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Uber該離開台灣嗎?

  • 時事
  • 民意

台灣可以沒有Uber,但是不能沒有創新!

8月11日獲邀參加許毓仁立委的共享經濟公聽會,會中主要談Uber在台灣的問題,不過由於發言時間太短,想講的話太多,只好再寫一篇來進一步闡述意見。

計程車司機抗議Uber違法、政府無能。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計程車司機抗議Uber違法、政府無能。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前言

趁機簡介一下「新公民議會」,這是由一群台大大學新聞社的大哥們和我一起開始的,年紀雖已屆退,但心依舊熱著,希望能有一個平台鼓勵年輕人發聲,於是在太陽花的前一個月開始網路媒體的新嘗試。幾經反覆討論,我們鼓勵「公共書寫」與「多元觀點」,接受作者針對時事與社會議題撰文投稿,只要評論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付費刊登,藉此讓讀者可以有不同立場與角度的觀點,以期改善話語權總落在專家/學者/名嘴的手上,還有群眾被餵食單一觀點的現象。

由於我先前在有物報告上針對Uber的新聞撰寫評論,也研究Uber的商業模式與技術,覺得的確有其創新之處,但這個作法在台灣的現行法規下,確有違法之虞。

老實說,公聽會的前後,因為考量自行開車停車不便,因此我都是搭乘Uber往返。以往我除了趕時間,很少搭計程車,但是去年開始搭Uber之後,覺得真的不錯,也會跟Uber司機聊天,瞭解他們的想法,也結交了不少司機朋友。

公聽會發言

我在公聽會中,主要是以乘客的角度發言,因為Uber這幾年的爭議,很少聽到乘客與司機的聲音,只看到計程車業者祭出三寶 — 包圍、鳴笛、車資漲,這有如「北風與太陽」故事中的北風,只是幫Uber免費打廣告搶版面,又把乘客推向Uber而已。

從乘客的角度,我說的是「民眾要的是更好、更便利、更便宜的服務,但未必是Uber!」
乘客要的是「從甲地到乙地」的結果,至於選擇怎樣的方式,其實是從成本、時效、品質等方面去綜合評估,但現在Uber每一項都比計程車好,因為Uber有無犯罪與無肇事記錄的資格篩選、手機App、評價機制、即時乘車資訊、信用卡付款等功能。

一個Uber司機在每趟載客之後,客人可以給予一到五顆星的評價,而停權的門檻是4.5顆星,以百分制計算就相當於90分才及格。先前搞不清楚,覺得普通就給三分,不錯就給四分,而司機的平均就會被拉低,可能很快就不能上線接客。這種殘酷又即時的評價,確保我每次叫Uber都有不錯的乘車品質。

我知道也有很多優秀的計程車司機,但計程車司機整體還是良莠不齊,以致於叫計程車如同抽籤,是天堂還是地獄就看手氣。相對於以往搭乘計程車的經驗,急踩急煞、刻意繞路、一直講話、廣播大聲、亂按喇叭、車況不佳、車內異味、不找零錢等,總是讓人心裡不悅但還是忍耐就算了,畢竟跑計程車也是賺辛苦錢,至少已經到達目的地,付錢下車就結束不愉快的乘車體驗。

計程車司機雖然合法經營,但是在特許行業的保護之下,進步的速度相對有限,試問計程車司機能接受「評價不到90分就停業」嗎?

從計程車業者來說,費率以往都由政府規定,且營業地區也受限。意思是遇到大型活動散場,乘車需求量大增,計程車反而不願意靠近,因為怕塞車;台北市的車載客到台中,回頭車因為跨區,所以也不能在台中載客,必須空車回去。在固定費率的狀況下,開賓士與本田是一樣的價格,小型車與廂型車也是一樣的價格,一年新車與八年舊車還是一樣的價格。現行法規不只對Uber不公平,也對計程車業者不公平。

因此,現行法規的費率計算的確需要調整,對「網路約定載客服務」的業者會有幫助,不論是訂定合理的上下限,或是尖峰加成機制,甚至像浮動油價一樣與經濟指標掛勾,或是由司機訂價、乘客競價等,都比現行的固定費率更能適當反應供給與需求,而且用網路科技快速媒合供需雙方是具體可行的,既提高交易速度又降低交易成本。同時,有價格與品質的差異,透過適當的競爭,業者之間勢必要提升服務品質,才能常保客人滿座,進而使得乘客能蒙受其利。

感想

針對公聽會當天的一些想法,也順便整理一下。

首先,Uber總經理顧立楷的表現實在不好(這是非常客氣的說法)。
如果有看線上直播,就會知道代表Uber公司的是市場營運總監吳罡。講完了!

聽不懂嗎?
Uber總經理缺席耶!
一場名為共享經濟但主要討論你公司是否該存在台灣的公聽會,會中有一群時間寶貴的政府官員、律師、總經理出席,加上一群對你公司很不爽的業者,更重要的是收看直播廣大群眾的時間,光是這樣的主題與參與者的時間成本,不值得主帥親自出來應戰嗎?

再者,「不合法就是不合法?」
我知道「惡法亦法」這個觀念一直有正反兩面的爭論,但台灣在網路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國家級的法律有很多地方難以限制或規範,例如我從亞馬遜、淘寶等網站買東西,就不能開發票報帳,而這些網站也沒有繳交台灣的營業稅。更有甚者,第三方支付在詹宏志的大聲疾呼之下,歷經數年才合法,這期間無數新台幣透過支付寶流向大陸,台灣一分稅都收不到,台灣業者也被綁手綁腳不能做這類業務,落後中國電商數年的差距。

自己身為創業者,看到台灣因為法規防弊大於興利、政府效能不彰與舊思維的關係,這十幾年來競爭力持續下滑,實在是很氣憤!

針對「Uber違法」一事,如果仔細研究的話,違法的是「UberX司機」,不是Uber公司,只是公司幫司機繳罰單,已經累積有幾千萬的罰款。其實,Uber的乘車服務有兩種,一種是有職業駕照與車輛的UberBLACK服務,價格比較高,多數為機場接送的高檔車利用Uber平台在空閒時間載客,這一類服務並沒有違法。違法的是UberX服務,也就是一般民眾用自用駕照與車輛進行載客營利,價格比計程車便宜,違反了公路法。其實,從司機的角度來看,如果UberX能夠合法或適當的開放,相信司機也是願意繳稅的。

若真的像氣憤的計程車司機所說「Uber違法、滾出台灣」,把Uber台灣公司關了,恐怕只會像郝龍斌當時的北市府要求「Google Play Store付費服務要依據消保法延長退費時限」的例子類似,突顯出台灣政府對新事物的舊思維,同時Uber繼續滿街跑,刷卡的車資還是上繳Uber總公司,台灣一毛稅都抽不到,只是更加影響到計程車司機的收入,還有乘客的保障與權益而已。

還有,會中對於共享經濟的一些舉例都不太恰當。
我還記得有聽到關於藥品、毒品、槍枝等共享的例子,毒品與槍枝等共享的主體就違法,沒啥好討論的。

對於社會閒置資源的共享,可以參考我與另一群朋友的嘗試 — 博雅青年講堂,利用閒置的場地、熱血講師貢獻的時間,拼湊出不一樣的公益教育場域。

最後,我原本以為 vTaiwan 之後政府都沒動作,透過前政務委員蔡玉玲律師,也是去年vTaiwan主持人的說明,才知道Uber在去年vTaiwan所承諾的一些事情,其實沒有做到。Uber公司聲稱有繳營業稅,但其實不包含司機載客的服務費,因為車資是由Uber美國(或荷蘭)的公司收取,跟Uber台灣沒有關係。

會後認識了在Join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以開放透明、公共參與的方式解決網路叫車平台爭議」的楊孝先,有提到一個新的乘車服務Join Me(跟Join沒有關係喔),做的是類似Uber的乘客接送、跑腿載貨的服務,但是比對Uber公司與Join Me的公司登記資料與網站資訊,Join Me有登記「小客車租賃業」,而且可以乘車可以刷卡開發票。這些Uber說台灣法規滯礙難行、不相容的事情,Join Me都做到了,Uber為什麼不行?

建議

在此提出創意的解法 — 換位思考,規則如下:

1. Uber能,小黃為何不能?
讓Uber公司安排10位隨機抽樣的計程車司機去開Uber(UberBLACK或UberX都行),讓抗議的運將站在反方角度體驗一下,為什麼Uber可以把計程車的生意搶過去,還有一週後各司機的評價是多少,或者還剩幾個司機沒被停權的?
因為乘客給分真的是看心情,沒差錯可能也只拿四顆星喔!

這個也可以找律師見證,或者開實境節目,實際記錄一下運將的生活,還有各式各樣的奧客,相信精彩可期……建議計程車司機與業者真的好好研究一下,為什麼你的乳酪會被搬走啊!多想兩分鐘,抗議不是唯一的路!

2. Join Me能,Uber為何不能?
至於Uber這邊,就趁下週總部人員過來的時候,跟大眾解釋一下,為何Join Me可以,Uber不行?
如果Join Me可以合法地在台灣經營,Uber就不是「不能」,而是「不願意」配合台灣法令囉!果真如此,政府單位也可以參考這篇來跨部門加強查緝,使Uber真正落地或者離開台灣。

結論

台灣可以沒有Uber,但是不能沒有創新!

Uber的確對台灣的社會現況帶來一些挑戰,但台灣社會應該從中學習對新事物採取開放觀念,在驟下判斷之前先觀察一段時間,適當地因應環境變化作調整與創新,才有可能從台灣面臨的險惡困境中走出來!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Uber 共享經濟 司機 繳稅 計程車
2016-08-13 葉佰蒼

Post navigation

[轉] 論匈奴突厥蒙古的關係 (下) → ← 橫衝直撞的黃大爺!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亂世需重典:從太子集團案看我國刑罰之失衡   

近日轟動全台的「太子集團」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四十五億元,堪稱近年罕見的巨型金融騙局。令人震驚的,不只是詐團的膽大妄為,更是司法處理的「溫柔手段」,其中一名在台聘用的女助理,只以十五萬元交保,離開北檢時甚至神情自若、面帶微笑。此一畫面,彷彿在向社會宣告:在台灣,詐騙,不痛不癢。 這正是我國現行刑罰最大癥結所在。詐騙罪名多屬財產犯罪,法院量刑多以有無前科、是否坦承犯行、是否退贓為主,動輒輕判緩刑或易科罰金。對於跨國詐團而言,這樣的「代價」微不足道,甚至成為計算成本的一部分。法律失去了恫嚇功能,詐騙因而成為「低風險、高報酬」的產業鏈。 相較之下,新加坡國會日前三讀通過《刑事法(雜項修正)法案》,對參與詐團者施以六至二十四下鞭刑,對於提供SIM卡、銀行帳戶等「詐騙工具」者,最高也可處十二下鞭刑。這種「重典治亂」的立法邏輯,反映出新加坡對社會安全的決心:不讓犯罪者有任何僥倖空間。鞭刑固然嚴厲,但其震懾效果真實而直接,讓人知所敬畏。 反觀台灣,從刑法到刑事訴訟程序,處處以「保障人權」為名,卻放任惡徒踐踏他人權益。詐騙受害者畢生積蓄一夕蒸發,有人因而傾家蕩產、家庭破裂,甚至走上絕路;但加害者卻往往能以「初犯」、「配合調查」輕輕帶過。法律的仁慈,成了助惡的溫床。 當社會進入詐騙橫行的亂世,維護秩序的法典若仍手無寸鐵,就等同默許犯罪。司法改革不能再停留在口號或程序正義的層次,而應重新檢視刑罰結構,強化量刑基準,對詐騙共犯、金流提供者、帳戶出租者全面加重處罰,必要時亦可參考新加坡模式,引入具體的體罰或強制勞動機制,以確保社會真正的「公平正義」。 重典不是殘暴,而是保護良善的最後防線。當法律對惡人仁慈,便是對善良者殘忍。台灣若不正視這場「法的失能」,我們終將成為詐團的天堂,受害者的地獄。 作者:林政武

國防部「興安專案」提升國軍士氣

為了體現政府照顧國軍官兵的美意,國防部自2017年起持續進行「興安專案」,大規模改善營舍環境與生活措施,迄今已近十年。然而除了軍媒之外,外界對這個專案的關注不多,殊為可惜。 國軍推動「興安專案」的由來,是2016年的中秋節前夕,蔡英文總統於9月12日前往新竹湖口營區視察陸軍裝甲五四二旅,公開表示最近幾次視導國軍營區時,發現部分基層部隊的營舍太過老舊,讓官兵的生活不便。因此,蔡總統要求國防部加速執行「老舊營舍整建計畫」。 國防部為此成立「興安專案」,並依國安會的指導,加速滿足官兵的營舍住宿需求。2020年3月24日,蔡英文總統視察陸軍官田營區時,相當關心營舍環境,於當年6月軍事會談以及12月的國安會指導,強調「以優先改善官兵生活設施為主」。「興安專案」的規模龐大,實施過程經多次修正,截至今年4月共103處老舊兵舍重建案,總經費高達1,145億元,執行進度已逾八成,並規劃於2029年以前全數完成。 許多人並不知道,「興安專案」的規劃理念借鏡於先進的美軍經驗。美軍高度重視官兵營舍的居住品質,多數營區形成完整的生活圈,周邊的生活設施完善,例如開設購物中心、生鮮超市、健身房、電影院、醫院、學校、托兒所與眷屬住宅區等,甚至與周邊社區融為一體。讓軍人在高強度的訓練與操演之餘,回到營舍得以充分休息,這是建構專業化部隊不可忽略的作法。 「興安專案」採取「營舍外觀標準化、內部空間模矩化」的整體規劃方式,以提升施工效率。第一棟完工的新營舍,是陸軍裝甲五四二旅的「月祥樓」。蔡英文總統親自參加2016年9月的落成啟用典禮,創下三軍統帥為軍方單一營舍剪綵啟用的新紀錄。她致詞時表示,希望讓從軍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 「月祥樓」的寢室以四人房與二人房為主,每位住宿的官兵都有一床一桌一櫃的個人空間,生活設施有如大學宿舍。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冷氣空調與衛浴設備,不只睡得舒適,而且讓官兵不必為了如廁與盥洗而排隊。當時的新聞畫面公布後,打破外界過去在軍教片看到眾人睡大通鋪的刻板印象。 「興安專案」建立尊重個人生活需求的新一代營舍標準,讓官兵住在營舍有回到家的感覺。其重要性遠超過外界的認識,不只有利於國軍士氣的提升,成為對外招募志願役的活廣告,更是建構現代化國軍的的重要一步,有利官兵的長留久任。因此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賡續推動「展興專案」共計13案,匡列102億元,自明年起執行至2031年,持續擴建新營舍。 作者:尚智  

高市首相的表態和中國的反應

  隨著高市早苗接連在自民黨總裁及總理大臣選舉的當選,日本政治成功通過了一段瓶頸期。對台灣而言,高市首相是相當頻繁於表達對台友好、親善的首相。同時,她也是有非常正確認知,意識到中國的武力挑釁就是對東亞最大威脅的領導者。   在日前,高市在國會表態,當「台灣有事」發生的時候,日本將視為「存亡危機事態」,藉之啟動集體自衛權。對於戰後日本國防政策而言,這算是一個相當有突破性的表態,確認日本在「日美安保條約」的角色中,也可能有相當積極的行動。   不用說,對於高市首相這樣的表態,我們可以從中國的外交官,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網路上狂言要砍殺高市首相的發言知悉,中國對高市早苗的說法是相當不滿。但除了最官方的外交部發言外,還需要有一定層級的人以「戰狼」言詞傳達中國官方對日本的潛意識。   日本在地緣戰略的問題 其實,從戰略的角度來說,安倍生前的「台灣有事,即是日本有事,即是日美同盟有事」的定調,同時可視為「消極性的說明」和「積極性的表態」。   消極性的說明不消說就是因為台海必然會影響日本在沖繩海域的安全問題。積極性的表態而言,其實現在已經由繼承其志的高市首相說破,也就是台海戰爭中,日本是有行使自衛權之準備。事實上,日本聯合美澳兩國以及法、紐、加等國,動員將近六萬兵力,在今年十月舉行日本戰後,規模最龐大的「自衛隊綜合演習」,就是以周遭海域可能遭到攻擊為想定。由於日本是全球少數,要同時面對來自俄國、北朝鮮、中國威脅的國家。在台海開戰時,極有可能發生朝、俄兩國同時使用武力行動(除了出兵以外,電磁武器干預、導彈威脅、封鎖港口等做法都有可能),讓美國為首的盟國必須備多力分,無瑕於援救台灣。   可以確定的是,台海戰爭的兵推劇本中,如果單單像諾曼第登陸般的覺得集中登陸兵力於台灣海峽,只設定屏東、雲嘉、淡水作為登陸點就想完成奪島,是太過異想天開了點。但這也是最是關於日本安保問題的問題,也就是預料解放軍會將戰事延燒到沖繩、石垣等諸島;最嚴重者就是在戰時利用日本的領土作為侵略台灣的戰略要點。   退一步而言,就算中國僅以劃設海上封鎖區域,揚言封鎖就是擊沉來包圍台灣,按照與那國島、石垣島等地方跟台灣的距離,日本的經濟海域極有可能被劃設進入中國的軍事封鎖區域。更不用說台灣海峽是日本在商貿進出口上,極其重要的水道。   面對中國日益猖狂的戰略挑釁,石破茂政府其實就相當重視了,在其任內除了批准了岩崎茂幕僚長擔任台灣的行政院顧問,同時也強化了日本對台灣海巡層級的合作。在文中提到的戰後最大規模自衛隊演習,不用說當然是在石破任內規劃的。   結語 對國際局勢而言,日本積極備戰,符合其與美國、韓國、台灣,乃至於越南、菲律賓、澳洲等國家的共同利益。   高市早苗首相在上任不久,即宣布要將軍事開支提增GDP的2%,並將對台灣戰略模糊的空間縮減,除了可以說是因為執政政權的合作對象,從左翼反戰的公明黨,換作成偏右派政黨「日本維新會」的結果,也代表日本對於中國破壞國際秩序的重視有所提升。提升安保危機意識並準備,更有助於日本重新偉大。 作者:賴其瑋

幻象機隊的去留

1997年5月空軍正式接收第一批幻象戰機,1998年10月完成最後一批幻象戰機的接收,自此空軍正式進入使用幻象戰機的時代。不同於以往的戰機,幻象戰機具有高速攔截的優勢,在空軍戰機部隊中,擔負北部空防的緊急攔截任務,也是三型主力戰機中,空戰性能較為突出的機種,但隨著服役時間持續增加,加上幻象戰機的養護成本是三型主力戰機中成本最高的機隊(每小時80萬台幣),究竟是要封存部分機隊還是全數除役,在過去數年成為國防圈討論的焦點。 今年九月,幻象戰機製造商達梭公司曾言,相關的備用零件、維修能量將持續支援台灣使用的幻象機隊,但未來是否能出售更為先進的「飆風戰機」,決定權不在達梭公司。從實務的角度而言,台灣能否獲得採購飆風戰機的機會,除了和本身的國防預算有關外,現實的問題在於,法國是否能頂得住北京政治壓力?才是台灣未來能否獲得飆風戰機的重中關鍵。 持平來說,法國的飆風戰機確實是一架性能極為優異的4.5代戰機,加上目前國際訂單持續增長,法國空軍也逐步將老邁的幻象戰機除役,未來幻象機隊的零附件恐將面臨斷炊的危機,這也是空軍目前對於幻象機隊最為頭疼的原因;然而,即使我方未來向法方提出採購同等數量的飆風戰機(60架),政治因素乃是法國是否願意出售的關鍵。 假設空軍未來無法向法國採購到新式戰機,幻象機隊仍面臨除役、採購新機的壓力,放眼望去,國際上能出售具備緊急攔截能力的戰機、同時性能又能超越法製幻象戰機的國家僅剩美國。 美軍目前的主力為F-35A、F-22、F-16系列與F-15系列戰機,前述兩款為匿蹤戰機,台灣能否採購F-35戰機仍為未知,空軍早已向美方採購到最新款的F-16戰機,F-15最新款為F-15EX戰機,為波音公司的產品,2021年首度試飛,該款戰機配備兩具發動機,能攜帶29500磅的武器,飛行最大速度為2.5馬赫,加上3900公里的續航力,最大升限為6萬英呎,能攜帶12枚空對空飛彈,從性能來論,超越目前的幻象機隊,也有機會成為空軍期待的新機種。 無論是法國達梭公司的飆風戰機,或是美國波音公司的F-15EX戰機,兩款戰機均為全球性能優異的雙發戰機,以台灣的特殊處境來說,關於幻象戰機的替換機種,未來恐以採購美製的F-15EX戰機為最大的可能。 作者:宋磊

Recent Posts

亂世需重典:從太子集團案看我國刑罰之失衡   

亂世需重典:從太子集團案看我國刑罰之失衡   

近日轟動全台的「太子集團」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四十五億元,堪稱近年罕見的巨型金融騙局。令人震驚的,不只是詐團的膽大妄為,更是司法處理的「溫柔手段」,其中一名在台聘用的女助理,只以十五萬元交保,離開北檢時甚至神情自若、面帶微笑。此一畫面,彷彿在向社會宣告:在台灣,詐騙,不痛不癢。 [...]

More Info
國防部「興安專案」提升國軍士氣

國防部「興安專案」提升國軍士氣

為了體現政府照顧國軍官兵的美意,國防部自2017年起持續進行「興安專案」,大規模改善營舍環境與生活措施,迄今已近十年。然而除了軍媒之外,外界對這個專案的關注不多,殊為可惜。 [...]

More Info
高市首相的表態和中國的反應

高市首相的表態和中國的反應

  隨著高市早苗接連在自民黨總裁及總理大臣選舉的當選,日本政治成功通過了一段瓶頸期。對台灣而言,高市首相是相當頻繁於表達對台友好、親善的首相。同時,她也是有非常正確認知,意識到中國的武力挑釁就是對東亞最大威脅的領導者。   [...]

More Info
幻象機隊的去留

幻象機隊的去留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