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如何寫好論文?學習好萊塢拍電影!

  • 時事
  • 民意

絕大部分涉足學術圈的人,不論從事哪方面的研究,都有寫論文的需求,然而,寫論文並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要寫出文意順暢,讓讀者容易理解的論文;更有些人好不容易才端出心血結晶,卻被讀者質疑「這個研究有什麼意義?」時,不知如何應對,只好一秒崩潰。

在2017年1月6日出版的《Science(科學)》期刊, 特別請到加拿大的薩克其萬大學(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環境與永續學院(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的資深教授Jeffrey J. McDonnell撰寫短文《Paper writing gone Hollywood》,指導學術中人在寫作論文時,可以採取什麼策略。

圖片來源:science.sciencemag
圖片來源:science.sciencemag

寫論文時,McDonnell教授建議大家,可以先跳脫身處學術場域的情境,將自己角色代入與學者十分不同的另一個領域-好萊塢。是的!學者要寫論文,好萊塢製片與導演寫的則是電影;兩者都希望能講出合理、創新、有吸引力,最好還要高人氣又賣座的故事。

學術論文的寫作發展至今,形成了大致上變化有限的架構,從開頭到結尾分別是:介紹(introduction)、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結論(conclusions)。儘管變化有限,McDonnell教授卻表示,在這看似制式的段落架構中,仍有相當走進死胡同(cul-de-sac)的機會。

如今McDonnell教授將論文的各段落,視為由許多娃娃組合而成的俄羅斯套套娃娃(Russian nesting dolls),也就是在各部分下筆之前,就要先確立,並妥善安排論文的整體結構,McDonnell教授稱之為:「由上而下的寫作方式(top-down writing approach)」。

作為資深的指導者,McDonnell教授會將自己當作是好萊塢的大製片人,讓寫論文的手下,扮演實際上拍片的導演的角色。當論文開始寫作時,「製片」會問「導演」3個問題:

「現狀(status quo)是什麼?」

「現狀有何問題?」

「這篇新的論文,能如何超越現狀?」

論文寫作者順著這套思考方式,即可妥善地將圖表、資訊,安置於合適的脈絡下,讓論文的每一部分達到平衡。

這套方法對論文開頭的介紹,也往往是新進研究者最難下筆的部分,很有幫助。適切的「介紹」,才能引導對主題不是那麼熟悉的讀者,進入論文的脈絡,增加論文的讀者數目;也能說服讀者,已經有過成千上萬的論文,為何這篇新論文仍有存在的價值。

好的論文,也要用足夠的分量描述有何嶄新發現,才能告訴觀眾新的突破為何;並進入隨之而來,激盪見解的「討論」-另一個新進研究者常陷入困難的部分;並於最後聚焦出整篇論文的「結論」。

當各部分各就各位以後,論文的每一段落,即可歸納為一份清晰的大綱(outlines)。預先決定好論文整體的大綱,就能事先判斷論文即將呈現的內容,順序從頭到尾是否合理。McDonnell教授特別指出,就算花上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來建構合宜的大綱,都是值得的。(想想,花了幾個月精心製作每個娃娃,最後卻套不起來的俄羅斯套套娃娃……)

大綱確立後,好的段落安排,能幫助論文更容易被理解;並檢查標題、目的、結果的闡述順序夠不夠妥當;以及各個圖表資訊是否真的需要,傳遞的訊息有無達意。本來沒有頭緒的論文寫作,只要掌握這套作法,就跟填有著既定格式的表格沒什麼差別,如此一來,寫作論文的效率自然能大大提升了。

簡單來說,McDonnell教授分享的,是一套由上而下的論文寫作方法,先確立整體架構的各部分,確保結構平衡與合宜,掌握好大綱後,再逐一充實具體的細節。

方法再好,還是要實際運用才能達到效果,希望McDonnell教授的經驗,能對各位「製片」與「導演」有所幫助,講出一個又一個值得品嘗的好故事。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社會 論文
2017-02-07 寒波

Post navigation

浪保與野保,衝突與合作(三):組織發展與稱謂 → ← [轉] 蔡政府「維持現狀」也要「與時並進」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抱歉,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

Related Posts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這不僅反映深藍民粹勢力將香港反送中抗爭視為讓藍營在2020年 […]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悲傷讓我們痛定思痛,所以應該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戰勝無知,所 […]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柯文哲最大的艱難,是他願意稱民衆黨為「中國民衆黨」,藉此取代 […]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Recent Posts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這不僅反映深藍民粹勢力將香港反送中抗爭視為讓藍營在2020年 […]

More Info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悲傷讓我們痛定思痛,所以應該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戰勝無知,所 […]

More Info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柯文哲最大的艱難,是他願意稱民衆黨為「中國民衆黨」,藉此取代 […]

More Info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