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71香港50萬人抗爭的背後原因

  • 評論

香港沒有問題,只有中國問題。71會發生50萬人上街遊行,其原因牽涉到習近平大規模整肅江澤民的黨羽。

作者 / 楊鴻江

中國清末民初百年屈辱,飽受西洋的欺凌,也曾經步日本的後塵學習西化,差異在日本主動全面洋化,中國則是消極被迫,主張西化只有少數的有識之士。其結果一成一敗。

至今中國政體徒具西方形式,缺少西方的法治精神,仍然延續中國傳統的人治社會,下至庶民的日常生活,上至國家典章制度,以及和外國簽訂的條約,都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改變。中國現在施行資本主義,但是聲稱是實行適合中國的社會主義,其意直接否決西方那套民主自由普世價值。中國人向來沒有法制的一致性、延續性的觀念,所以對西藏1951年的17條約及香港基本法的毀約背盟,是有其一貫的傳統,只要中國有能力操控,隨時會對條約作不同解釋。

1997年香港基本法:中國保證「馬照跑,舞照跳,50年不變」。不到幾年,2003年就出現23條,表面仍然保證馬照跑,舞照跳,只是規定什麼馬?什麼時候?什麼跑法?跳舞規定什麼舞?時間、服裝…等等諸如此類,這就是中國式的遵守條約。中國人好定於一,無法適應多元價值的觀點,要中國容忍旁邊香港燈紅酒綠的資本主義社會,對中國人是一種痛苦。

610中國對香港發佈白皮書,再度強調中國和香港是主奴的關係,奴隸權益來自於主人,奴隸只有接受,沒有發言權,如果不是礙於日後對台灣統戰,香港早發生台灣228屠殺,中國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連自己同胞大學生都出動坦克與機關槍掃射,何況對付殖民地的香港遺民俘虜,怎麼會手軟。

香港沒有問題,只有中國問題。71會發生50萬人上街遊行,其原因牽涉到習近平大規模整肅江澤民的黨羽。

香港的七一大遊行,有人默默在看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遠自追溯2002年,江澤民將下台,戀棧權位,唆使軍頭張萬年在16大主席團第4次會議,突然站起來用非常強硬態度提出20主席團員(全是軍人) 的連署特別動議:建議留江澤民當軍委會主席,逼剛上任的胡錦濤表態,大家都知道胡若是不同意,當時就會被帶走軟禁。

2004年,江澤民將下任軍委會主席,又發動在軍委會擴大會議,由江澤民愛將徐才厚提出所謂軍機大事必要連續性為由,要求軍委會常設「江澤民辦公室」,發明「軍委首長」頭銜給江,直到胡2012年下台。等於江是胡之太上皇。

2008年汶川地震,總理溫家寶無力調動直昇機和救援軍隊及時趕到災區救人,氣到摔電話,因為江澤民一直不下令軍隊參與賑災。

胡2012年破例裸退,為的是拉下江澤民,從此胡習聯手藉反貪腐整肅江澤民人馬—遍佈外交部、新聞界、港澳辦公室…等,現今特首梁振英為江所提拔,包括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蘇榮…等,有的已經中箭下馬,抄家滅族,有的驚弓之鳥,危在旦夕。610中國對香港發佈白皮書,是港澳辦公室在習出訪朝鮮前的傑作,意圖香港亂,有利習下台。

習有台灣太陽花學運之鑑,當然不會下令梁振英血腥鎮壓,把事情鬧大。梁振英權力來自北京,眼前強大民怨,後面已失去靠山,進退維谷,勢如騎虎,其情況猶如秦將章邯面對楚漢聯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71香港50萬抗爭給予習近平拔除江澤民人馬梁振英的口實,不久,中國會拿梁振英來祭旗,為71事件負責,平息香港人的憤怒。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七一 中國 十七條約 梁振英 江澤民 白皮書 習近平 胡錦濤 香港 香港基本法
2014-07-08 楊鴻江

Post navigation

葵花亂 → ← 知識份子的責任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誰說的?

逢中國必自稱「馬先生」的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率團赴中國祭祖,觀感不佳之時,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又來蹭聲量!柯文哲「胡謅」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2012年卸任閣揆之後前往中國訪問被稱讚是「飲水思源」,如今馬英九要去就變成賣台統戰,試圖帶起「綠能,你不能」的雙標風向。 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誰說的?筆者考究2012年多家媒體對於謝長廷訪中的報導如下。 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表示,謝長廷訪中對於民進黨內已產生化學效應,對中政策的制定需要指標性政治人物去中國才行,否則無法和中國當局對話。他認為,謝長廷這次訪中是「朝聖之旅」,只要氣氛良好、沒有和共產黨鬧翻,就能向中國、向台灣內部顯現出可以處理中國事務的樣子,試圖摘掉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帽子。 時任立法院長的王金平當時表示,謝長廷訪問中國將促使民進黨對中國問題更加重視,有助於兩岸和平發展和推動。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協會會長徐偉群則提醒政治人物與中國政權來往時,不應該跨越民主底線。他感覺不到謝長廷此行有提到台灣民主與人權的基本價值。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則說,兩岸有很多問題確實要大家坐下來談,化解一些可能發生的衝突。對岸所設下的政治對話前提,國民黨在那邊敲九二共識的邊鼓,還有某些民進黨人所陷入的這些迷思,我認為都是不必要的。 親綠學者更以謝長廷訪中如同在鋼索上行走,稍一失足,就可能落入深淵、萬劫不復。試問,你我有看見或聽見柯文哲所謂的「稱讚說」嗎? 那到底是誰稱讚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答案揭曉,當年的中國媒體為了統戰台灣,特地吹捧謝長廷的訪中行是一趟「不忘根源」的訪問。 柯文哲最愛「烏龍踅桌」,看準台灣人健忘的特性,用似是而非的話術帶風向、向民進黨潑髒水。筆者試問,中國媒體的統戰話語拿來胡扯「綠能,你不能」,智商157的柯文哲像極了一位壞心眼的政客。柯文哲無須替馬英九抱屈,屆時中國媒體盛讚馬英九「化獨漸統」、吃果子拜樹頭的統戰話語將蜂擁而至。亂潑政治髒水後的柯文哲從不道歉,才是典型的「柯能,你不能」,更看見素人政客的快速崩壞。 作者/秦靖

賴清德參選總統的機遇與挑戰

民進黨總統初選登記已結束,副總統賴清德提名確定。從賴清德去年競選黨主席,再到今年打贏外界不看好的南投立委補選,接著從今日賴清德完整闡述自己的競選理念來看,賴清德已經準備完整。不過因應習近平就任第三任國家主席,宏都拉斯更選在登記日宣布欲和我國斷交來看,國內外政經情勢依然極為險峻。 從兩岸局勢來看,賴清德在宣布參選總統的當日,習近平才剛坐穩中國國家主席,黨內定於一尊,國台辦卻在此刻釋放出類似春暖花開的訊息,讓外界感覺中國的統戰味道又回來,今年大選年,台灣務必要嚴格查緝地下資金流動問題。這也是反滲透法通過之後,再一次的考驗這部法律可否發揮重要的效果,並讓資助親中政黨者可無所遁形。但對習近平來說,最難容忍的是若自詡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當選台灣總統,那豈不是又再讓習近平對台民族主義路線的否定,可想見必然手段盡出,努力扭轉不利局勢,台灣今年注定是兩岸激烈攻防時刻。 同時,又有位金門上兵逃到中國廈門,目前不確定究竟是以搭機前往,抑或是偷渡,還是目前普遍所說的「游泳過去」。無論何種途徑,這都是1979年林毅夫游渡廈門以來,最嚴重的軍紀事件。據了解此事已上升至北京層級,中共恐怕會以此作為被俘案例處理,若台灣要求引渡回台,中國恐趁勢加碼要求交換人員,對台灣不管是軍心或民心士氣,都是相當重大打擊。賴清德作為總統候選人,也必須審慎面對這項局勢,並相應提出具有高度的解決之道。由於此事若上升至軍人叛逃,恐會拖延數年,縱使賴清德現在不表態,大選白熱階段,甚至是任總統後,此事仍會是各方矚目焦點。 而在國際情勢來看,從美中台三角格局而論,中國被徹底孤離是可以確定,但接下來台美關係如何進一步合作,並對中國的軍工實力進行有效制裁,避免台灣未來成為烏克蘭悲劇,當然是最重要之事。這其實不管是賴清德,或是國民黨可能的參選人郭台銘或侯友宜都必須面對,美中關係緊張後,台灣自處之道,以及如何確立在兩岸不可能斷聯之下,如何保持動態平衡。尤其不可中了中共近期利用「黃埔同學會」之名,形統戰滲透之實,進而傷害美日盟邦信任,導致台灣陷入險境。 賴清德面對嚴峻複雜的局面,必須一一拆彈。以宏都拉斯為例,賴清德過去曾出席宏國總統就職,如今卻在登記參選同日遭斷交,有羞辱賴清德味道,但賴未動怒,發言克制,也顯見其對外交思考的成熟。另外,以副總統身分若可訪問美日,對台灣實質外交關係絕對畫龍點睛之效!我相信賴副總統在這四年副手沉潛來看,以其吸收足夠豐沛產業經濟、國安外交經驗來看,將能打一場漂亮的君子之爭。也盼國民黨以台灣為念,推出適當人選,讓台灣民主成為國人驕傲。 作者/慎之

「疑美、反日、親中」這才是真正的國民黨

近期朱立倫拜訪馬英九進行閉門會議,其中朱立倫強調,黨中央或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人選,都一定會堅持馬時代所提出來的「親美、友日、和陸」路線。工作途中看到這則新聞,成功惹怒我了,這又是國民黨典型的騙票伎倆,對照近日國民黨與親藍人士的行徑,更顯得口號如此蒼白。 相較於嘴巴喊喊的「親美、友日、和陸」,真正的國民黨倒是身體力行「疑美、反日、親中」的路線,說一套做一套,只想用口號騙騙那些不懂政治選民的心機昭然若揭。 這裡我們來談談這群國民黨人到底是如何力行「疑美、反日、親中」。首先國民黨有許多人士疑美,這絕對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也有親美派的朱立倫、江啟臣等人,但很明顯看數字就知道他們是黨內的非主流。 親藍的立法委員高金素梅,近期在行政院長陳建仁面前質疑「美國學人計畫」,不僅光明正大地散播「疑美論」,甚至事後更說「台灣社會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一個不可以懷疑美國的社會。」簡直連演都懶得演了。不過相較於大喇喇的高金素梅,還是國民黨委員更可恥一點。網路搜尋「國民黨立委、美國」就能看到一群藍委在大放厥詞,然後國民黨還有臉說自己「親美」,先前反對美豬進口,又不約束黨內人士言論,連樣板戲都懶得演,活該外界說是「疑美」。 除了疑美以外,「反日」更是國民黨的DNA,一干退將跑到中國說是紀念過去抗日的歷史,實際上與對岸唱和,炒作中國民族主義不是反日是什麼?這群人同時也是最愛罵皇民的一群人,黨內不乏外省出身的國民黨,至今擺脫不了省籍情結,難怪對「反日」念念不忘。桃園市長張善政執政不久,果然光速搬走桃園神社內的天照大神,引發在地市民與外界人士的憤怒,連拜拜都不讓人去,完全不尊重宗教自由,單純為了滿足深藍的反日情結,讓支持「台日友好」的台灣人情何以堪?「神社內沒有神」難怪日本媒體人矢板明夫對此感到悲哀,2萬多名日本人在台灣生活,結果六都內竟連一座日本神社都沒有,有夠可憐!張善政執政,只是重演國民黨過去拆神社的「文化恐怖份子」行為,並不讓人意外,這只是國民黨的「反日情結」再度重演罷了。 而「親中」更是國民黨的專利,國民黨內不僅有陳玉珍這種光明正大與對岸唱和的國會議員,也有吳斯懷這種跑到對岸聽習近平講話又支持退將赴中的立委。不僅如此黨內還有洪秀柱、張亞中這類支持「終極統一」的大統派,再加上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大力喊出「2025和平統一」,這類的黨內人士完全是族繁不及備載,說他們「親中」還真是便宜了,用「舔中」來形容也不為過。更別說國民黨總是以「和平」為名,派夏立言去面見宋濤,想要打「兩岸無戰事」牌謀取政治紅利,面對有統一台灣野心的中共政權,國民黨不僅畏縮,還反倒成為「共鳴者」,事後還怪其他人貼「親中」、「抹紅」,看了簡直可笑。 說老實話,要是國民黨要是大方說自己就是「疑美、反日、親中」,我還不會這麼氣,畢竟台灣出現一個統派政黨並不奇怪,我可以不投它。我最氣的就是國民黨嘴巴喊「親美、友日、和陸」,實際上卻把選民當成白癡來騙票。在此呼籲選民睜大眼睛,「疑美、反日、親中」才是國民黨的真面目。  作者/粥董

人口政策的省思(三):少子化的對策       

少子化,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它困擾了已開發國家,至少已有四、五十年。目前,也成為進入已開發國家必然遭遇和能否克服和渡過的難題。台灣,亦不例外。    台灣的人口,從1995年的21357000人,增加到2021年的23375000人。雖然增加了約200萬人,但,粗出生率卻由千分之15.5降至6.6。粗死亡率,則由千分之5.6升至7.8。人口的成長,由2020年的負千分之0.3急降至2021年的負千分之1.3。往正面的方向看,台灣正進入巳開發國家的行列;往負面的方向看,台灣已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的階段。講白一點,台灣社會正在蛻變,蛻變成何種型態,就看如何因應及處理少子化及高齡化的問題了。    從已開發國家近四十年來因應少子化的經驗來看,如我前二篇文章提到的,似乎成效並不如預期。問題可能出在國家缺乏較明確的目標,因而難以擬定較長遠的全盤性規劃。尤其,過於忽略客觀生物及環境的因素,使政策耗費鉅大,成效卻依然有限。台灣,目前似乎也在此踏步。     從發展的趨勢來看,23000000人似乎已到達或接近台灣能接納的高峰,它的下降是自然現象,也不是任何政策能有效扭轉。問題,只出在人口結構比率的失衡,使社會發展的動能遭受影響。因此,少子化對策的規劃,應該放在人口(必然)下降的過程中,如何以比較合理的方式,將人口結構比率逐漸調整,才是應該思考的方向。我希望提出多年來觀察和思考的初步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從已開發國家的早期失敗經驗中,可以發現在人口結構到達明顯失衡前,未能及時因應二個現象:1.結婚年齡不斷往後移;2.生第一胎母親的年齡不斷往後移。這二個情況,都是社會發達過程中,必然呈現的現象。理由相當簡單,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和參與工作,使結婚及生第一胎往後移。從醫學上來看,女姓的生育能力,在三十歲以後已開始下降,到四十歲後,下降更明顯,最後,停經。台灣婦女生第一胎的平均年齡已達三十一歲。出生小孩的人數,自然減少,任何政策皆難以有效防止少子化。台灣目前面臨的狀況,正是如此。 減少少子化及人口結構失衡惡化的方法,並不難懂,只在於能否合現實的全盤性思考和制定可有效施行的政策而已。它,至少應該應該包括二個主要的措施:延緩少子化悪化的速度及增加嬰兒的出生率。     首先,如何延緩少子惡化速度,至少,有二個只要肯做,即可立即改善的方法: 1.減少嬰、幼兒及孩童的傷亡數:跟據交通部的統計,近5年 (107-111年)0-12歲因交通事故傷亡者共46206人,其中,109人    死亡。換句話說,平均每年約有9000人受傷及20人死亡。這應是    最低的估計,若加上未報警及受傷後因併發症而死亡或成殘障者    ,其嚴重性可能被低估。 2..增加嬰、幼兒及孩童的存活數:報上仍不時傳出棄嬰及受虐死亡     的嬰、幼兒。如果,加上未申報及受不當養育而未能健健成長的    人數,人數雖不若交通事故之傷亡,相信,可能達數以百計。 (如能有效改善,即令改善一半,每年至少即可增加近5、6 千健        康的孩童。)     至於,如何增加嬰兒的出生率,則較為複雜,且成效相對緩慢。較易且可行的方法,至少,可考慮下列幾個方式: 1.對非婚生之子女,視同婚生子女,給予完全的法律保障和所有該    的各種社會福利。必要時,應考慮給予特別幫助;    (歐洲在60-80年代,即曾以移民來阻止少子化的惡化,也獲得        若干成果。法國在90年代,採取了上述方法,証明了其效果,        已超過移民所帶來的嬰兒數增加) 2.對希望養育小孩卻困難受孕的婦女,應給予適當的恊助和補助:    目前,針對已婚夫婦不孕症醫療(IVF,體外受精)的補助,衞福部    的現行方案已相當合理。如何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及提升嬰兒    的健康率,應該是婦產及新生兒科未來努力的目標。    (從2021年7月擴大實施後,依國健局截至2022年12月14日為止        ,共有56245件符合資格條件,其中39196件完成療程。受補助 […]

Recent Posts

侯友宜市長,你好大的膽子!

侯友宜市長,你好大的膽子!

侯友宜過去漠不關心,事不關己的兩岸關係,現在他想當總統,你我小公民們當然要知道侯市長如何「和中親美」?選民的要求,有如排山倒海,侯市長不知所措,原來「侯侯做代誌」,可不是他「驚堂一木」,他說了就算! [...]

More Info
中促沙伊復交 台灣應謹慎因應

中促沙伊復交 台灣應謹慎因應

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東地區的世仇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宣布復交,引發全球矚目。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分別係伊斯蘭教分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領袖,宗教上本就為宿敵,2016年兩國斷交的背景係沙國處決了知名什葉派穆斯林教士,伊朗民眾至沙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展開強烈抗議,葉門內戰更是兩國的代理人戰爭,敵對甚久的兩個伊斯蘭政權宣佈復交,自然引起舉世議論了。         [...]

More Info
吳斯懷們:用黃埔軍魂包裝的被統戰現實!

吳斯懷們:用黃埔軍魂包裝的被統戰現實!

近日,中國共產黨藉黃埔軍校校慶,來吸引在台的黃埔校友們赴中參與校慶活動。這個舉動很容易聯想到,正是要吃台灣豆腐,也把國軍、解放軍都是一家親的形象,放送國際。 [...]

More Info
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誰說的?

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誰說的?

逢中國必自稱「馬先生」的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率團赴中國祭祖,觀感不佳之時,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又來蹭聲量!柯文哲「胡謅」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2012年卸任閣揆之後前往中國訪問被稱讚是「飲水思源」,如今馬英九要去就變成賣台統戰,試圖帶起「綠能,你不能」的雙標風向。 謝長廷訪中是「飲水思源」,誰說的?筆者考究2012年多家媒體對於謝長廷訪中的報導如下。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