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大家都忘記了,在威權時代的台灣也曾經派遣大量職業學生出國情蒐與監視?
難道大家都忘記了,中國對於台灣來說,某個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必須慎防的對象?
中國職業學生來台情蒐,震驚各界,沒想到連陸生都可能成為中國滲透台灣機密的工具。看著新聞媒體報導著這項事件,不禁令人感到疑惑,為什麼大家會對於這項職業學生情蒐案如此訝異?難道大家都忘記了,在威權時代的台灣也曾經派遣大量職業學生出國情蒐與監視?難道大家都忘記了,中國對於台灣來說,某個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必須慎防的對象?
單單提出這些常識般問題,就凸顯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台灣在對中政策上,往往對於一項必要的背景前提視若無睹,甚至提出這項前提還會被批評為過度焦慮、恐中,但這項事實重要的程度是不容許我們忽視的,那就是「對於台灣來說,中國終究是帶有特殊政治意圖的國家」,與中國的各項交往始終必須帶有更多的謹慎。
在過去八年,國民黨執政下,對中政策往往忽略這項事實,而一廂情願地把中國當成「善意的祖國」,把中國當成「台灣經濟的唯一救命途徑」或是把中國當成「開放、發達的社會民主國家」這等等單向的假設,最終都導致了台灣對中政策的寬鬆。在經濟、貿易、學術交流、陸生等議題的掩護下,我們大量的開放陸生來台、開放陸客自由行,並且破除戒急用忍,大量開放台商登陸投資,這些國家政策都在假定中國善意的前提下一一實施。但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其實並非如此,中國依然是帶有一定的政治策略意圖來與台灣交往。
無論是自由行陸客失聯、陸生情蒐、中國壓力下的服貿協定到近日中國開始刻意打壓台商,再再都告訴我們,「中國的善意」在許多時候是為了掩飾其特殊的政治意圖所做的表面功夫。荒唐的是,這些事情的意涵是如此明顯,但在過去八年,台灣在對中政策上卻往往對此視而不見,甚至任何陸客自由行會導致台灣機密洩漏、要求對陸生的背景審查等等的主張,都經常批評為「恐中」、「過度緊張」、「沒必要」。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的是,無論台灣帶著怎麼樣的善意與中國來往,但中國卻不一定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台灣對此卻始終欠卻足夠的政治敏感度。
其實不只台灣必須慎防中國政府的政治策略,連在台灣的中國人都很害怕。中國內部的問題一直延伸到台灣,中國政府懼怕自己的人民,從網路長城、情報監視與消息封鎖可見一斑,中國害怕自己的人民知道太多事情,更害怕到外國的中國人學習到外國的自由民主之風,懼怕這些開放自由的知識潮流將會推倒中國長期的極權。因此,正如過去的台灣一樣,中國透過職業學生、職業陸客來監視在台中國人便是這一道理。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必須重新反省對中政策,必須以更謹慎的方式對待來台久留的中國人,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台灣社會本身的利益,不被中國政府的勢力滲透與情蒐;二方面,這也讓兩岸之間的交流可以更佳穩定,加深彼此合作的互信。
台灣必須反省過去建立的對中政策,以謹慎的角度,重新審視台灣到底該如何看待中國。儘管兩岸交流不可避免,但仍必須留意到,中國對台灣並非總是心存善意,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國對於台灣帶有明顯不友善的政治意圖,儘管在目前的承平時代下,兩岸交流頻繁,中國帶來的威脅感受並不明顯,但我們仍然必須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唯有重新反省對中政策,以更謹慎的方式對待來台久留的中國人士,我們才能夠保護台灣社會本身的利益,不被中國政府的勢力滲透與情蒐;也透過謹慎的審查,讓在台灣的中國人能夠安心生活、讀書與交流,兩岸之間的交流也將因此更佳穩定,加深彼此合作的信賴感,開啟超越政治,共同努力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