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政治達人圈,一直流傳著這個故事:有一位政客當年競選百里侯,不幸落敗,憤憤不平地説:選民不選他,就証明選民沒有智慧!
經媒體多方傳播後,不幸地,選民從此就對他,真地不再有任何智慧的指望。經此不幸和噩運後,此位政客從此改行,搞民調,當起大師。用民調來指導我們小國民們要如何思想,才算是有智慧!馬前失蹄,誰說不是另類的幸運?從此用民調來臧否人物,誰應該出山當王?誰該禪讓,不然掃地出門,只有他才知道「民之所欲」!
圖片來源:tedxtaipei
反正,當前流行的「民調」就是一堆數字,任人解釋、宰割。不像經濟計量或系統工程,數據需要有「可測驗性」、內在的「復驗」、系統的「認定」,才會有「預測」的能力。只要有心人製作出來的民調,合乎有心人的政治立場或利益,就可以鑼鼓喧天地傳播,達成想行銷的政治效果,誰在乎「數字不會說話,只有人才會說話」的道理:有實效就是有真理。小國民們該在意的:一時的實效,不會是可長可久的真實!
台灣最可靠的民調經常是不對外公開的。從經驗得知,每次的總統大選最後的勝負,美國在台協會的預測是最準確的,因為「心無旁騖」!不像當年某一政黨,撒了數百億,「民調專家」肯定地說:大勢底定,可以準備慶功宴了。只有當「政二代」下鄉,做田野調查,才發現自家的場子,冷冷清清,而別人的是人山人海。「民調專家」解釋說:別人的是「民粹」,而我們的是「沈默的多數」!
八個月的數據能預測三、四年後政治動力滾動後的結論?誰已經越過「死亡交叉」!有達人說:當前的所謂「民調」,參考參考就好。—–這已算是非常客氣的評論了!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