的溝通技術,像是呈現資訊時,採用具有說服力、易於理解的修辭和影像,也要了解受眾既有的考量、價值觀,與既定的偏見,否則,愈戰鬥只會將受眾推得愈遠。
最後,科學家若希望用實證研究影響政策,造成實質影響,要有耐心,很多很多的耐心!從過往的案例來看,即使是證據很強,因果關係相當明確的狀況(例如吸菸與癌症),尚且仍需幾十年,才能見到政策改變的效果。Cairney 博士認為,深刻的改變需歷時 20 到 30 年之久,能認知到這點,對改變的緩慢步調,就不會那麼容易失望了。
儘管 Cairney 博士的舉例皆為外國的狀況,不過提到的許多原則,也能適用於台灣,有心此道的專家,不妨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